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异化与矫正方法分析

2016-03-20 20:59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异化矫正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王 舒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异化与矫正方法分析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王 舒

近年来,社会经济不断进步,我国加大了专业性人才培养力度,高等职业院校在积极培养专业型人才的过程中为经济做出巨大贡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促使其及时转变了传统教育理念,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在育人过程中更加注重将就业作为导向,然而这一过程产生了异化现象。本文在积极进行异化分析的过程中对相关矫正方法展开详细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 就业导向 异化 矫正方法

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始终将学生就业作为出发点,日常运行过程中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管理机制,提升专业特色,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就业率,促进了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然而,高等职业院校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倾向于为促进经济发展而展开教学,忽视学生成长的全面性,偏离教育本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异化与矫正方法分析势在必行。

一、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异化分析

1.功利化的价值取向。近年来,我国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校扩招政策不断深入,毕业大学生数量逐渐增加,就业压力提升,这种现象导致高等职业院校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将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作为教育出发点和目标。

这一过程中,教学的侧重点放在对学生某一专业技能的培养中,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养以及全面能力的提升。例如,高等职业院校通常选用“订单式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构建工作环境,促使学生展开学习,运用企业文化替代传统的校园文化,人才培养的最初理念完全消失。

这种教学目标以及构建起来的环境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学生无法从人文、科学等多个角度得到素养提升,相关的平等以及自由意识无法得到提高。高等职业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工具价值,学生成长开始向片面方向发展,教育与学生之间的异化现象严重。

2.边缘化的人文教育。高等职业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单纯地将就业作为目的,导致其育人作用严重丧失,学生成长过程中失去了对人文素质的关注,人文与技术脱离,人性在成长过程中遭到禁锢。

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工具成为学生被异化的对象,学校塑造的整个环境给予学生一种企业氛围较浓的感觉,文化知识的学习时间被相关工业生产技能学习所替代,文化课程的学习被忽视。开展文化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校以及学生心理对课程不重视,教师无法将自身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由此可见,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在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人文教育呈现严重的边缘化现象。

二、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矫正方法

1.教育目标。近年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国不仅注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还非常注重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这是我国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这种情况下,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重要的专业性人才培养基地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积极转变教育目标,注重专业技能教学的同时促使学生的人格、内在修养等得到全面培养,促使学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运用强大的精神将自我价值发挥到最大程度。

高等职业院校在运行过程中应始终明确自身使命,即促进人才的全面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增加文化知识课程比例,而不单纯地强调专业技能教育。同时,构建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增加文化、历史等内容,促使学生耳濡目染,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扎实的专业技能中进行自我突破,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其学习以及未来就业的过程中创新能力都是其必不可少的,而创新能力必须建立在大量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知识素养的基础之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成为学校新时期的教育目标。

2.教育理念方面。高等职业院校在积极构建全新的教育理念过程中应注重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进行紧密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紧密结合的理念应成为高等职业院校实现长期发展的关键和途径。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应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传授学生专业技能,还要在教育重点内容中增加价值引领,将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从本质上来看,人文与科学教育不可分割,前者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产生自然科学并促进其不断发展,而科学的进步是人文发展的最初体现,两者在发展中不可分割。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单纯重视科学技术不符合历史、社会及人类发展规律,必须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对学生科学技术的培养和人文知识的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综上所述,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各类专业设置应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有助于人才未来的就业及发展。然而,过度地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并忽视人才全面发展的相关制度导致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产生异化,为了实现人才的全面培养,学校必须加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采取有效措施,从理念和教育目标入手进行矫正。

[1]方健华.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建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张 宇.基于利益主体选择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研究[D].天津大学,2014

[3]苏明明.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服装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D].温州大学,2012

王舒(1980—),男,湖北武汉人,硕士,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组织部副主任科员

ISSN2095-6711/Z01-2016-07-0085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异化矫正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矫正牙齿,不只是为了美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改良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联合重睑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