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两极分化的成因与策略

2016-03-20 20:59河南省台前县孙口镇中心校蔡福英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两极分化成因班级

河南省台前县孙口镇中心校 蔡福英



浅谈农村小学两极分化的成因与策略

河南省台前县孙口镇中心校 蔡福英

小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有社会的原因、家庭的原因、学校的原因、学生个体的原因、班级管理的原因、授课教师的原因。减少学生学习两极分化的对策有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按照教师年龄、业务能力、自身素质适当进行各级搭配;取长补短,加强引导,根据本地区风土人情因材施教,加强学生心理疏导;改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上进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平等意识,使学生在学习中享受乐趣;加强学生合作交流 ,建立学习小组。

农村 小学 两极分化 成因 策略

笔者是一名偏远的农村小学教师,任教二十余年来,感受到农村小学生数学成绩两级分化程度比较严重。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但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两极分化现象严重违背课程改革初衷。《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关注每一位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是以培养少数精英为目的,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防止“两极分化”,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这一理念阐明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基本性质与目的,体现了“全面数学”的教育思想。是什么原因使学生的两极分化这么严重?是智力上的,还是学习方式方法上的;是心理上的,还是家庭背景方面的;是来自学生方面的,还是教师方面的。小学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如何避免两极分化现象呢?本文就当前小学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与对策,结合教学经验谈一些看法。

一、小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

1.社会原因。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新课程改革,但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社会衡量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主要看一年升学率。重压之下,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只能把考试成绩放在重中之重,它是校与校、班与班、教师与教师排名评比的依据,是教师聘任、评优选模、职称晋升的先决条件 。在这样的鞭策下,教师绞尽脑汁、挖空心思为提高学生成绩日夜操劳,拼命工作,成绩差的学生受到忽视,好学生受到特别关注,分数成了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2.家庭方面的原因。由于社会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根本变化,而大部分农村家长只受过初中教育,文化素质不高,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不闻不问,对孩子的养成教育重视不够。这样一来,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只靠教师单一教化,家庭的第一学校作用发挥得微乎其微。

近年来,农村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学生生活处在矛盾之中,瞻前顾后,无心读书,农村到外地打工的人员越来越多,有些家庭几乎全家出动,家中只剩下上学的学生,有些学生寄养到亲戚或爷爷、奶奶家中。学生任性,无自主约束力,学习两极分化现象更加突出。

3.学校的原因。学校人员配置、班级授课配置不平衡,专业不对口,教师分配不均,年轻教师缺乏恒心、敬业精神、责任感,对学生工作做得不到位,老年教师教法守旧,中年教师缺乏细研深究教材的精神,安于现状。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对学习兴趣大减,成绩距离越拉越大。

4.班级管理的原因。由于班级管理不均衡,松紧不一,思想工作程度不一,有的班主任不善于走访家庭,不善于了解周边的风土人情,不善于到学生最需要的地方去,干工作走马观花,致使部分学生对班级集体无望,对学习失去信心,两级直接分化现象加重。

5.授课教师的原因。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师生互动、共同参与,教师是学生的朋友。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而农村学校没有立足于学生现有能力的培养,没有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不能面向全体学生,不能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力,培养其特长,不能使每一位学生都具备一技之长,因材施教仍是一句空话。从小学到初中,农村学生的天性被埋没,一切积极因素受到控制,教师居高临下,学生成了笼中鸟,只能在教师引导下完成一年又一年的学业,而教师挖空心思为了学生的考试分数忽略后进生。大容量、高难度的教学内容,课外辅导只看排头兵,日复一日,学生间的差距越拉越远,甩在后面的学生越来越多。

二、减少学生学习两极分化的对策

1.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素质教育提出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人人体验成功的喜悦。农村学校中,很多学生缺少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基础差的问题。教师要从分析学生基础入手,尊重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使每一个学生立足于基础,找回学习的自信。对于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加强辅导,在班级成立学习小组,学优生带动和帮助差生,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

2.加强引导,根据本地区风土人情因材施教,加强学生心理疏导,对单亲、留守学生,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照顾、多交流,使他们从中感到学校就是他们的家,感受温暖,感受爱。班主任、授课教师、学校领导要经常到学生家中去,了解情况,及时给予关爱,解决学生一切困难,使学生放下心理包袱,一心回到学习上来。

3.加强学生合作交流 ,建立学习小组,结成对子,引导学生从学习、做人、处事等方面学习别人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小组内形成一种活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目标,好学生多起来,班级的风气变好,学校也就有了活力。

4.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怎样看待学生,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学科教学的中心在学科还是在人是教学实践的重要问题。“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论。

ISSN2095-6711/Z01-2016-07-0074

猜你喜欢
两极分化成因班级
班级“四小怪”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农村八年级学生学习英语两极分化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农村初中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及对策
不称心的新班级
浅谈如何抑制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两极分化现象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现象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