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研究*

2016-03-19 06:26王艺静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高教学刊 2016年9期

王艺静(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研究*

王艺静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摘要:作为重要的人才资源,外语人才对于“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开展和国家经济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具有综合能力、创造能力、管理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的国际化外语人才,更是未来市场需求的重点。文章以帮助国家培养更多符合需要的国际化外语人才为目的,首先简单分析了当今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和背景,其次从“一带一路”的内涵和意义出发,分析了未来市场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类型,针对需求提出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化外语人才的培养战略,以期为国家外语人才培养献计献策。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战略

*课题项目:烟台市社会科学2015年规划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课题编号为ytsk2015-016)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human resources,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have a major impact on the "The Belt and Road" strategy and the national economy will be carried out smoothly, especially with comprehensive ability, creative ability, management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application ability of international talents, is the focus of the future market demand. In order to help countries develop more to meet the needs of international talents for the purpose,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curren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ituation and background, and then analyzes what kinds of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are needed in the future market from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Belt and Road"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of cultivating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in The Belt and Roa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mand in order to make suggestions for the national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Keywords: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training strategy

一、概述

过去的几十年,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国家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同程度提高,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增强,这都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成就。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改变,中国国内经济也发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变化。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国家现有的物质文化条件无法满足人们对于消费的需求、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尤其严峻的是,中国原来赖以发展的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正在逐渐失去。以上所有问题无不昭示着,中国当前面临着经济转型,中国需要进行新一轮的改革。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力图通过这一21世纪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中国的产业转型等方面的加速,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尤其是周边国家的包括经济贸易在内的各方面交流与合作,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以中国为主要推动力的区域经济政治发展新模式。而在这一必将载入史册的经济战略格局中,国际化外语人才作为重要的人才资源,将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也是国家未来重点培育的对象。

但是,与未来巨大的需求不相适应的是,中国目前外语人才尤其是高端外语人才的储备极为匮乏。尽管中国一直重视第二外语,然而从前的教育宗旨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是缺乏口语交流能力的学生,根本不能适应未来“一带一路”经济发展对于外语人才的需要。

而且外语专业毕业生专业知识匮乏,导致就业率比较低。本课题结合烟台市外语人才需求,从外语人才面临的危机,国际化外语人才的需求等多方面分析了高校面临的新危机下如何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培养出具有特色的社会需要的国际化外语人才。在“一带一路”战略下,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引导外语教育培养国际化,复合型,综合型的外语人才。

二、“一带一路”国家经济战略

(一)“一带一路”的内涵

“一带一路”的实质是国家深化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战略,其内涵中“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体指的是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中国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的全面合作,促进新的区域化合作模式的发展,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达到经济发展,贸易往来频繁,文化沟通加强,政治互相理解的双赢格局,将对地区发展乃至世界经济政治形式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二)“一带一路”的意义

各国在包括能源、生态、金融、经贸等许多领域展开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参与国语地区在经济上的交流加深、政治上的高效往来、民间企业互相合作、交通更加便利快捷以及促进参与国货币之间的互相融合等战略意义。简单说来,受到这一经济战略影响的国家以及地区数目之多、领域之广都是比较罕见,全球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将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参与其中,将从中受惠的人口更是超过全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二。在可以预见的范围内,参与国家和地区至少将在基础设施、经贸合作等许多领域展开大规模合作,能够创造超过20亿元人民币的经济价值,在世界经济中达到近三分之一的份额。简单来说,“一带一路”经济战略,是伴随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提出的,长期而宏观的经济发展规划,对于促进地区之间合作交流的加深,构建区域合作的崭新模式,乃至促进所有参与国与地区包括经济在内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化外语人才的发展前景

关于国际化人才内涵,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曹德明(2007)提出以文化研究为切入,巩固和提升外语学科的传统优势,沟通需要语言,想要加强与国际之间的文化交流,必须重视外语,在新的形势下都要抓住机遇,与国际接轨。“一带一路”战略下,各大高校把培养人才作为首要任务,越来越重视国际化人才培养,加强与国外之间的交流,国内与国外之间交换留学生,国内与国外之间学术交流,推动教学改革,探索出一套适合各大高校的适合自身发展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途径。

在国际之间的多边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往来中,外语在其中起到串联参与国和地区沟通与交流的作用,而国际化外语人才对于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更是功不可没。随着“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逐步推行,以中亚地区为中转站,将中国和欧盟国家联系起来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大幅度推动参与者相互间的全方位合作与交流,尤其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往来增加方面,将会产生显而易见的影响。届时,在中国以及国际市场上对于那些具有专业特长、综合素养、国际合作背景和至少一门外语储备量的高等人才会产生极其广大的需求,简而言之,一带一路背景之下,国际化外语人才将会产生供不应求的状况。对于中国的外语人才来说,这将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而在《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中也提出重点培养适应国际化融合,外贸,会计,法律等专业人才,以及一大批优秀学科带头人。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化外语人才的需求特点

(一)大量需求综合能力高的外语人才

“一带一路”,将会带动中国与世界上接近三分之一的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经贸等领域的往来大幅度增加,国与国之间的交流首先从畅通的语言沟通开始,但是在具体的业务推进过程中,又不仅仅只是对于语言的要求增高,而是更加需要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在语言交流之外,还能够促进参与双方业务开展的复合型外语人才。这类人才不仅能够与外国合作人员进行畅通的语言对话,而且能够更多的参与到企业与企业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具体合作中来,一般在业务操作、企业精英或者管理等某一领域或者多个领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这类人才不但拥有在某些专业技能方面的才能,而且还拥有符合国际化交流的沟通技能、协调双方和多方关系的能力、优秀的合作能力、对于紧急发生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的能力等。这类人才在遇到各种各样棘手的、突发的、难以处理的问题时,能够比较冷静的迅速处理,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职业素养。简单说来,在国家新一轮的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对于国家化外语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但是仅仅拥有基本的外语交际能力的人才并不足以顺利处理可能遇到的各种复杂情况,而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是企业最为需要的外语人才。

(二)大量需求创造力强的外语人才

现代经济社会之间的竞争、国与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追根究底集中在对于创新能力的竞争。创造力强的人才,具有在某一领域技术能力上的极大优势,善于促进技术的提高和品牌的创建以及开创某一领域发展的崭新局面,对于企业和国家而言,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高端人才,也是市场竞争的重要资源。在一带一路发展的过程中,这类人才利用自己的技术能力进行科研和创新,推动企业在技术、品牌和服务等各领域的进步,帮助企业拥有领先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先进信息技术,创造企业自有品牌,能够为企业创造无法估量的巨大的经济价值,因而这类人才本身便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是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中所大量需求的。

(三)大量需求管理能力强的外语人才

一带一路经济战略的推进,将会有效促进参与国的不同企业之间经贸交流的加深,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很多程度上是管理者之前的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比较需求的是具有较高管理能力的外语人才。因为这类人才不但具有基本的与外国客户进行交流的能力,而且具备在管理方面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在促进企业之间的相互理解、沟通与联系方面具有很强的能力,不仅仅能够顺利处理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往往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对于市场的认知和熟悉度比较高,提出的建议对于企业的发展往往具有决定性影响。这类人才的市场需求度非常高,不是没有外语素养的管理型人才所能比拟的。

(四)大量需求专业性强的外语人才

“一带一路”战略下,培养国际化外语人才是必然的选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宵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鉴于烟台优越的地理环境,并成为沿海节点城市,与韩国合作交流也非常密切,在烟台的韩资企业也非常多。比如三星、现代、斗山等等都是韩国知名的大企业,单纯掌握一门外语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需要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如经济、贸易、管理、金融、旅游等,宽厚的专业基础外的外语。这些韩资企业不需要具备答题的能力的人才,而是需要具有基本的韩语交流能力,而又在某一领域学有所长的应用型外语人才。这类外语人才至少具有某一个领域的先进技能,有的擅长国际会计,有的则是具有网络信息技能的外语人才。烟台也正是抓住“一带一路”战略下,作为沿海节点城市这个机遇,进一步推动烟台经济的发展。联合举办多样活动,各大高校中提升学生国际化视野,加强烟台与韩国的合作,培养国际化竞争的高素质人才。这类人才在未来的就业市场,需求量很大。

五、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战略

(一)确定符合需要的外语人才培养规划

对于外语人才的培养,一直是国家和高校比较重视的问题,当今“一带一路”背景下,更是急需具有多种素养和能力的国际化外语人才,而培养此类人才,高校中首先要确定符合需要的外语人才培养计划,并且按照计划逐步实现对于人才的培养。第一,明确未来经济社会对于哪些类型人才需求量较高,按照需求锁定重点培养的目标,此类人才包括综合素养高的外语人才、创造力强的外语人才、管理专业的外语人才以及具有专业技能的应用型外语人才;第二,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完善对于外语人才的培养方案,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紧跟市场,确保人才培养有的放矢,受到人才市场欢迎。

(二)提升外语教师的综合素养和职业技能

外语教师是外语人才知识素养和专业技能的直接教授者,外语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处世为人的态度与方法等对于外语人才有着重要而且深远的影响。为了培养具有更高素养更受未来社会欢迎的高素质外语人才,需要外语教师促进自身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第一,外语教师要加强自身职业技能的深造。学到老,活到老。教师只是一种工作,教师本身的技能也需要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加以增强,而不能止步不前,尤其是现代社会对于外语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教师本身不具有这样的外语能力,根本教授不出合格的外语人才,所以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外语技能的深造;第二,教师要积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9]。现代教育对老师的要求不仅仅是对于知识的传递,还要求老师在为人处事等许多方面具有良好的个人素养,以此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培育符合国家需求的外语人才

对于外语人才的培养,不能延续以往几十年重视考试的战略,而是要与实际需要挂钩,了解市场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探索国家和社会在教育和使用外语人才等方面的具体情形。简言之,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需要培育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国际化外语人才。

1.语言学习和应用相结合

未来外语人才的培养,其中一个重点方向便是将语言的学习和应用相结合。因为外语毕竟是一门应用型语言,语言学习和教授的目的便是帮助学生具有更好的交际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就要从教育的最初开始,便设定对于此方向的培养,学校需要调整外语教学的目标使其更符合现代“一带一路”战略的需求,需要调整学校外语课程的设置,使原来更重视书本学习的课程减少,增加更多应用语言的课程,比如会话贸易,观光贸易等等,帮助学生在学校内部的培育中便获得一定外语交流的经验。

2.语言学习要增强与母语使用者之间的交流

语言的学习重在应用,而对于语言学习最有利的便是增加与母语人员的交流。国际化外语人才的培养主要来自于高校中的大学生。但是,在一带一路国家经济战略的大背景下,需要具备外语技能的人员不仅限于大学生。大量的参与国家之间、企业之间合作与交流的工作人员,民间贸易的小型商贩等都需要运用外语进行交流,他们的外语能力也需要得到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外语的学习便要更多的从增加与母语人员的交流入手,增加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具体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对于高校而言,要增加外教的数量,同时注意提升外教的质量,通过外教来引导学生熟悉与母语者的交流氛围,还要增加与其他国家高校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引出去”,“走进来”交换生等方式促进学生对外语的学习;第二,对于企业在职人员或者其他需要运用外语的人员,则要寻找机会增加与外语使用者的交流,在实践中提升自己外语运用技能。

六、结束语

在国家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大形势下,“一带一路”是国家未来几十年重点实施的经济战略,是国家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集中体现,未来与中国会产生经济等各方面交流和接触的国家多达数十个,对于中国、亚洲、欧洲乃至世界经济政治形势都将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对于此项经济战略中的重要资源,外语人才的作用不可低估,尤其是具有综合能力、创造能力、管理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的国际化外语人才,更是未来市场需求的重点。结合“一带一路”战略政策以及《纲要》中提出的国际化人才,打破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怎样在此重大经济战略中适应形势需要,培养与国家需求相符合的高素质外语人才对于国民经济发展、一带一路战略能否顺利实施将有重大影响。文章以帮助国家培养更多符合需要的国际化外语人才为目的,首先简单分析了当今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和背景,然后从“一带一路”的内涵和意义出发,分析了未来市场对于国际化外语人才的需求类型,然后针对需求提出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化外语人才的培养战略,以期为国家外语人才培养献计献策,进而培养出多学科,复合型,国际化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戴炜栋.我国外语专业教育的定位、布局与发展[J].当代外语研究,2013(5):43-49.

[2]贺宇涛.区域经济发展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分析[M].北京:北方经贸出版社,2012:76-93.

[3]蒋道超.培养外语人才服务“一带一路”战略[N].人民政协报,2015(6):11.

[4]陆莺.从对立到融合: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多元转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34-40.

[5]束定芳.中国外语战略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78-91.

[6]庄智象,孙玉,等.探索适应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J].外语界,2012(5).

[7]王辉耀.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4-57.

[8]杨忠.培养技能、发展智能——外语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J].外语学刊,2012(12):23-24.

[9]张绍杰.全球化背景下的外语教学——行动与反思[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

[10]钟秉林.大学人才培养要研究新问题应对新挑战[J].中国大学教学报,2013(5):45-56.

[11]周列.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语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社会适应性[J].中国外语,2011(2).

[12]曹德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培养创新型国际化外语人才[J].外国语,2007(7).

作者简介:王艺静(1984-),女,山东烟台人,学历: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韩国语教学及贸易学。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9-0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