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6-03-20 20:59玉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教与学师生探究

玉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王 彬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玉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王 彬

教师只有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目的、有意识、有反馈的学习是学生目标达成的有效手段;学生及时知道学习结果、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才能提高教与学双边的实效性。

培养 创造性 教学氛围

一、倡导现代教学理念

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

传统教学只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这显然违背了教学的本质——教学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我们应倡导的现代教学理念是: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师生双方互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二、营造良好和谐的氛围

教师如果能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师生间建立一种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关系,教师成为学习的促进者,就能保证学生心情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逐步使学生形成进取、探索、创造性的学习品质。

例如,《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一课,教师有意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外表看起来有什么变化?学生发现教师手指上佩戴了一枚“金戒指”,惊喜之余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本节课的开展营造了轻松氛围。然后教师告诉学生首饰虽然不允许佩戴入校,但是这枚戒指是用来举例的,想知道它是否是纯金的吗?这样的教学设计创设了悬念,激发了学生个体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求知欲。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既有信息的传递,又有情感交流,更有思维撞击,师生完全处于平等状态,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理想场所。

三、激发“插嘴”的火花

学生插嘴是师生交流的常见现象。面对千变万化的课堂情境,教师的职责就是善于发掘每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其背后蕴藏的潜力和天分,而不是扼杀和毁灭。

例如,《简单机械——杠杆》一课,讲完杠杆的平衡原理,还没等笔者发问,一位学生急忙说:“阿基米德认为给自己一根足够长的硬棒就能够撬动地球。阿基米德的力气跟我们差不多,那么他所需的那根硬棒肯定要很长,这根硬棒到底有多长?”笔者听了先是一愣,虽然停下来讨论会影响本节教学任务的完成,但如果对学生敷衍了事,可能会伤害学生的积极性。笔者顺水推舟,跟学生一起兴致勃勃地讨论。这一做法马上引起全体学生的共鸣,看到每一位学生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笑容,笔者很庆幸当时所做的决定。这不就是“插嘴”现象的火花引燃了全班同学求知的火焰,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吗?

四、进行创造性学习

很多知识点都是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展现物理现象,找出物理规律,学习物理知识,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教学中,教师应着重教会学生探究的方法,培养探究精神,提高探究能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经验,布置课外预习作业。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照镜子,看看镜子里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在这个基础上组织学生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学生有了第一手材料,探究的难度就降低了,必然能收到较好效果。探究活动中,教师应尽量让学生大胆猜想,不要有所限制,不要束缚学生按照教师心中设定好的几种答案去猜想,不要用教师的思路控制学生想象力。教师要鼓励学生,有选择性地加以验证。探究实验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做,学生不能做的,教师要想办法做好演示实验,让学生真正体会探究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增加探索的兴趣,培养探究能力。

五、导学、学会、会学

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学生最基本的能力。教师应从多方面进行引导,使学生真正学会自学。为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对部分课堂教学内容可采用以下处理方法:教师先用黑板、投影仪等教学媒体展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目标导引下自读教材,教师针对目标提出系列性、程序性导读问题;学生在解读的基础上求索解难,教师巡视、答疑、辅差。这样的自主学习兼有认知性和情感性特点,与一般性泛读不同,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作用,思维活动局限减少,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学生的自学障碍,指引优等生自主发展,及时为学困生提供必要帮助,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后续教学目标和进程,师生共同合作能高效率地完成目标导学规程。

六、及时反馈,提高课堂实效

每节课结束前十几分钟,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当堂测试,测试题主要侧重于新课的基础性知识考查。学生完成后立即公布答案和评分标准,以小组合作或同伴合作方式互评,统计测试结果,及时了解测试效果。教师获取反馈信息后应及时对学生进行矫正与巩固,对学困生进行及时辅导。这种有目的、有意识、有反馈的学习是解决学生目标达成障碍的有效手段,学生及时知道学习结果,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提高教与学双边实效性。

ISSN2095-6711/Z01-2016-07-0155

猜你喜欢
教与学师生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楷书的教与学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教与学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麻辣师生
奇异值分解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