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的强化与创新思考

2016-03-20 20:59西南交通大学教务处李静波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能力

西南交通大学教务处 李静波



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的强化与创新思考

西南交通大学教务处 李静波

应用型高校实践性教学是其教学任务中的关键性环节,对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及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应用型本科中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的不足及原因,思考如何加强与创新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

应用型 本科教育 实践教学 强化与创新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

对人才的培养是高校的重要教学任务,实践教学的质效在人才培养的方面得到有效体现。在快速进步与发展的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意义拥有一定的时代性。根据有差异性的经济基本储备、生产发展能力,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意义不同。新时代的到来,使各种挑战接踵而来,对我国高校的教育任务赋予新任务,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新世纪对人才的评判不仅是看知识的多少,更要看人才对知识的创造能力。传统的教育方式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忽视学生的创新与实践综合性能力。

应用型本科高校与传统型高校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各行业工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传统型高校针对个别性,在知识创新和综合性能力方面较薄弱,缺少可持续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模式与固有方式不同,它建立培养有全面知识基础、综合发展能力及创新型实践能力人才的综合制度,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传统的教育方式是为未来培养人才,而应用型本科是为当前培养人才,也为未来做好基础。

将重点放在“应用”上,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点,同时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创立出发点。它遵循人才的自身条件确立目标,按照本科人才的培养走向与趋势,对实践能力加以强化,提升应用能力。应用型本科教育不为培养本科人才而传承老化的本科教育方式,也不为优化创新实践能力而忽略基础知识的教育。要做到将两者合理融合、互相辅助、取长补短,学校就要重视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重点培养原本教学任务中应用型较强的部分,将应用能力的培养深入教学过程。应用型本科教育还要传授基础知识,使学生有厚实的理论根基,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构造符合科学实际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程及体系。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

1.教学模式老固

从本科高校的教育现状看,随着应用型本科的发展,即使高校教师与领导意识到实践教学的关键影响力,开始着手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然而还是有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高校实践教学。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高校提供的设施器材不完备,教学方式过于单调等。应用型实践教学停留在表面程序上,做不到深入实际教学任务中,无法发挥实质性作用。实践教学只能完善理论而不能完美地应用在实际中。这是实践教学从展开以来没有达到理想目标的原因。同时,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贯穿教育发展的整个过程,教师始终是参与主体,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显得被动,学生不善于将知识应用在实际中,这也是影响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发展的因素。

2.启动资金较低

开展应用型本科实践教育时,学校的场地建设以及准备有关实验设备是关键环节。一些规模小的单位无法为应届大学生筹备优质的实习基地。于是大学生实际参与、亲身实践的机会又少了一些,也是对应用型实践教育的负面影响。由于学校与一些大型企业缺少交流,学生很难进入大型企业。这些都是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实践内容的科学合理性与教师的专业性较差

实践教学过程中,很多课程的设立没有与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高校教师与领导缺少综合性实践理论,对社会现状认识不到位,单一地凭借主观意识构建课程内容,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综合性较低。一些教师的专业能力达不到实践教学的要求,是对实践教学质效的不利因素之一。

三、如何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育进行强化与创新

为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高校需要进行实践教育。当代可持续性科学教育的关键在于实践性教学的改革与加强,新的创新形式对实践教学机制的运作有良好的作用力。

1.建立新型实践教学机制

一是学校需要创建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跳出原有的课程局面,添加新鲜的系统性实验、专业性设计、自主综合实验以及新型科技研发,以知识为基本,层层递进,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二是提升实践过程的领导性。实践需要有有能力有组织的领导者作为中心,带领学生在实践中互相帮助,团结一心,营造良好的实践氛围。三是准备条件良好的实验室和基地用以实践,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脱离按照教材布置实践方案与内容步骤的方式,给学生自主创造的空间,由学生自己设计、规划。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操作证明理论,如以组织发明创造小比赛等方式进行实践。四是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评估系统。学校通过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人才实践与创新能力过程的体验,明确所需要求,建立相关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估系统,对有关行业的专业能力及创新意识进行考察,参考有关标准与制度,保障实践教学的质量。

2.提升实践教育教师的专业职能

实践教育过程中,教师队伍要专职专用。为保障实践教学的目标得以实现,教师要对有关实践教学活动及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效率责任。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学校进行全面系统性创新与加强实践时,需要专业的师资力量引导教学过程。

[1]苗连强,胡会萍.论高职实践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

[2]罗三桂,刘丽丽,张建斌.浅谈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完善的对策[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1

[3]喻淑兰.深化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3

ISSN2095-6711/Z01-2016-07-0183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