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创设要以幼儿为本

2016-03-20 20:59山东省临朐县实验幼儿园魏秀昭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教师应创设育人

山东省临朐县实验幼儿园 魏秀昭 赵 梅



环境创设要以幼儿为本

山东省临朐县实验幼儿园 魏秀昭 赵 梅

幼儿是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体,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主体。环境是重要的资源,幼儿园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发展。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蒙台梭利说:“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以幼儿为本创设环境,应从何着手?本文浅谈几点看法。

环境 创设 幼儿

一、以幼儿为本的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是一种隐性环境。教师应通过言谈举止、行为态度与幼儿进行积极有效的互动。教师舍弃威严才能和幼儿真正互动,使幼儿感受和体验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喜爱与支持,这是创设精神环境最基本的要求。

幼儿的发展是集体教育的结果。幼儿间的交往有助于幼儿获得以公平友好为核心的交往规则。受幼儿理解水平所限,无论是知识还是准则要进行内化都需要不断体验,反复练习才能完成,集体教育环境恰恰满足了幼儿这一需要,有助于幼儿亲近社会行为的建立和发展。因此,师幼关系和伙伴关系是创设精神环境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1.宽松、愉悦的师幼关系

精神环境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发展,是衡量幼儿园是否以幼儿为本的标志,平等民主的师幼关系是幼儿快乐成长的动力,其中教师的教育态度起到决定性作用。面对幼儿总也问不完的“为什么”,教师是认真倾听还是置之不理,不同的态度便有不同结果。教师应正确对待幼儿的合理要求,凡是有利于幼儿主动发展的要求应尽可能满足。

例如,有一次,一名幼儿在冬青树下面找到一只西瓜虫,起初只有一两名幼儿参与,渐渐聚来的幼儿越来越多,从找一两个,到拿小瓶,笔者一直悄悄关注他们。看他们痴迷到这种程度,笔者跟幼儿一起收集西瓜虫,饲养西瓜虫。这个过程中,幼儿了解了跟西瓜虫相关的种种问题,笔者也从中与幼儿关系更加亲近。平等民主的师幼关系是幼儿快乐成长的动力。

教师应做幼儿的大朋友,以平等的合作者身份参与幼儿的活动。通过亲切的目光、关切的问候、轻柔的抚摸、百变不厌的启发引导与幼儿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活动中,教师应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并及时肯定、鼓励,使幼儿认为 “我是很棒的!”“我可以做得更好!”“我能成功。”幼儿在这样身心愉悦的氛围中才能奋发向上,拥有自豪感,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2.互助、友好的伙伴关系

“同伴关系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获得熟练成功的社交技巧。幼儿经常和同伴在一起可以锻炼交往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技巧。活动中,自评、互评是幼儿运用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幼儿智力水平积极主动发展的过程。

良好的伙伴关系能使幼儿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利于情绪的社会化,有利于幼儿对环境进行积极探索。彼此相容、纯洁友爱的同伴关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暖房。

例如,通过每周一次的“你好、我好、他也好”交流活动,幼儿互相交流“有谁帮助了我,我又帮助了谁”,初步培养幼儿谦让、友爱、助人、合作、分享等亲近社会的行为,学会文明的交往方式,注重给幼儿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促进幼儿在活动中相互接触、相互交流,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伙伴经验有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正是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中,幼儿才能根据自己与父母、姐妹、教师和同学的交往经验确立他们的自我,促进人格健康发展。

二、以幼儿为本的物质环境

“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 。”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能使每一个角落都“育人”,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充分发挥每一寸空间的教育价值,使教育环境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保护幼儿天性,陶冶幼儿情操,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1.幼儿是创设环境的主人

幼儿园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场所和环境,园中的一切都是为幼儿的教育活动而准备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应把有利于幼儿的参与放在首位。教师在创设环境的整个过程中应采纳和吸收幼儿建议,请幼儿一起参与环境创设,这不仅给幼儿提供了参与活动的机会,还能使幼儿有一种参与感和主人翁感。

(1)活动室环境的创设

幼儿活动的环境应是变化多彩的。因此,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变化环境中的设施和材料。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室里挂满汽车和交通标志等挂饰,幼儿根据季节变化随时更换自己看到、想到的挂饰。春天,以小燕子和各种花卉为背景;夏天,换为荷花和知了;冬天,以雪花和雪人为背景,一切背景图案的完成都以幼儿为主。园区还可以充分利用幼儿作业和手工作品装饰活动室将幼儿的立体手工制作、纸工作品、粘贴、绘画等作品科学摆放在园区内,增加幼儿的自豪感,为园区添色。

(2)幼儿活动区的创设

幼儿活动区的设立打破了各学科领域之间的界限,围绕各主题所设区域使幼儿在各区活动中巩固旧知、学习新知,达到教、学、玩兼容的目的,使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主题选材应紧紧围绕幼儿熟悉的生活,例如,开展以“小小社区”为主题的区域活动,主题确定后,教师应引导幼儿明确社区含义,了解每一个人都是社区成员。为了方便人们生活,每个社区都设立相应场所,请幼儿想一想“你生活的社区里都有哪些场所呢?”不少幼儿提到社区里有超市、诊所、银行等。有一名幼儿讲道:“我们的社区应该要什么有什么,购物、看病、上学、理发都可以在社区解决,不用再跑远路。”

为了增强幼儿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我们尽量采纳幼儿的建议,使各分区活动的内容得到不断更新和完善。幼儿参与活动设计,不仅可以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还为幼儿今后更加投入地参与各区活动奠定基础。

确定区域后,单凭想象是无法开展活动的,主动发展更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必须向各区投放丰富的操作材料。教师应大胆放手帮助幼儿根据自己喜好选择区域,分小组讨论自己区域所需材料,想办法解决材料来源。这种群策群力的活动方式不仅能使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得到主动发展,还能培养幼儿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的良好品质。

2.幼儿是使用环境的主人

环境是为儿童创设的,教师要给幼儿创造条件,为幼儿提供机会,使幼儿参与其中,保证幼儿有充分利用环境的自由。教师应以幼儿为本,使幼儿个性得到自然、自由发展。自主是自我指导、自我创造、主动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1)能力是幼儿自主使用环境的基础

教师要了解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创设与幼儿能力水平相适应的探索环境,使幼儿更好地成为使用环境的主人。

例如,小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意愿玩吹泡泡、磁铁、娃娃家等游戏,五彩的泡泡使幼儿开怀大笑,磁铁引发幼儿好奇心。大班幼儿选择扑克牌游戏、做做玩玩、试试看看等活动,更好地自主选择,自我创造、主动发展才有保证。

(2)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使用环境的有效途径

区域活动所具有的全面性和层次性的特点为幼儿进行自主选择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难易不同的材料,以适合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学习节奏的幼儿进行自主选择。

例如,为进行水果拼盘的幼儿提供整个水果、切片水果及已造型好的材料,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能力强的可选择完整水果切割造型后再拼盘,能力差的则可以直接用已造型好的材料进行拼盘。幼儿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能力的区域进行活动,每个幼儿在参与活动中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丰富有趣的活动器材是幼儿户外自由活动最好的伙伴

园区可以为幼儿提供走、跑、跳、钻、投掷、平衡等多元化的活动器械。教师可以利用废旧材料为幼儿制作梅花桩、哑铃、软棒、拉力器等,还可以在幼儿户外活动区内绘制多种有趣的可供走、跑、跳游戏的图案,设置感统训练室及各类安全、美观、有趣的大型体育器械。幼儿凭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自约活动伙伴,身心轻松、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之中。

动与静的运动有机结合,为幼儿提供了自由创造的机会和条件。有了喜爱的玩具,幼儿在教师的启发下会进一步探讨一物多玩的方法。在这种主动探索活动中,幼儿得到的不仅是身体的锻炼,重要的是幼儿可以体验到探索、创新、成功的快乐,促进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

三、以幼儿为本的家庭育人环境

家庭是影响儿童发展的三大环境。家庭是幼儿生活的基本环境,幼儿与父母有着血缘关系,亲子之情。家长会时刻关注自己的子女,细致入微地对待他们的变化和发展。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影响突显一个变化规律:年龄越小,家庭的影响越大。

幼儿园应帮助家长为幼儿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通过“家园联系栏”“家庭教育报”、家长学校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强调环境育人认识,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尤其是幼儿家庭教育从本质上是一种环境教育,要重视为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物质环境是指适宜幼儿发展需要的玩具、图书、活动材料、活动空间等。家庭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家长不惜重金为幼儿购买大量图书、玩具及各种活动材料,产生不必要的攀比,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多,缺乏选择性。有的家庭装修十分讲究,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给幼儿设立的规矩繁多,不允许幼儿动这动那,却没有给他们自由的空间。这就需要幼儿园给予家长针对性指导,帮助家长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

家庭的精神环境由家庭成员的修养、家长的教育观念、教养态度、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及家庭氛围等构成,这是关心幼儿身心发展更为重要的方面。家长都很爱子女,但这并不意味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不少家长由于不了解子女、不尊重子女,教养态度与教养方法不正确或者溺爱子女等,这些都不可能为他们的身心健康提供有力氛围。

为此,园区通过举办“家长开放日”和“亲子游戏”等活动,鼓励家长了解幼儿活动的特点和需要,指导家长尊重幼儿游戏的权利,主动做他们游戏的伙伴,指导家长尊重子女自我发展的权利,不替代他们做自己能做到的事情,使幼儿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感受被尊重、被信任的快乐,体验与他人交往、合作、分享的乐趣,使幼儿从小沐浴在良好的家风之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育人环境和环境育人相辅相成,只有创设了良好的育人环境,才能更好地发挥环境育人作用。我们将在环境中不断赋予新时代的内涵,更好地发挥园区育人作用。

ISSN2095-6711/Z01-2016-07-0123

猜你喜欢
教师应创设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