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
——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

2016-03-20 20:59江苏省昆山市巴城小学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思维能力笔者

江苏省昆山市巴城小学 宋 均



多媒体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
——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

江苏省昆山市巴城小学 宋 均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促进数学学科整合成为一种趋势。教师应利用运用多媒体技术与数学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把培养学生数学素养贯穿于教学中,运用媒体的直观性增强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运用媒体的动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媒体的交互性给予学生探究实践的机会;运用媒体的多样性使学生对新知进行深入理解和探讨;通过多媒体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不断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

多媒体技术 数学 学生 思维

真正的数学家应能把他的东西讲给任何人听。数学形式再复杂,总有它简单的思想实质,掌握简单的数学思想是容易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学生动手实践和创造的过程,不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过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形势下,掌握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并合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有效教学的要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针对如何通过多媒体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谈几点体会。

一、运用媒体技术的直观性增强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多媒体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对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使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感官与计算机进行实时信息交互的技术,又称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增强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学习新课之前,教师可以制作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以发展学生思维为基点设计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预习新知识。

例如,“年、月、日”这一课,笔者先出示一组图片,可以是万年历也可以是值得纪念的节日,激发学生思考。笔者设计了几个问题安排学生预习:你知道“年、月、日”哪些知识?通过自学书本或者上网查询了解了年、月、日的哪些知识?什么是大月,什么是小月,哪个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有什么好方法记忆大月和小月呢?笔者提出的问题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的整合,从知识表面一步步过渡到知识内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又如,“轴对称图形”一课,笔者安排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搜集轴对称图形,课上由学生代表汇报与展示。通过认识并研究美丽的轴对称图形特征,学生可以轻松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对轴对称图形特征有了深一层理解。

二、运用媒体的动态性活跃学生思维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需要教师创设有效情境,而有效情境的呈现需要一个载体——多媒体课件。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数学课件,学生在有效情境中主动思考,提出疑问,发展思维能力。

例如,“认识人民币”一课,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用电脑播放小朋友豆豆在超市购买物品的情境,画面停在豆豆和售货员付钱与找钱的画面上。

师:商店里有哪些物品,价钱分别是多少,用什么购买这些物品呢?

生:用钱买。

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板书:人民币)

良好的问题情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问题意识,发现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

再如,“梯形的面积”一课,笔者先在屏幕上放映一组直观形象的动态画面:三角形的面积转化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可以转化为矩形的面积。学生观察画面后明确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经常采用“化陌生为熟悉,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的思想方法。笔者问学生如何求梯形面积,学生联想、类比、猜测。最后屏幕上放映梯形可以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的割补过程,这一动态过程与多数学生猜测的思维过程吻合,学生为自己的类比成功喜不自禁。

这些例子说明利用生动的情境适时发问,引导学生自己比较、探索、思考是活跃学生思维的关键。

三、运用媒体的交互性给予学生探究实践的机会

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可帮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在实践中习得知识,获得经验。

例如,“身体与运动变化”一课,学生确定了“运动与身体的变化”的主题,教师借助自己的研究经验为学生提供表格,提示学生可以先思考运动后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接着比较运动前、原地跑30秒、原地跑60秒的脉搏跳动次数,从中寻找身体与运动之间的联系。

对于不同主题设计不同的小组合作形式,学生按照教师指导的步骤展开讨论,细化主题,制定计划,明确分工。学生可以两人搜索相关文章并编辑,一人寻找插图并下载,一人负责整体框架。学生利用网络收集资料并下载整理,由一人将小组成员的资料集中起来,共同完成任务设计与讨论。这一过程中,教师分析学生的问题并进行整理,对于同一个问题进行多方位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是收集信息资料的主人,是愉快的合作者。教师要相信学生的研究能力,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同时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教给他们正确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探究和实践能力。

四、运用媒体的多样性设计变式练习

教师应设计多样的变式练习,练习应既能使学生对现学的新知识进行强化,又能在这个基础上不拘泥于问题表面,使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认识几分之一”一课,学生已经知道把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通过一些练习帮助学生强化所学新知识。笔者设计了如下练习:

从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抽离数学问题并解决,如把一盒鸡蛋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这一盒的几分之一。

从分数的意义到分数,从数学图形抽离数学问题并解决,如出示一些正方体,把涂色部分看作一份,涂色部分占正方体的几分之一。

先出示一个分数,再在每个图里涂上它是几分之一。

根据出示的分数,学生拿出总数相同的小棒动手摆一摆。

笔者通过多媒体呈现变式练习,从不同的层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总之,现代科学中数学能力、数学思维十分重要,这种能力不是表现在死记硬背上,不仅表现在计算能力上,计算机时代的特别表现是建模能力,而建模能力的基础就是数学素养。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解决,教师应不断整合它和数学教学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

ISSN2095-6711/Z01-2016-07-0013

猜你喜欢
多媒体技术思维能力笔者
培养思维能力
老师,别走……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培养思维能力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谈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