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初探

2016-03-20 20:59山东省潍坊市育才学校谭新明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创新性课程标准教学方法

山东省潍坊市育才学校 谭新明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初探

山东省潍坊市育才学校 谭新明

教育教学思想制约和影响课堂教学行为,数学教师只有在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才能使自己的教学遵循并符合教学规律,不断提升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设计离不开教师强烈的历史使命感、高度的责任心、高超的教育教学技术、精湛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精到独特的创新意识。

新课程标准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

1.学生做课堂内外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活动包括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两部分,两者密不可分,紧密联系。课堂学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提升的主阵地,学生在课堂内的探索研究、小组合作及当堂检测等环节都离不开参与与合作。没有主动参与与合作的主体意识,学生无法深入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无法体会知识的内涵和意义,无法体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能力提升技巧,更无法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无法体验在实际问题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课外学习是学生课内学习的有力补充,是体验课内知识鲜活于生活实际的有效途径。

2.体现学生地位的民主平等。学习离不开思考,更离不开学习者的自我探究活动,探究式学习是初中数学学习的最好方式。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性格特征不同,他们的已有知识储备和能力发展水平也有所不同,在新授知识的探索与研究方面的表现有优劣之分,获取知识和理解掌握知识的能力高低不等,不可避免会有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之分,出现学优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效能又快又好,中等生又稳又实,学困生较慢甚至出现错误理解和应用的现象。

3.评价与反思的自我调控。学生评价就是学生对自己或他人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情况进行的综合考查。评价要形成具体的评价结果或经验体系,以此指导自己或他人继续学习。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并激励学习斗志。反思就是学生总结自己或他人成绩的前提下思考学习上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汲取他人值得借鉴的经验指导自己的学习行为的思维活动。

二、教学设计要体现创新性

创新是学生学习进步的灵魂,缺乏创新,学习势必畏首畏尾,既难以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双丰收,又难以实现才华和抱负的共施展。教学设计创新性是指教师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指导下以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理论为基础,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学生知识发展和能力提升为宗旨,科学合理地选择、重组教学内容,创设合理有效的问题情境,设计少而精的综合练习题。

1.创新性地选择教学内容。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但并不是唯一的参考资料,教师应努力钻研教材,合理补充教材“理解”样例,全面把握学习内容的地位与作用,深刻理解学习内容的数学本质,理解数学教育价值,把握知识生成线索,掌握核心知识和核心思想的方法,保证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合理性,提高课堂学习活动的数学认知发展价值,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创新性地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创设意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使他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强烈的学习斗志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探索研究相关问题,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最大限度地揭示所学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3.创新性地设计检测问题。创新性的检测问题有利于提升学生评价与反思效能,有利于增进学生知识结构和认知规律的发展进程。教师要创新性地设计检测问题,既要使问题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体验,又要使问题的考察面涵盖所学内容。

三、教学设计要体现科学性

1.学习目标的科学性。数学课程建构中的核心要素是目标定位,这是由目标的功能和价值决定的,因为目标定位引导数学课程建设的走向与建构的逻辑基础。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活动实施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学习目标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与合作交流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知识与能力发展进程。科学的学习目标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学习活动,指导学生的自主探究以及与他人的合作交流,指导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反馈矫正。科学的学习目标首先应是直观具体的,而非抽象笼统的。

2.教学模式的科学性。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的典型、稳定的教学程序或阶段。学习无定之方法,教学无固定模式,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选择适宜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能力水平不断进行适时调整和改进。

3.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科学性。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学生学习优质高效的有力保证,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效果,直接影响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进程。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事半功倍,不科学或不适宜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会使学习效率事倍功半甚至毫无效果。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只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合理有效,即使没有先进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设备也能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1]韩龙淑,屈 俊,李晓芬.基于启发式数学教学思想的命题教学设计[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3

[2]迟艳杰,高晓晖.探究性教学对发展初中生数学能力的实验研究[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3

[3]何训光.写好探究式学习教学设计应把握的4个环节[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3

ISSN2095-6711/Z01-2016-07-0051

猜你喜欢
创新性课程标准教学方法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