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的可行性及对策分析

2016-03-18 16:36黄宇祥戴文佳丹东农业科学院辽宁丹东118109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油用牡丹政策支持丹东市

黄宇祥,刘 娥,郭 军,戴文佳,孔 硕,孙 羽 (丹东农业科学院,辽宁丹东 118109)



丹东市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的可行性及对策分析

黄宇祥,刘 娥,郭 军,戴文佳,孔 硕,孙 羽(丹东农业科学院,辽宁丹东 118109)

摘要我国食用油市场需求巨大,油用牡丹具有高产出、高含油率、高品质、低投入的特点,为弥补食用油市场缺口,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大力支持油用牡丹产业的发展。该研究分析了丹东市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丹东市气候适宜,宜栽林地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科研力量雄厚,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符合当地当地特色农业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但相关技术及人才缺乏,农民对油用牡丹的认知度不高,资金投入和优质种苗短缺,缺乏相关产品深加工企业。对此,提出了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积极宣传提高认知度、加大科技投入、培育种植及深加工龙头企业等促进丹东市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油用牡丹;牡丹籽油;政策支持;产业发展;丹东市

牡丹是我国特有的多年生小灌木,寿命可达70年,盛果期40年左右。油用牡丹主要包括紫斑牡丹和凤丹牡丹,这2个品种耐旱、耐寒、耐贫瘠,具有产籽量高、含油率高、油的品质高、种植成本低等“三高一低”的特点,可以在林下、荒山、河滩种植,是集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和油用价值为一身的重要经济生态树种。油用牡丹集一、二、三产业于一体,种植、加工、观赏能形成多个产业群,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符合丹东市特色农业发展目标和打造旅游城市的要求,对于促进丹东市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精准扶贫、建设美丽丹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从我国油用牡丹产业概况入手,分析了丹东市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1我国油用牡丹产业发展概况

1.1油用牡丹特点

1.1.1高产出、高含油率。油用牡丹定植5年每公顷可产籽3 750~7 500 kg,是国产大豆的1倍多,即使是荒山或林下种植产量也与大豆相当;同时每公顷可产750 kg左右干花粉和大量的牡丹分蘖芽、牡丹花瓣。油用牡丹每公顷产籽出油600~1 500 kg,含油率22%,高于国产大豆[1]。可以说油用牡丹全身是宝,附加值高。

1.1.2高品质。牡丹籽油的主要成分为亚麻酸、油酸、亚油酸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2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70%,特别是α-亚麻酸含量达42%以上,是大豆油的6倍[2]。α-亚麻酸食物来源极其稀少,加上我国居民独特的膳食结构,造成国人α-亚麻酸摄入严重不足。α-亚麻酸具有增强智力、提高记忆力、保护视力、改善睡眠、抑制血栓性疾病、预防糖尿病、预防心肌梗死和脑梗死、降血脂、降血压、抑制出血性脑中风、预防过敏等作用。同时牡丹籽油还含有牡丹酚、牡丹皂甙、牡丹多糖等,多项指标超过被称为“液体黄金”的橄榄油[3-6]。

1.1.3低投入。油用牡丹一次种植可以30~50年不换茬,除前3~4年需锄草、施肥外,基本不需要其他的人工管护,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其生长适应性强,能有效绿化荒山荒坡,减少水土流失,美化环境。

1.2国家对油用牡丹产业的扶持及相关政策我国食用油市场需求巨大,自给率不足40%,年均缺口在60%以上,是世界上食用油严重缺乏的国家。据海关统计,2014年我国进口各类油料合计为7 751.8万t,进口植物油总量为787.3万t,合计年度食用油需求总量为3 167.4万t。随着人口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食用油消费持续增长,特别是具有保健作用的新型植物油需求将更加旺盛。为满足我国食用油市场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相继对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批示,国家已将河南和山东列入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试点,2012年开始将连续3年每年支持河南省油用牡丹产业发展1 000万元,河南省财政每年配套400万元,这些资金将主要用于资源培育示范和加工设备研制。中共中央、国务院站在保障我国粮油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大力发展木本油料产业的重大决策,并制定了相关产业发展扶持政策。

1.2.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2015年1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68 号),部署加快国家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大力增加健康优质食用植物油供给,切实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提出到2020年,建成800个油茶、核桃、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重点县,建立一批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示范基地,木本油料树种种植面积从现有的800万hm2发展到1 333万hm2,产出木本食用油 150 万t左右。

1.2.2国家林业局名优经济林示范项目。油用牡丹项目于 2013 年被列为国家名优经济林示范项目。国家林业局名优经济林等示范项目是指为了发挥林业部门行业技术优势,以高标准名优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为主线,重点扶持油茶、核桃、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生产示范基地,经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农发办)批准,由国家林业局组织实施、地方农业综合开发机构(以下简称农发机构)参与管理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扶持范围和重点:扶持油用牡丹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积极选育良种,配套相应丰产栽培技术,改善基本生产条件,建设高产、优质油用牡丹示范基地,每县扶持 1个木本油料(或林下经济)品种。扶持政策:中央财政资金采取补助的方式,全部无偿投入。财政资金使用范围:项目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及设备购置,包括温室大棚、工作室、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排及10 kV以内输变电设施、田间道路,种苗补助、检验检测设备、标识牌建设等;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及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补助等费用。

1.3油用牡丹产业发展我国油用牡丹的适种区域非常广,南起福建龙岩、广西桂林、云南昆明高海拔地区,北至辽宁沈阳、内蒙古呼和浩特、新疆乌鲁木齐一线,均可以正常开花结果。从2012年起,凤丹牡丹作为油用牡丹品种开始大面积种植推广,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山东,据2014年菏泽市政府的统计数据,仅菏泽地区种植面积已达2.33万hm2,其他种植面积达到0.33 万hm2以上规模的省份主要有河南、河北、四川、陕西、安徽等。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27个省油用牡丹推广种植面积有近9万hm2,其中目前能形成稳定产量的面积尚不足1万hm2,集中在安徽亳州、山东菏泽,均为传统丹皮种植户转产牡丹籽,每年能产牡丹籽约3 000 t,其中约1/2都被全国各地油用牡丹种植单位收购用于繁苗。辽宁省沈阳、大连、朝阳、葫芦岛也已开始引进栽培油用牡丹,但是均没有形成规模。

2丹东市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2.1丹东市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的优势

2.1.1气候适宜。丹东市年平均气温为7.6 ℃,南北温差约2 ℃。年平均降水量为900 mm,冬季虽长,但严寒期(日平均气温低于-10 ℃的时期)较短。丹东市光照、降水、温度都适宜油用牡丹的生长。

2.1.2油用牡丹宜栽林地资源丰富。丹东地处辽宁东部山区,林地资源丰富,全市共有林地面积约100万hm2,其中板栗栽培面积就达到了接近1万hm2,此外寒富苹果、软枣猕猴桃等面积也比较大。因此,完全可以利用油用牡丹适合林下种植的特点,充分利用现有林下闲置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同时,发展油用牡丹产业还可以同丹东市退耕还林、蚕场砂化改造等结合起来。

2.1.3劳动力成本低。丹东市农业人口比重较大,耕地资源有限,缺少生产大宗农产品的优势,农业从业人口收入水平整体较低,贫困人口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富余劳动力较多,这些都是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及其产后储运和加工的有力保障。

2.1.4符合丹东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趋势。丹东市幅员广大,但耕地稀缺,直接影响了广大农民的收入,而油用牡丹可林下种植,不与粮争地,是农民增收的新渠道。油用牡丹集一、二、三产业于一体,能够形成种植、加工、观赏多个产业群,可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吸收富余劳动力。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符合丹东市特色农业发展目标和打造旅游城市的要求,对于促进丹东市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精准扶贫、建设美丽丹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5科研力量雄厚。丹东市有丹东农业科学院和丹东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等多家相关科研机构,科研力量雄厚。目前,丹东农业科学院已经引进油用牡丹种质资源,并开展相关研究,为发展油用牡丹产业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提供人才保障。

2.2丹东市发展油用牡丹产业存在的问题

2.2.1相关技术及人才缺乏,农民认知度不高。油用牡丹虽然近几年发展迅速,但在辽宁省尚属于刚刚起步,缺少必要的油用牡丹种植和深加工专业人才和高技术支撑,没有形成适合丹东市的油用牡丹栽培技术体系。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状况差异巨大,盲目引用或套用观赏牡丹和药用牡丹栽培管理技术,可能产生指导性的错误。因此,丹东市及需培养出一批必要的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以及相关配套的栽培模式和栽培技术。同时,作为一项新兴的木本油料作物,油用牡丹种植虽然是一项长期效益好、促进农民增收的好项目,但目前丹东市农民对其还鲜有了解。

2.2.2资金投入和优质种苗短缺。油用牡丹要在种植3年后才能完全投产,前期种植和日常抚育等一次性投入较大。油用牡丹建园需要2~3年生牡丹苗2 500株左右,如果大面积快速发展,优质油用牡丹种苗问题还有待解决。

2.2.3缺乏相关产品深加工企业。牡丹籽油的制备工艺目前主要有两种,一是传统压榨,二是二氧化碳萃取。由于丹东市属于非传统油料作物产区,缺乏牡丹油及其相关产品深加工企业。

3丹东市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的建议

3.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结合丹东市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结合旅游、退耕还林、蚕场改造等制定丹东市油用牡丹发展规划,合理布局牡丹种植区域,扶持大户及龙头企业种植,做好科技示范带动,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形成规模效益。

3.2积极宣传,提高农民认知度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广泛宣传,让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和了解发展油用牡丹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让广大农户“学到技术、看到效益、尝到甜头”,提高发展油用牡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3支持科研单位,加大科技投入支持科研单位重点加大在油用牡丹新品种选育、不同环境栽培模式[7]、田间管理以及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的科研力度,培养相关技术人才,将科技创新贯穿于油用牡丹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利用组培育苗、绿枝扦插育苗等先进方法,提高油用牡丹优良苗木的供应量,满足对油用牡丹优良苗木日益增长的需求。综合利用种子、种皮、果荚和其他剩余物开发出高档化妆品、高档保健品、药物和食品等,提高产业附加值与技术含量。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全方位为油用牡丹种植户和深加工企业服务。

3.4加大扶持力度,培育种植及深加工龙头企业政府应出台一些相关的财政补贴政策和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农民和企业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的积极性。以油用牡丹深加工产业化发展带动种植基地发展,积极培育种植大户和牡丹种植专业合作社与深加工企业的紧密联系,做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婷婷,王亚芸,任建武.GC-MS 法分析牡丹籽油的成分及其防晒效果的评定[J].食品科技,2013,38(6):296-299.

[2] 王昌涛,张萍,董银卯.超临界CO2提取牡丹籽油的工艺以及成分分析[J].中国粮油学报,2009,24(8):96-99.

[3] 翟文婷,朱献标,李艳丽,等.牡丹籽油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13,26(2):147-150.

[4] 周海梅,马锦琦,苗春雨,等.牡丹籽油的理化指标和脂肪酸成分分析[J].中国油脂,2009,4(7):72-74.

[5] 李梅青,吴悠,孙强,等.牡丹籽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2,24(S1):182-184.

[6] 戚军超,周海梅,马锦琦,等.牡丹籽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J].粮食与油脂,2005(11):22-23.

[7] 马广莹,邹清成,刘慧春,等.避雨栽培下“凤丹白”籽油提取及理化指标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5(31):200-201,203.

Feasibility and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of Oil Used Peony Industry in Dandong City

HUANG Yu-xiang, LIU E, GUO Jun et al

(D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Dandong, Liaoning 118109)

Key wordsOil used peony industry; Peony seed oil; Policy support; Industrial development; Dandong City

AbstractThere is huge demand for edible oil market in China. Oil used peony industr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output, high oil content, high quality and low input. In order to make up for the market gap of edible oil market, relevant policies were implemented to strongly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oil used peony industry. This research analyzed the feasibility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oil used peony industry in Dandong City. Due to the proper climate, low labor cost, abundant forest land resources and strong scientific research strength, developing oil used peony industry in Dandong City conformed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local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and had good feasibility. However, farmers’ awareness to oil used peony industry was not high due to the lack of relevant technology and talents. Capital input and high-quality seedling were in shortage, as well as the deep processing enterprises of related products. Based on thes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il used peony industry of Dandong City, such as adjusting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positively enhancing the awareness, increasing invest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ivating planting and deep processing leading enterprises.

作者简介黄宇祥(1981-),男,辽宁凤城人,研究实习员,硕士,从事植物营养研究。

收稿日期2016-02-22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6)07-256-03

猜你喜欢
油用牡丹政策支持丹东市
原来我挺厉害的
高三的笑脸
丹东市林地分类研究
国内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支持研究
新能源公交车辆发展的政策支持及使用管理
桃树与油用牡丹复合经营技术
丹东市近20年内结核病集团感染与暴发流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