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办高校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思想的原因

2016-03-20 20:59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思想教育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张 京



浅谈民办高校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思想的原因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张 京

教育是国家、民族发展的基柱,是实现国家强盛、人们富裕的必由之路。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办学质量关系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民办高校的自身性质导致民办高校在发展上有很多的缺点与不足,特别是民办高校学生厌学的思想问题突出。本文阐述民办高校学生厌学思想的具体表现,从学生自身方面、学校方面、家庭方面以及社会方面详细分析学生产生厌学思想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为解决民办高校这一问题提供参考意见。

民办高校 学生厌学 原因

近几年,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为国家建设输送了一大批管理与技术人才。为满足人们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的需求,国家鼓励发展民办教育。一些民办高校为培养专技人才做出巨大贡献。按照统筹划分,民办高校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国家发展民办高校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实践素质和职业技能的人才,以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由此可见,民办高校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基本理论知识,还需要拥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以解决工作实际中的问题。民办高校学生所要掌握知识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对民办高校学生在校学习时提出更高要求。

民办高校学生是高校大学生的组成部分,是就业的一大主力军。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的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择业面窄。这些不足导致民办高校中的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存在很大困难,缺乏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产生厌学思想。学生厌学思想的现象不断扩大,严重影响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与学生培养素质。因此,解决民办高校学生厌学思想的问题,是民办高校教师、管理者、家长关注的焦点。

一、民办高校学生厌学思想的具体表现

民办高校招收的是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后,这些学生在体格与思想上处于迅速发展时期。他们的性格具有活泼、好强、热情等优点。由于这些学生刚进入全新的环境、接受全新的教育模式,受到一点挫折后,他们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这种现象表现在学习上更为严重,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1.学习态度不端正,目标不明确

民办高校的一些学生经过高考的失利,不知道怎么面对全新的学习环境和模式。有的学生高考没发挥好,认为自身能在大学能取得好成绩,把目标定的非常高,结果却不如人愿,造成对学习的厌恶。有的学生高中时成绩不理想,进入大学后畏缩不前,不思进取,自暴自弃,毫无学习目标,态度不端正。

调查发现,这些学生上课经常迟到、早退,毫无纪律性,甚至随意缺课。有的学生即使在课堂也心神不宁,出现睡觉、讲话、开小差等行为,把学习当儿戏。有的学生考试前不认真复习,很多功课不能通过,无法顺利毕业,荒废青春。有的学生沉迷网络游戏,从未出现在课堂,产生厌学思想,最终放弃学业。

2.过分看重校园实践活动,缺乏学习兴趣

大学校园活动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过分看重校园活动,忽略学习是不可取的。民办高校里的很多学生把实践活动当成重点,把学习当成负担。有的学生在校园实践上愿意花费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但不重视对基础、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

校园实践活动注重校园社会关系、工作经验、个人技能。学生过分看重校园实践活动,缺乏学习兴趣,往往会本末倒置。有的学生参加活动时十分积极,表现出年轻人应有的热忱与激情,但一提到学习就马虎应付,上课看手机、玩游戏,课后不复习,考试成绩不理想。

3.自控力差,部分学生存在不良行为

民办高校缺少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有的学生自控力差,爱攀比。有的学生为满足虚荣心,向家长撒谎要钱,整天想着玩乐,无心学习。民办高校里有的学生有抽烟、喝酒、沉溺网游等不良行为,有的学生甚至经常与校外不良分子来往,聚众闹事。有的学生不想学习,使用作弊手段通过考试,严重影响学校的学习风气。

此外,厌学思想还表现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正确、缺乏学习信心、在校学习动机不纯、课堂注意力无法集中、对所选专业不感兴趣、学习缺乏策略性等。研究者合理、科学地分析学生的厌学行为,可以为提高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二、民办高校学生产生厌学思想的原因分析

1.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从学生自身方面分析民办高校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思想的主要原因:自我定位不明,学习目标模糊,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此外,学生对所学专业不了解,没有学习兴趣,教师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导致民办高校学生产生厌学思想的原因之一。另外,很多学生对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模糊。尤其在当今媒体大量报道就业形势严峻的影响下,一些学生对就业没有目标,缺乏自信心。

大学生享乐思想也是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刚走出学习任务烦琐、管理严格的高中阶段,进入依靠自觉、自主学习的大学阶段,很多学生缺乏自我控制力,一心想着放松自己,对学习不管不顾。由此可见,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民办高校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复杂且涉及面广、影响程度较深。

2.民办高校方面的原因

民办高校学习是学生蜕变、升华的重要阶段。由于民办高校的办学时间短且存在教学短板,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民办高校方面的原因主要有:教师考核机制不健全,很多民办高校把学生招生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适用性,很多课程在实际工作中完全不适用,在实际工作中适用的课程往往没有设置;学校缺乏学习氛围,违纪行为普遍存在,学生无心学习,成绩偏低。

此外,教师管理方面也是民办高校学生产生厌学思想的重要原因。民办教师待遇不理想,地位低,造成教师流动性较大。民办高校的很多教师都在其他高校兼职。这些教师在民办高校教学中表现出厌教、教学观念落后、方法陈旧等问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思想。

3.学生家庭方面的原因

家庭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动机、态度、方法大部分来自家庭教育。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可从家庭背景、家庭结构、家长期望、家庭教育方式等方面分析。家庭背景与家庭价值观是培养学生成才的关键。学生学习成绩差,考取的大学不理想,很多家庭对学生求学失去希望,但还让学生读大学的原因是:一方面学生本身年龄小,家长不想让学生过早走入社会;另一方面家长抱着让学生纯粹拿文凭的想法,对学生能学会什么无任何要求。

此外,家长的期望与教育方式使学生产生厌学思想。民办高校的一些学生家长希望子女通过民办高校学习获取工作岗位。由于就业压力大,这些家长经常会给子女施加各种压力。有的家长缺乏适当的教育方法也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思想。有些家长的教育方式停留在严格训斥、体罚等层面,大学生处于叛逆期,这种教育方式产生的效果适得其反。

4.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社会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不可忽视。对民办高校而言,学生产生厌学思想的社会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社会对民办高校的偏见。这不仅体现在社会对民办高校办学条件、质量方面的态度上,更体现在对民办高校学生的态度上。民办高校学生的社会地位较低,毕业就业时这种表现更加明显。社会歧视与偏见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厌学思想。

其次,社会就业环境施加的无形压力。企业招聘时,经常会设置学校门槛,民办高校一般被排除在外。这种就业环境给民办高校在校学生带来压力。民办高校的学生认为无论自己怎么学习,都难以找到理想工作,使他们产生厌学思想。

再次,社会不良影响给民办高校学习群体带来不好的风气,影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特别在网络时代背景下,网络聊天交友自由泛滥、无法掌控,网络游戏盛行,加之社会各种不良现象对校园的侵蚀,使民办高校学生产生厌学思想。

民办高校学生产生厌学思想的原因多样且复杂,包括社会大环境中民办高校各主体本身的因素,还包括民办高校所处的时代背景、生存现状等因素。改变民办高校学生厌学思想的局面,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完善教育制度十分重要。学校解决学生的厌学问题,靠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民办高校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全方位的健康的受教育环境。

三、解决民办高校学生厌学思想的对策分析

民办高校解决学生厌学思想的问题,可以主要从以上分析的原因着手,针对各个原因提出解决对策。第一,学生方面。学生入校时,民办高校就要教育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校通过创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第二,学校方面。民办高校要严格治学,狠抓学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民办高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专业课程设置,强化对学生专业操作技能方面的实训与培养,全面完善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第三,家庭方面。家长应该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多了解学生的想法,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增加家长与学校沟通的渠道。第四,社会方面。人们应改变观念,科学对待民办高校,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拓宽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途径,增加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民办高校解决学生厌学的思想问题不是一个短期任务。它需要社会各界、学生本身、家庭、学校等联合协调,形成合力,为学生学习创造优良环境。同时,民办高校要针对学生产生厌学思想的原因,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因时施政。民办高校要及时制止能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思想的行为和现象,及时采取解决措施。只有在全方位的协调作用下,实时观测,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厌学的思想问题。

四、结束语

民办高校的发展具有广阔空间,但民办高校学生厌学思想现状严峻,严重影响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处理好学生厌学现象的不利局面,民办高校必须树立高度的全局观,正确认识、确定各主体的位置与功能位置。民办高校要充分认识厌学思想产生的原因,从学校、学生、社会、家庭等各个角度分析,全面分析民办高校学生产生厌学思想的原因,为民办高校彻底解决学生厌学思想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1]刘晓彤.如何引导民办高校新生树立学习目标[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

[2]孙碧群,姜金花.当前民办高校学生厌学情绪分析与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

[3]季建国.民办高职院校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成因及矫正[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

[4]刘雅青,陈 曦.民办高校“学生厌学”现象的经济学分析[J],学理论

[5]张 莉,张 晋.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倦怠状况调查与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

ISSN2095-6711/Z01-2016-07-0231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思想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题解教育『三问』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