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中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2016-03-20 22:03吕晓丹
地理教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吕晓丹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吉林 长春 130017)

培养高中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吕晓丹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吉林 长春 130017)

培育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当前地理学科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本文以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结合高中地理学科的具体教学内容,通过观看地理图片来突出学科区域认知素养;设计实验活动来培养学科地理实践素养;探究典型区域来提升学科综合思维素养;通过问题引领来习得学科人地观念素养。

地理素养;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研究制定核心素养体系,主要是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一文件的颁布,使核心素养成为推动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检索近期的教育类期刊,“地理素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等频繁出现。笔者拟从“地理素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构成以及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对高中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做一探讨。

一、地理素养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对“素养”的解释是:平日的修养,基本的生活所需,具体指个人经过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能或能力,也包括个体平时修习而成的知识、能力、品德、观念、方法等。根据领域,可以将其按学科化分为语文素养、物理素养、地理素养等;根据个体发展必需的程度和功效,可以将其分为一般素养和核心素养。

地理素养是指一个人通过地理学习获得的地理知识、技能、方法与观念,或个人能从地理学的角度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技能来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由地理知识、能力、方法和观念等组成。它是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稳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知识、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构成要素,可分为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地理技术素养三个部分。[1]

那么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呢?《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核”的解释是:果实中坚硬、含有果仁的部分;物体中心像核的东西等。而“核心”指事物最主要且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那一部分,为事物发展和变化中的中心及主要部分。由此看来,地理核心素养则是指基本的地理素养高度的凝练和最关键、最必要、具有核心地位的素养。其本质上应是一般地理素养的精髓和灵魂,数量上少而精,功能上大而重。概括地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应是地理学中最具学科本质的东西,不应随着时代和国界的不同而不同;应是最能体现地理学科价值的关键素养,属学科固有,无法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来替代;应是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最有用的地理知识、最关键的地理能力、满足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地理思维。[2]

由此可见,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备了关键性、独特性、实践性、生长性的特点,因此将其分为区域认知、地理实践、综合思维、人地观念四大方面。

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

本文根据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特点,将其划分为区域认知、地理实践、综合思维、人地观念四大领域。

1.区域认知

区域性是地理学独特的特点,不同的区域表现出不同的地理区域特征。能够对区域进行认知,可以了解区域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认识和阐述地理事物在不同区域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进而揭示地理事物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具备空间概念和空间分析的思维基础。

2.地理实践

地理学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决定了其离不开人类的实践,必须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参与社会和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加深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

3.综合思维

地理知识内容广阔,既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又包括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各要素之间具有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性的特征,学生面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时,就要运用整体性,地理思维的综合性进行分析和预测,解决地理实际问题,形成地理综合分析能力。

4.人地观念

人地观念是指通过地理学习除了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技能和方法外,还要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自觉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并能依据正确的人地观,自觉判断和认识地理现象和社会问题,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

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核心素养决定着个人的发展水平,进而影响着个体对社会、时代发展的适应能力。笔者在日常教学中,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需求,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进行教学。本文以“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一册第四单元第一节)一课的教学为例,来探讨课堂教学中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策略。

1.观看地理图片,突出区域认知素养

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一个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可以通过地图来表现地理事物,具有直观性的特点。由于高一学生年龄和见闻的局限,缺少对相关的地理事物和想象的感知,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运用形象思维的丰富材料,把各种地理现象或规律通过直观的形式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在形成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达到推理分析的目的。如讲“地表形态”的概念和“内力作用”时,采用如下活动设计。

1.新课导入

以“全球陆地地形图”为背景,分别呈现图片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和科迪勒拉山系。

以“全球洋底地貌图”为背景,分别呈现图片大洋中脊和海沟。

学生通过观察大陆和洋底地表形态的景观图片,造成视觉冲击,从直观上感知形态万千、高低起伏的“地表形态”的概念。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欲望,引出新课,又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2.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教材,完成如下问题:

(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2)内力作用的基本表现形式有哪三种?

(3)请举例说明内力作用速度是否均匀?

(4)塑造地表形态的最主要方式是什么?为什么?

教师引领:课件展示“全球板块分布图”和“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成因示意图”,请同学们思考如下问题:

(1)回顾初中地理知识内容,说出图中山脉的形成原因。

(2)说出太平洋西海岸岛弧、海沟分布在板块的什么位置,并探究太平洋西海岸岛弧、海沟的形成原因。

(3)观看阿尔卑斯山等山脉形成的视频,尝试用板块简笔画示意图描述太平洋西海岸岛弧、海沟的形成过程。

(4)观看全球板块分布图,思考板块张裂运动在大陆和大洋上对地表形态的表现。

通过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利用在初中已有的地理感性认识,利用地理示意图去探究高中地理的理性知识。学生调用已有知识和新知识来理解板块相撞和张裂是一种典型的地壳运动水平运动(水平运动还伴随着垂直运动),理解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在地表形成大陆、洋底、山脉、高原与盆地等地貌,理解在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才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这既使知识变得新颖、鲜活、有趣;又通过对相关示意图的识图、思考、讨论、分析整理信息,加深相关区域的地理知识在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结构。

2.设计实验活动,培养地理实践素养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以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为追求,它不是脱离学生实践经验的知识而完成的“教学任务”,而是通过构建开放、实践、体验的地理课程,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地理生活实践,积极主动关心身边的事,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与地理问题,用地理学科的视角、观念、方法、观察、分析、解读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让知识和经验在实践中提升,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成长,因此教学过程应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如讲“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时,笔者带领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

演示实验:“飞沙走石”(在桌面上,学生将一些颗粒大小不均的沙子堆成小山的形状,用吹风机吹沙子,观察风对沙子的作用)

启发提问:

(1)“风吹沙走”的过程主要表现出外力作用哪些方式?

(2)沙粒为什么会停下来?

(3)顺着风向,观察沙粒堆积的位置与其颗粒大小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4)此实验的原理还适用于哪些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5)根据实验及已学外力的相关知识,总结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给出关系模式图,学生尝试填出并描述)。

认知心理学认为,只有学生自己“发现”的知识才会被积极同化,深刻理解。通过此实验环节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建立联系,夯实了学生的认知基础,丰富了认知领域,提高了认知水平,为地理实践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提供保证。

3.探究典型区域,提升综合思维素养

美国教育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不是具有单一的智能,而是有多种智能,而且各种智能具有等同的重要性,却又不是独立的。这一理论要求我们必须关注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培养,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探究式教学是指在学生学习相关课程时,教师为其提供相关的事例和问题,并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观察、思考、讨论等形式来引领学生思维,对问题进行探究,找出解决方法,掌握相应的学科知识。因此教学过程采用探究式教学,可以引领学生思维,提升综合分析能力,进而达到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如在讲授“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综合影响”时,笔者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

1.岩石资料

岩石分为三大类,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浆岩分为两类岩石,一类是侵入岩,即地下岩浆在内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脆弱处,未达到地表就冷却凝结形成的岩石,代表性岩石为花岗岩;另一类是喷出岩,即地下岩浆在内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形成岩石,代表性岩石为玄武岩。

2.黄山地区的主要自然地理条件

黄山位于安徽南部黄山市境内,主体由花岗岩构成。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山顶年均降水丰富,年均雨日天多,年均温7.9℃,夏季最高气温27℃,冬季最低气温-22℃,最长无雨期40天。

3.观看视频(纪录片《大黄山》剪辑而成)

联系图片、视频和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1)通过视频,分析在黄山形成的不同阶段所受到的地质作用。

①地球地质史上黄山花岗岩的形成;

②2亿年前黄山山体出露地表;

③今天的黄山坚硬的岩体呈现出的奇特景观。

(2)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尝试推测黄山未来的地表形态的变化。

通过对“探究活动”问题的逐一解读,学生能够调用已有知识和新知来理解内、外力共同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利于学生从更广阔的角度和视野理解知识,将知识化凌乱为有序,化复杂为简单。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材料,实现直观和抽象相结合的过程,突破思维的时空限制,强化对地球内、外力作用的理解,潜移默化地逐步提高地理核心能力,提升地理综合思维核心素养。

4.通过问题引领,习得人地观念素养

课堂教学应是有“度”的,即“有深度、有温度”。“有深度” 即对知识而言,教师应由浅入深地深化知识,使知识问题更有挑战性,挑战学生思维、挑战学生智慧。“有温度” 即对情感而言,教师由境入情,使知识问题亲近学生生活,触动学生心灵。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问题的分析,以此引领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渗透地理事物背后“理”的认知,感悟正确的地理意识和观念,运用正确的“人地观念”去审视人类自身的各项活动,关注人类的命运,从而达到提高地理核心素养的目标。如在讲解“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时,借助“飞沙走石”实验,进一步强化在我国西北荒漠化地区,采用增大地表摩擦力,种植耐旱作物,建草方格沙障的方式来防风固沙,呼吁同学们要爱惜植被,防治荒漠化等问题。将知识的学习升华到行为的自律、情感的渲染,关注学生“人地观念”核心素养的培养。

当然,高中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不仅上述四个方面,还可以尝试翻转课堂、特色作业设计、学科融合竞赛、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

作为高中地理教师,我们也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地理学科素养和专业素养,紧跟时代的步伐,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策略来组织课堂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其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王向东,袁孝亭.地理素养的核心构成和主要特点[J].课程·教材·教法,2004(12)∶64-67.

[2] 汤国荣.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1)∶119-122.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