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家禽业现状与贸易合作——2015中美家禽行业高层研讨会侧记

2016-03-22 07:08朱雪松
兽医导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家禽业家禽中美

本刊记者/朱雪松



中美家禽业现状与贸易合作——2015中美家禽行业高层研讨会侧记

本刊记者/朱雪松

开幕式现场

2015年12月2~3日中美家禽行业高层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畜牧业协会、美国大豆出口协会、美国谷物协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和世界家禽基金会共同举办,会议围绕家禽生产模式、消费推广和与时俱进的行业拓性思维等课题开展深入研讨。

中美家禽合作前景广阔

中国农业部畜牧业司王健副处长对中美两国的合作寄予期望。他认为,中国是家禽生产和禽产品消费大国,美国既是生产大国,更是发展强国,综合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强,在品种繁育、饲料营养及食品安全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十三五”提出,中国家禽业在质量效益、种业创新、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化经营等多个方面需要下功夫、谋发展、求突破。当前中国家禽业正处于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随着两国家禽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中美两国家禽业合作的前景十分广阔。中美应在家禽种类创新、种源产品的贸易、重大疫病防控和禽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中美家禽贸易分歧多

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何新天指出,中美两国的禽肉贸易并不对等。我国2014年从美国进口了18万吨禽肉,但中国对美出口全面开放仍没有实质性进展。只有把单边贸易变为双边贸易,才能形成互惠机制,只有真诚合作,才能合作共赢。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于露女生指出,中美食品土畜的贸易关系不应当只讲竞争不讲合作。虽然在中美禽产品贸易中是顺差,但是美国对中国的进口开放程度还不够。她认为目前对禽肉贸易最大的威胁是食品安全。对于禽流感问题,禽流感这个命名是违反动物福利的,但是中美政府还在使用这个命名。她提到:我们在2014年5月份,通过世界家禽学会,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粮油组织反映,他们给出了建议说不应该用动物名和地区名称来命名。另外,中美应在如何使家禽产业成为绿色产业方面加强合作。

世界家禽基金会国际项目董事总经理 Richard Fritz称,由于美国个别地区发生禽流感,中国已经禁止一切从美国进口的禽类、禽类产品和鸡蛋,禁令也适用于家禽种鸡,包括活鸡和可孵化的蛋。有美方专家在提问时指出,这个禁令是不合理的。因为,美国现在的家禽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期望中国能以科学的态度审视美国在流感控制方面取得的成就,放宽对美禽类及禽产品的禁令。

消除误解,正确引导很重要

针对大家认为中国的家禽养殖中存在滥用抗生素和激素问题。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何新天称,我国禽产品可以出口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对我国禽产品的质量安全还是很有信心的,我们对国际市场也是有信心的。除政治因素以外,其它的因素都不足以阻碍两国禽肉贸易及合作,尤其是中国对美国出口禽产品。禽业分会宫桂芬秘书长也指出,肉鸡使用激素的误解比较普遍,根据协会委托第三方的检测结果,鸡肉中外源性激素没有检出。肉鸡快长的原因得益于品种的改良。白鸡品种源于美国,美国的专家应该对自己的品种更有信心。从生产实践看,使用激素不仅成本高,而且不能促生长。美国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邵亚伦也指出,很多人已经远离了土地,对于新技术,我们仍然要加大宣传力度,告诉他们究竟新技术是怎么回事。

中国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处长王健、美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邵亚伦(Phil Shull)、美国大豆协会司库史德伟(Davie Stephens)、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何新天、美国谷物协会中国区主任楼瑞恩(Bryant Lohmar)、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于露、世界家禽基金会首席执行官Randall Ennis出席开模式并致辞,开幕式由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中国首席代表张晓平主持。

猜你喜欢
家禽业家禽中美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如何防范家禽钙磷缺乏症
疫情背景下中美大国博弈:回顾与展望
夏季散养家禽缓解热应激的喂养策略
家禽病快速确诊要领
家禽主要疾病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研究
区块链技术在家禽业的应用前景
成功突围的中美建交
H7N9流感对家禽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分析
称家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