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有效途径

2016-03-20 20:59吉林省永吉县第七中学郑相男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生物

吉林省永吉县第七中学 郑相男



浅谈生物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有效途径

吉林省永吉县第七中学 郑相男

将审美培养向教学渗透和教学向审美特性方向转化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美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简要分析生物教学中从课内、课外活动、动植物教学、人体生理卫生教学四个途径渗透美育的方法及意义。

美育 生物 途径

将审美培养向教学渗透和教学向审美特性方向转化的理念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界——大自然中最具有审美价值的各种各样的生命体,所以在生物教学中进行美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笔者对生物教学中渗透美育的途径进行摸索并收获一些心得。

一、课堂内的审美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地渗透美育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力,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程度。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美育素材。生物学教学内容中充满各种各样的美感教育素材:吃竹子的大熊猫、色彩鲜艳的蘑菇、绚丽多彩的花朵。一幅幅图画让人赏心悦目。这些多彩的生物或是生命在形态、结构、遗传、进化、生态等方面都蕴涵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美,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熏陶。

教师将教材中被人破坏的生态环境、营养不良的植物呈现出来,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他们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的爱心与热情。

2.借助优美的教学艺术进行美育

(1)结合生物教育,体现语言美。语言是师生间信息交流、知识传播、感情和品德影响的纽带,美的语言能使课堂生动、有趣。例如,把“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多种多样的植物”描述为“自然界是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在几十万种植物中,有的反应敏捷,有的羞答答,有的竟能翩翩起舞。”生机勃勃的植物世界展现在学生脑海中,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2)注意自身形象,树立榜样美。教师的仪表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过程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心灵交流的过程,既有知识的交流也有情感的交流,教师良好的教学和生活形象会在学生心中留下美好印象,对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具有深刻影响力。

(3)重视直观教学,渗透形象美。要想使一件物品能同时在几个感官方面留下印象,应和几种感官接触。例如,要想认得心脏结构、与其相连的血管及心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应结合心脏模型图把抽象的问题转变的生动具体的实物,易学易记,开拓思维,提高审美能力。

3.利用实验课体验美育的魅力。美育的重要特征是实践性,由于美是人们在实践中创造的,人的美感是从实践中获得的,生物实验课作为一种科学实践活动,同样是一种美的创造活动和美感的获得过程。显微镜下能看到肉眼看不到的色彩斑斓的世界,看到微生物具有生命结构。各种有趣的实验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提高对美的认识。

二、通过课外活动进行美育

大自然具有丰富的美育资源,课外活动为美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启发学生接近自然,组织学生观察各种花木的色彩层次,采集标本,成立生物兴趣小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定期举办有关的讲座、知识竞赛、剪报展、观看相应的影片和录像等。这些活动都有利于增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三、动植物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教师讲授动物知识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将动物的整体美、行为美、适应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领会知识的同时发现美。

例如,鸟类捕捉害虫,蜜蜂是生物界杰出的建筑设计师,在黑暗土壤中的蚯蚓疏松土壤等都能体现生物的美。虽然蟾蜍外表丑陋,皮肤让人觉得恶心,但它是捕捉害虫的能手,分泌的蟾酥可以入药,体现出为人类造福的美。学生认识到事物具有两面性,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审美观。

四、人体生理卫生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人体美是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中学生。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正确引导学生追求美,提高审美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具体事例告诉学生健康的皮肤不是通过化妆而来的,经常参加适当体育锻炼才会使形体更美;为了保持体态的正常发育和体形的美观,要注意正确的坐、立、行姿势;通过道德审美教育,学生知道不但要注意个人卫生还要爱护环境。

总之,要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审美兴趣,就要以美启智,以美储蓄,把审美教育渗透至教学全过程,使学科教学与审美教育相结合,这将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开发、创造人的潜能的重要途径,更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教师应对此进行探索和实践,但是在实施审美教育时要掌握适度原则,不能任其自由发展,适度开展审美教育才能平衡美育和智育的关系,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年龄特点等选取需要突出的审美对象,做到因人而异,因材而异。

[1] 潘知常.诗与思的对话[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2]易 健.现代美育是一种感性的情感的生命教育[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

[3]孙俊三.从经验的积累到生命的体验一论教学过程审美模式的构建[J].教育研究,2001

[4]王士朝,余小丽.中学生物学教学活动中的美育因素[J].生物学教学,2002

ISSN2095-6711/Z01-2016-07-0159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第12话 完美生物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