薄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川芎中阿魏酸含量

2016-03-18 16:36苏秀兰杨倚麟四川文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四川达州635000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紫外分光光度法川芎

苏秀兰,杨倚麟 (四川文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四川达州 635000)



薄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川芎中阿魏酸含量

苏秀兰,杨倚麟(四川文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四川达州 635000)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测定川芎中阿魏酸含量的简单方法。[方法]利用薄层析法将川芎提取液中的阿魏酸与其他物质进行分离,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分离出的阿魏酸含量。[结果]薄层析展开剂为乙酸乙酯∶石油醚=2∶1(V/V)时阿魏酸能与其他物质完全分离,比移值(Rf)为0.53;阿魏酸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24 nm,质量浓度为0.5~1.7 μg/mL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143A+0.004 3;4 h内阿魏酸在乙醇中的稳定性良好,样品川芎中阿魏酸含量约为0.1%,加样回收率为98.6%,RSD为1%~3%,精密度良好。[结论]薄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能够准确测定川芎中阿魏酸含量。

关键词川芎;阿魏酸;薄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

川芎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是我国传统中药材,最早的药用记录可追溯至秦汉时期医家所著《神农本草经》。自古以来以四川省境内所产药效最好,最为道地,故称为川芎。中医认为,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行气开郁和祛风止痛的功效,能够用来治疗各种头痛[1]、月经不调[2]、风寒湿痹及跌打损伤[3]等,现代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心脑血管疾病[4],如冠心病[5]、脑溢血[6]等。川芎中的有效成分主要为藁本内酯、川芎内酯、川芎嗪和有机酸[7],其中有机酸主要以阿魏酸为代表。研究发现,阿魏酸不仅具有明显的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作用[8],还具有抗血小板凝集与降血脂的功效,能够增强前列腺素活性、镇痛、缓解血管痉挛[9],是生产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白细胞减少等症药品的基本原料。

由于川芎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单独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川芎中阿魏酸含量时,容易受到其他物质的干扰,造成较大偏差,因此目前多采用具有自动分离功能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10-11]、薄层扫描法(TLCS)[12]和毛细管电泳法[13]等测定阿魏酸含量。这些测试方法能对样品中的多种有效成分自动进行分离,测定精度高,适用性强,但所用设备较为昂贵,且对药剂纯度也有较高要求,因此不适用于规模较小、资金有限的中小企业。该研究将薄层析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结合起来,先利用薄层析法分离出川芎中的阿魏酸,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魏酸含量。

1材料和方法

1.1试料试验用川芎购于爱民大药房,并打成200目细粉。阿魏酸标准品(色谱级)购于阿拉丁试剂有限公司。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均为分析纯,均购于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

1.2仪器75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购于上海精科仪器设备有限公司;RE-2000A型旋转蒸发仪,购于上海雅荣生化仪器厂;DF-101S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购于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TG20-WS离心机,购于长沙湘智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微量移液器,购于大龙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薄层析硅胶板(2 cm×7 cm,10 cm×10 cm),购于青岛海洋化工厂;3 mm毛细管点样器,购于华西医科大学仪器厂。

1.3试验方法

1.3.1川芎有效成分的提取。采用溶剂提取法。试验前先将川芎细粉60 ℃干燥1 h,称取干燥后的川芎粉末10 g于圆底烧瓶中,加入100 mL无水乙醇,80 ℃回流30 min,抽滤,收集滤液,棕色瓶保存。如此重复提取2次,合并3次提取滤液。旋转蒸发仪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棕褐色膏状物。

1.3.2薄层析法分离川芎提取液中阿魏酸。 取少量川芎膏状物,加适量乙醇溶解,用毛细管吸取溶液点于薄层硅胶板(2 cm×7 cm)上。以乙酸乙酯和石油醚为展开剂,不断调整二者比例,并与阿魏酸标准品进行对比,直至找到合适配比使提取液中阿魏酸能与其他物质完全分开。

1.3.3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 取一定量阿魏酸标准品,用95%乙醇稀释至2 μg/mL。以95%乙醇做空白对照,300~400 nm波长范围内全波长扫描。吸光度最大处的波长即为阿魏酸最大吸收波长。

1.3.4阿魏酸标准曲线的绘制。精确称取阿魏酸标准品25 mg,用适量95%乙醇溶解,转入25 mL棕色容量瓶中,定容,即得1 mg/mL阿魏酸标准溶液。量取阿魏酸标准液,依次稀释至50、80、110、140、170 μg/mL。用微量移液器吸取上述稀释液各50 μL,条状点于5片薄层析硅胶板(10 cm×10 cm)上。用调整好比例的展开剂跑板,冷风吹干,紫外灯下定位,刮板,并刮取等体积的空白硅胶板作为对照组。将刮取的硅胶分别放入6个10 mL离心管中,精确加入5 mL 95%乙醇,震荡3 min,4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层清液于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吸光度,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1.3.5乙醇中阿魏酸稳定性试验。 取标准品稀释液(50、80、110、140、170 μg/mL )各50 μL,按“1.3.4”方法每隔1 h测一次吸光度,4 h后终止。

1.3.6精密度试验。取标准品稀释液(50、80、110、140、170 μg/mL )各50 μL,按“1.3.4”方法测吸光度,每组稀释液重复测定5次。将测得的吸光度值代入标准曲线,计算浓度,并根据5个浓度值计算每组试验的RSD。

1.3.7提取液中阿魏酸含量测定。将制得的膏状物用适量95%乙醇溶解,转入25 mL容量瓶中,定容,得样品液。取30 μL样品液,按“1.3.4”方法测定吸光度,代入标准曲线即得样品液中阿魏酸含量。

1.3.8加样回收率试验。精确吸取样品液0.5、1.0、1.5、2.0 mL,各加入10 μL 1 mg/mL阿魏酸标准液,用95%乙醇定容至5 mL。按“1.3.4”测定吸光度,并计算加样回收率。每组测3次。

2结果与分析

2.1薄层析试验参数川芎提取液薄层色谱图与阿魏酸标准品进行对照(图1)可知,以乙酸乙酯和石油醚为展开剂,二者体积比为2∶1时,能将阿魏酸与川芎提取液中的其他物质完全分开,且点规整,无拖尾现象。经计算,比移值(Rf)为0.53。

2.2阿魏酸标准品紫外吸收光谱由阿魏酸乙醇(95%)溶液在300~400 nm范围内的全波长扫描图谱(图2)可知,阿魏酸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24 nm。

2.3阿魏酸标准曲线由图3可知,阿魏酸质量浓度在0.5~1.7 μg/mL范围内时,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经计算,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0.143A+0.004 3,其中Y为阿魏酸浓度,A为吸光度。

2.4阿魏酸在乙醇中的稳定性由表1可知,4 h内各浓度阿魏酸在乙醇溶液中的吸光度均变化不大,基本稳定,因此乙醇可作为阿魏酸浓度测定时的溶剂。但为了尽可能减少试验误差,测试液应现配现用,避免过夜,且于棕色瓶中保存。

2.5精密度试验由表2可知,5组试验数据RSD为1%~3%,其值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表明该方法精密度良好,重现性高。

2.6川芎中阿魏酸含量经测定,川芎样品中阿魏酸含量约为0.1%,与朱丽波等[14]HPLC测定方法结果基本一致。

2.7加样回收率试验由表3可知,薄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回收率较高,试验结果良好,可以用来测定川芎中阿魏酸含量。

3结论与讨论

试验发现,用水或乙醇与水的混合物作提取溶剂时,需要较多次提取才能将川芎中的有效成分完全提取出来。若溶剂中水的比例过大,还会造成抽滤困难。且水的沸点比乙醇高,需要更高的温度才能将水除去,但高温易造成阿魏酸分解。因此该试验选用10倍量无水乙醇作溶剂,提取3次(80 ℃),每次回流30 min,此时川芎中的有效成分基本完全被提取出来。阿魏酸为有机弱酸,易氧化分解,应制成膏状存放于棕色试剂瓶中。使用溶液时现用现配。

由于川芎中的其他物质在阿魏酸最大吸收波长处也有一定的吸收,影响试验精度,该试验采用薄层析法将川芎中的阿魏酸和其他物质进行初步分离,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分离出的阿魏酸含量。结果表明,薄层色谱展开剂乙酸乙酯和石油醚体积比为2∶1时,阿魏酸和其他物质能够完全分离,Rf值为0.53;阿魏酸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24 nm,质量浓度在0.5~1.7 μg/mL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143A+0.004 3;阿魏酸在乙醇中的稳定性良好,4 h内吸光度无显著变化;样品川芎中阿魏酸含量约0.1%,加样回收率为98.6%;此方法RSD为1%~3%,精密度较好。综上所述,薄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对设备要求较低,可适用于川芎中阿魏酸含量的测定。

参考文献

[1] 刘华飞.川芎天麻散治疗偏头痛100例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5):607-610.

[2] 侯嘉,马逾英.传统中药川芎的开发利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3):711-713.

[3] 李明亮.正骨结合川芎混合液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腰损伤108例[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3,17(1):52-54.

[4] 李秋怡,干国平,刘焱文.川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7):1298-1299.

[5] 高卫华.芪桂川芎汤治疗冠心病[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4,6(3):43-47.

[6] 张燕.桃仁川芎二药治疗脑出血30例的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4,22(2):41-43.

[7] 叶璟.川芎有效成分的提取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5):55-56.

[8] 秦海燕,王永胜,索志荣.川芎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0,25(3):19-21.

[9] 尤新.植物种子皮壳中抗氧化剂阿魏酸与人体健康[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2,31(7):673-677.

[10] 陈汉平,刘素香,李桂梅,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当归及其炮制品中阿魏酸的含量[J].中草药,1988,19(10):15-16

[11] 章洪,李振国,张翠英.川芎中阿魏酸类效应组分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410-5412,5415.

[12] 任延军,阙宁宁.中成药中阿魏酸含量的薄层扫描测定法[J].中国药学杂志,1991,26(12):136-138.

[13] 邵元福,马玉杰,纪松刚.毛细管区代电泳法测定当归中阿魏酸含量[J].第二军医学院学报,1999,20(9):702-703.

[14] 朱丽波,邹雪飞.HPLC测定不同产地川芎中阿魏酸含量[J].黑龙江医药,2008,21(4):13-14.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ent of Ferulic Acid in Rhizome of Chuanxiong by TLC-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Method

SU Xiu-lan, YANG Yi-lin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Dazhou, Sichuan 635000)

Key wordsRhizome of Chuanxiong; Ferulic acid; TLC;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simple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ent of ferulic acid in Rhizome of Chuanxiong. [Method] TLC was used to separate ferulic acid from other compounds, and then the content of ferulic acid was determined by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Result] Ferulic acid and other compounds could be completely separated by using ethyl acetate-petroleum∶ether (2∶1) as developing solvent,Rfwas 0.53; the maximum absorption wavelength of ferulic acid was 324 nm; the linear range of ferulic acid was 0.5-1.7 μg/mL, and the liner regression equation wasY=0.143A+0.004 3; the stability of ferulic acid in ethanol was good within 4 h, the content of ferulic acid in Chuanxiong samples was about 0.1%; the recovery rate of the method was 98.6%andRSDwas between 1%-3%. [Conclusion] TLC-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method can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ferulic acid in Rhizome of Chuanxiong.

基金项目四川文理学院校级项目(2014Z014Y)。

作者简介苏秀兰(1988- ),女,安徽阜阳人,助教,硕士,从事天然药物研究开发工作。

收稿日期2016-01-31

中图分类号S 567;O 6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6)07-142-03

猜你喜欢
紫外分光光度法川芎
川芎茶调散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举隅
川芎外治 止痛功良
川芎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川芎土茯苓鱼汤缓解头痛
大川芎方多组分制剂释药特性的评价
注射用甲钴胺含量测定方法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苯达唑原料药的含量
胆囊炎多食川芎黑豆
海水中的常见元素对总氮测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