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2016-03-20 20:59红河卫生职业学院马起航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医学类医学教学方法

红河卫生职业学院 马起航



医学类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红河卫生职业学院 马起航

随着现代化建设逐步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和人才的需求发生深刻变化。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切合教学实际,针对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对高等数学在实践教学方法进行探索,提出几点建议。

高等数学 医学数学 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

2010年7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随着现代化建设的逐步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和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增加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供给。为了能与社会需求同步,高职院校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应培养复合应用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把更多的教学课时分配给专业课程,减少公共类课程课时量。

一、现状分析

笔者任教的高职医学类院校中,“高等数学”教学目标制定方针是“必须、够用” ,结合专业知识开展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很难达到目标。以我院药学专业为例,高等数学课程的学时从以往的72学时/学期,变更为36学时/学期,缩减了一半,医学检验、影像、护理等专业则直接取消了数学课程的。这给任课教师带来了极大困难,在以数学为工具的医学应用中,纯粹排除理论基础的教学是难以达到实际应用目标的。但由于课时数量大量减少,教学过程很难与医学类专业知识密切联系,教师只能忙于基础理论的讲解,没时间介绍医学应用知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二、医学类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必要性

教学课时大量减少,学生积极性不高,数学课是否有继续开展的必要?笔者认为,高职医专数学课不但要继续开,而且要开好。

1.随着数学的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数学与医学,特别是生物医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1)为生物医学工程学、细胞分子生物学、肿瘤生长动力学、药物动力学等现代生物医学做出定性描述向定量描述的趋变。

(2)常微分方程可以运用到临床医学的定量分析和群体医学的动态分析中。

(3)生物统计学、概率论可以为药物使用、人口统计与流行病、公共卫生管理等做出决策。

(4)数学可为医学基础、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建立医学数学模型,经过数学处理得到可供人做出分析、判断、预测和决策的定量结果。

(5)临床治疗和医学科研使用到的各种高、精、尖端医学仪器都离不开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支持,当今数学的思维方式、计量分析技术有力推动了现代医学迅速发展。

总之,强调用数学、统计学研究并解决医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增强对医学问题进行定量分析与处理的能力,提高医学科研水平,促进临床工作进一步精确化、科学化成为各国高等医学教育关注的重要内容。

2.通识教育观要求学生必须学好高等数学才能架设起通向边缘交叉学科的桥梁。单一的专业学科知识必然对以后的学习和科研产生影响,不利于后续更深层次的发展。医学生除了具体专业知识的累积外,更需要对知识进行归纳和延伸,有关定量的分析都直接用到数学知识,有关定性的分析需要量化数据为基础。

三、数学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1.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数学乏兴趣,认为数学课堂乏味枯燥,感觉数学无用武之地,缺乏学习动力。

2.目前医学高职院校所用教材编排不合理,内容设计一般,虽然增加了一些医学类的实际应用例题,但是针对性不强,有些甚至脱离实际专业需求。

3.教学课时过少,好的教学设计难以完全体现,而基础理论的介绍和学习方法相对单一,教师上课时只能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难以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带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无兴趣学习。

4.高数课程与专业课衔接脱节,高数课程往往安排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对于医学新生而言,他们对专业课程比较陌生,更谈不上理解其中的重要性。

5.学生用于学习数学的时间少。大学教师不坐班,除教学外还要忙课题科研。学生找不到教师,除了课堂没有其他渠道和方法,知识得不到巩固,疑难得不到及时解答。

归结以上三个方面,每一位高数教师都应重新思考怎么教才能使学生适应社会,才能满足教学需求,提高教学效果。多年形成的教学风格已经落伍,不适合新形势的发展。上面所述的问题要解决,要寻找既受学生欢迎又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新的教学模式。

四、对护理、药学等专业的数学教学做浅显尝试

1.对所用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增减,以满足所教专业学生的专业需求。医学类的高等数学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一般涵盖:函数与极限、一元函数微积分、微分方程、多元函数微积分、级数、概率论初步、统计初步等内容。不同的医学专业对各类数学知识点的应用程度不一样,教师进应根据该专业对数学的基本需求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秉承“必须、够用”原则设定不同的教学重点,加强数学课与医学专业的结合。

例如,药学专业涉及化学、分析化学等专业课程,对微分方程的应用较多;影像专业学习心电图诊断涉及最大、最小值计算,脑电图诊断中的极大、极小值计算需要利用导数方法,概率论在人口统计与流行病、公共卫生管理等课程中都有应用。

2.制作多媒体课件,节省板书时间,增加教师解答问题和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多媒体能更有效地呈现黑板上无法展现的数学内容,如极限思想、微分意义、空间曲面截痕等。而且现有的数学软件包括强大的符号演算功能,图形、动画功能,使以前难以表达的问题都能得到较好演示,如Мatlab、Мathematica、МathCAD等。

多媒体技术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直观、生动、形象,可以节约教师大量时间,增加教学效益,促进师生互动和交流,解决教师与学生无时间交流,教师授课时间少的问题。

3.利用网络技术扩展数学学习渠道。据笔者调查,高等数学教学中,一节课能采用的教学方法有限,大多数教师采取一种教学方法教学,少数教师可能尝试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教学方法教学。面对几十个授课对象时,教师根本不可能做到完全具有针对性,据笔者调查,一节课的内容能完全的学生平均比率只占总人数的60%,有学生表示课上明白了,但课后有些知识又含混了。

随着信息化发展,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视频录播教室,上课时,教师利用教室里安装的数字摄像头把整堂课的教学过程录制下来。教师可以利用此功能对高等数学中适合各专业学习的数学基础知识介绍过程录制下来,然后通过高校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发布教学课程视频,供学生自主点播,重复学习、巩固知识。

另外,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利用QQ、微信或者E-Мail等能相互建立联系和交流的工具与学生课后交流、答疑,收集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在课堂上组织讨论。

随着网络教学模式发展和成熟,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从学生学习和教师参与的诸多活动中获取大量数据,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把教学建立在量化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跟踪学习行为,了解学生兴趣与薄弱环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与辅导,改善教学质量和学习绩效。

4.紧密联系医学专业课程教师,加强沟通,深入了解该专业中的数学应用知识,宣传两者关系,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其专业学习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5.根据学生基础进行教学。医学校生源中普通高中生数学基础较好,而中职生则差些,教师可分班教学,因材施教。

综上所述,医学类学生由于自身的专业特点,专业课程任务重,课程紧,能进入大学的学生并不缺少数学基础,不缺乏好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高职医专学校难以提供好的数学学习条件。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在现有条件下自主创新,学习和了解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具有自主性和重复性的学习条件,适应日益革新的社会发展,应对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

[1]康晓宇,娄 坤.浅谈高等数学在现代医学教育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

[2]耿 魁,郑继锋,徐 晶,张双德.数学在现代医学教育中的意义[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0

[3]石 勇.高职高数课紧贴专业需要的必要性与教学探索[J].山东师范大学,2011

[4]韩锡斌.MOOC的教学视角分析与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4

[5]张德舜.高等数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6

[6]曾庆柏.应用高等数学[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7]王培承,祁爱琴,潘庆忠.医用高等数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马起航(1977—),男,大学本科,红河卫生职业学院 信息技术中心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数学教学及信息技术应用

ISSN2095-6711/Z01-2016-07-0162

猜你喜欢
医学类医学教学方法
医学的进步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医学类新闻的撰写原则与技巧
医学类论文中数字的用法
医学
对医学类高职高专开设高等数学必要性的认识
医学、生命科学类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