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理论依据

2016-03-20 20:59渤海大学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相关者民主利益

渤海大学 赵 越



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理论依据

渤海大学 赵 越

高校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其意见、观点应受到学校重视,而参与高校民主管理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途径,学生应具备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力,法律法规、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为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大学生 高校民主管理 理论依据

一、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学生作为人民,拥有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具有参与管理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该项法律规定学生具有参与学校活动的权利,虽然参与程度较低,但是通过法律提出学生具有参与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四章第四十一条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此项规定明确提出学生具有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利并在建立和完善组织形式等方面对学校做出规定,这让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有据可依,在法律法规层面保障了学生的参与权。《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第二章第4条提出,要切实落实师生主体地位,大力提高自律意识、服务意识,依法落实和保障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积极建设民主校园、和谐校园、平安校园。该纲要明确提出学生作为主体具有对学校事务的参与权,为学生的参与权提供了政策保障。《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第二章第十二条规定,章程应当明确规定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的地位作用、职责权限、组成与负责人产生规则,以及议事程序等,维护师生员工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参与学校相关事项的民主决策、实施监督的权利。在学校章程制定上,学校应确保学生代表大会的地位与作用,保证其参与到决策中,该办法将法律落实到实处,让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目标更近一步。

二、政治学依据——参与式民主

参与式民主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代议民主制面临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冲击,遭遇信任危机以及以网络为主导的信息技术发展之迅猛,为公民的民主参与提供更为广泛的理想民主模式。根据美国《萨菲尔政治学词典》将参与制民主解释为市民要参与影响他们工作和生活的事务,穷人进入管理财产的机关,学生进入学校管理机关,工人参与工厂管理部门的活动。

袁宗丽认为,“主权在民”是公民参与式民主理论的核心概念,更多的公民参与和积极主动的公民参与是参与式公民理论所强调的,它认为公民具有公民参与的基本权利,公民不应是被管理者而应是自身管理者、自治者和自身命运的主宰者;公民参与不仅保护了公民的个人自由,更发展了公民的自我能力,而积极的公民参与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参与能力,还可以增强公民的集体效能感,缓释和转化冲突。

奈斯比特认为,共同参与民主制不仅是一个纯政治概念,参与式民主体现在与我们生活相关的各种各样的组织中,大学作为社会组织,参与式民主不仅实现了民主化管理,有利于大学发展,还使学生的个人能力得到提升,所以大学应允许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

三、经济学依据——学生消费者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学生消费者(Student Consumer)的概念在美国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没有对“消费者”进行专门定义,但是《消法》第二条规定了“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应受保护。”1975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关于消费者保护与信息政策的初步计划》提出消费者具有六项基本权利,分别为信息权、选择权、保护健康、安全权、追究企业责任权、参与权。

英美等国家,学生通常被视为消费者,但学生是一种特殊的消费者,学生承认和购买的是精神产品以及对学校的信任。有学者认为,高校上学需要缴纳学费的制度使高校与学生之间形成了商家与消费者的关系,而学生就是消费者,学校按照自负盈亏的逻辑收取学费,形成学生及家长或者赞助者向学校购买教学内容、科研成果、学位证书的特殊市场。

学生与高校之间已经不能再被简单地归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教育传播者与教育接收者的被动关系,而是增加了消费者与服务提供者之间的消费关系。高校学生作为服务的购买者,是高等教育的“消费者”。作为消费者的学生具有知情权、选择权、收益权、参与管理权,学生消费者的参与管理权即学生参与高校教育服务生产活动管理的权利,高等教育服务具有消费与生产的同步性,大学生参与,才会有教育服务的生产与消费。

四、管理学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由弗里曼正式提出,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市场经济黄金定律“股东至上理论”提出的企业经营目标在于股东利益最大化,管理者只有按照股东权益控制股权才是公司治理的有效保证。相比较,利益相关者理论意识到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是某些主体的利益。狭义的利益相关者定义认为不管任何企业都将为支撑企业存活的团体创造价值,几乎每一家企业都在一定程度上与投资者、顾客、供应商、员工和社区产生联系。这些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所以企业应让员工参与企业决策,对顾客许下承诺并保障顾客权益,保护并且回报社区。

正如波斯特、普雷斯顿和萨克斯所说,互利的利益相关者关系能增强企业创造财富的能力。一些研究认为,负有责任地对待利益相关者能避免价值破坏活动,如法律诉讼、敌对规制、消费者抵制、罢工和负面报道。利益相关者理论同样适用于大学,李福华教授在《利益相关者视野中大学的责任》中将学生划分在大学利益相关者的第一层次。学生作为大学的利益相关者,应受到学校重视,以“互利者”的身份参与学校管理。

五、教育学基础——主体教育理论

纵观世界教育史,赫尔巴特作为“教师中心论”的倡导者,是传统教育的代表,而倡导“学生中心”的杜威则是现代教育的代表,但是主体教育理论受到“教师中心” 学派和“学生中心”学派的认可。主体教育的思想历史悠久,孔子的“启发性原则”、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杜威提出的“儿童中心论”都是主体教育思想的体现。

由于长期将人作为工具的观点盛行,主体性追求对人自身发展的研究是如何使人成为完整的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代中国开始进行主体教育系统研究。主体教育具有多方面理论基础。现代教育论在对“社会、教育和人”的理论研究中促成了主体教育的出现,主体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倡导主体全面发展,哲学研究为主题教育提供了概念基础,教学认识论揭示了主体发展的教学机制与教学认识机制,教学实验论为主体教育提供了技术原理。主体教育分为个体主体和群体主体,个体主体指学生、教师、家长、学校管理者等,群体主体主要指学校及教育活动机构,人的主体地位确立于同自然、社会以及自身发生的主客体关系中的,通过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表现的能动性。

主体教育理论是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重要理论依据。裴娣娜认为,要把权与责还给教育主体,促进主体性发展,实现个性化发 展。另一种思想是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的发展,即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三个方面,这在高教管理中学生所占比重逐渐增大有明确体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主体教育强调应在教学过程中践行“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差异发展、体验成功”的教学策略,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管理。学生主体性强调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从学生本身来讲,参与高校管理是提高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的重要途径,所以主体教育是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EB/OL]. http://www.gov.cn/zhengce/2014-03/21/content_2643049. html,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EB/ OL].http://www.moe.gov.cn/s78/A02/zfs__left/s5911/ moe_619/201512/t20151228_226193.html,199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0503/ t20050325_81846.html,200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 srcsite/A02/s5913/s5933/201212/t20121203_146831.html,2012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s7135/ s7741/s7742/201311/t20131128_160158.html,2011

[6]袁宗丽.参与式民主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7]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EB/OL]. http://www.cca.org.cn/wqfg/detail/13669.html,2002

[8]季卫东.法律专业教育质量的评价机制——学生消费者时代的功利与公正[J].法律与生活,2004

[9]王向华,张 倩.我国高等教育中“学生消费者”身份的确立及其意蕴[J].教育科学,2011

[10]【美】爱德华·弗里曼,杰弗里·哈里森著.盛 亚,李靖华译.利益相关者理论现状与展望[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11]李福华.利益相关者视野中大学的责任[J].高等教育研究,2007

[12]王本陆.主体教育的理论基础问题[J]教育研究,2004

[13]装娣娜.主体教育理论研究的范畴及基本问题[J].教育研究,2004

ISSN2095-6711/Z01-2016-07-0092

猜你喜欢
相关者民主利益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教学中教师调课现象审视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利益相关者逻辑下相互作用大学共同治理机制研究
XBRL的传播对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的影响研究
好民主 坏民主
利益链与新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