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

2016-03-20 20:59河北省临西县尖冢学区东苟小学蒋克军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排比句句式课文

河北省临西县尖冢学区东苟小学 蒋克军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

河北省临西县尖冢学区东苟小学 蒋克军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创设朗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为学生的思维活动建立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促进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提升,文学思维的延伸与扩展。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理念下,朗读已定位成阅读教学的“热点”。面对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的新形势,语文教师不得不对“朗读”这个众人关注的语文改革焦点做一番深入思考,进行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的教学实践研究。

信息技术融入朗读教学 多媒体化 电子白板 录制音视频

随着高考学科分数比例调整,语文阅读凸显出重要地位,出现“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的广泛说法。面对新的教育形势,阅读水平的培养应从小学阶段抓起。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单纯的阅读理解既显得枯燥又不容易理解、消化、吸收。朗读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信息技术与的朗读教学融合的教学模式能调动小学生的阅读热情,促进学生理解、掌握、运用语文知识。信息技术为语文朗读营造出真实快乐、丰富多彩的空间,优化语文朗读教学环境,提升学生阅读思维和文学思维延伸。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就是用规范的普通话,清楚响亮地把课本中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融合的意义和作用

一段时间里,教育者把信息技术当作某种辅助工具,这是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前期过程,是教育教学工作面向未来的“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与过去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不同,前者是信息技术不仅起辅助作用,不是谁辅助了谁,而是二者逐渐融为一体。一方面,信息技术要广泛进入语文学科,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要广泛采用信息技术。这一理念下的信息技术不是强加的、附带的、可有可无的,它应与语文朗读教学紧密融合在一起,对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质量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1.信息技术与朗读教学融合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应运用好的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渴望学习的冲动,激发求知欲望,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形成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

2.信息技术与朗读教学融合有利于表现教学重点

信息技术教学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和具体的事情结合起来,可达加深理解的目的。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动画、白板形象、直观地演示知识的推导过程,使教学重难点简单化、生动化,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

3.信息技术与朗读教学融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

朗读教学要积累、对比、评价,教师可以通过摄录技术将学生的朗读、学习过程、比赛成绩保存下来。通过回放、分析,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保持进步。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融合提供了丰富的色彩,生动活泼的动态变化以及学生学习情况反馈,发挥了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使学生学习更主动,更快乐。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朗读融合的教学实践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融合就是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与要求下将现代化的教学硬件、软件用科学方法和语文阅读教学“合二为一”,高度自然地呈现教学内容,产生新的教学效果,以达到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朗读能力提高的目的。

1.多媒体影音技术可以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朗读

根据课文的故事情节,教师为学生播放背景音乐,配乐朗读能使学生更真切地体会课文中表达的或哀伤,或轻松,或幸福的情境。通过视频为载体,教师为学生呈现与课文有关的真实画面,学生进入新课学习中,深入体会课文含意。

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教师先播放地震的视频,学生切身感受地震带来的巨大变故,学生读到课文中小儿子在废墟下等待父亲救援时体会到主人公的心情。教师引导学生先默读课文了解全文,朗读课文读出文句,在朗读中融入情感,表达情感。

再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教师播放寒冷的雪夜中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视频,学生体会冬夜的寒苦。配乐朗读可以营造哀伤的氛围,学生充分感受小女孩的寒冷、孤独、无助、受人欺负的状态。

2.多媒体课件可以深入分析课文句式或情感

教师要注意把握“精讲”“多读”,注意不要单纯地进行朗读技巧指导,要使朗读和理解密切结合,在理解文段结构、句式特点、文字含意的基础上表达课文字句和思想感情。多媒体课件先深入分析课文的某段文字、某句话的含义、某个句式的特点,学生在深入理解句式结构和课文内涵的情况下再朗读课文,恰当表现句式的停顿,表达的内在情感。

例如,《桂林山水》描写桂林山水特点时采用排比句式,课件呈现出桂林的水“清、静、绿”的排比句子,教师先出示排比句的概念再分析排比句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句子如何读、如何写。学生理解了排比句的结构和读写方法后感受桂林水的特点,升华情感。

ISSN2095-6711/Z01-2016-07-0005

猜你喜欢
排比句句式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从“四计歌”学排比
排比句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背课文
吼唱在关中大地上的“秦腔”——论小说《白鹿原》中长句和排比句的秦腔韵味
特殊句式
奇妙的排比句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