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通信网络的可靠性衡量分析

2016-03-23 11:29吕婷慧大庆油田信息技术公司客服中心黑龙江大庆163000
新媒体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通信度量网络

吕婷慧大庆油田信息技术公司客服中心,黑龙江大庆 163000



大数据环境下通信网络的可靠性衡量分析

吕婷慧
大庆油田信息技术公司客服中心,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 要文章首先就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发展给出必要的说明和分析,而后进一步在此基础之上,就常用的可靠性度量方式展开分析,并且就归一化可靠性度量方式给出了概念层面的说明和分析。

关键词通信;网络;可靠性;度量

信息时代之下,通信网络的工作状态以及信息传输能力,直接关系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也正因为如此,对通信网络的工作状态展开更为全面和详细的衡量,并且形成对应的数据体系,用以描述和表达通信网络自身的完善程度,并且帮助发现可能存在于网络环境中的不足,就显得意义重大。

1 大数据环境中下的通信网络可靠性衡量

关于通信网络可靠性的衡量,考虑到直接关系到对于通信网络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体现以及发展推动力量,一直都得到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士的关注。相关的规定与标准也因此层出不穷,其中包括国际电信联盟(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以及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均出台了对应的标准,用以实现对于通信网络可靠性的衡量。

对于通信网络的可靠性衡量,从目前该领域的发展状况看,呈现出日趋细化和专业化的特征。相对传统的网络可靠性衡量,更多注重其可靠性表现,即关注更多侧重通信网络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表现。但是随着通信网络环境中更多工作数据的获取,以及服务器运算能力的提升,以及相关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大数据环境得以逐步确立,进一步影响到通信网络可靠性的测控方面,即为面向网络工作环境内部机理以及具体工作状态的测定。

既往可靠性测度模式之下,仅仅对网络的表现状况进行衡量的方式,仅仅能够从系统外部对系统的工作状态加以反映,而对于通信系统内部的具体情况,诸如故障点等方面无法准确反映。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当前对于可靠性的评估测度突出表现为两个主要的发展方向,其一即为可行性测度,此种方法主要通过建立起网络的仿真模型,来实现对于其通信工作过程的模拟,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想要实现切实有效的仿真模拟并不容易,尤其是当涉及到大量网络协议和多样化的通信行为的时候,此种方法的弊端就会凸显。而另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即归一化容量加权可靠性测度,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针对通信网络进行相应的计算,获取对应的可靠性数据。

2 通信网络可靠性的测度

虽然传统对于通信网络工作状态进行测度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网络环境,但是想要对通信网络可靠性做出全面的判断,仍然不应当放弃此类参数获取方式。

从常规的角度看,一个通信网络可靠性需要从两个方面加以描述,即服务时间可靠性以及服务正确可靠性。其中服务时间可靠性方面,可以通过及时可靠性、流通可靠性以及平均服务中断间隔时间三个方面具体反映。进一步具体,及时可靠性即在考察时间内,传输时间符合某个标准的数据包比例,流通可靠性则用考察时间内送达目标节点的数据包数量比例来反映,而平均服务中断间隔时间则是考察规定时间内,在规定的网络环境条件之下,网络传输数据包总数与传输时间大于给定阈值的数据包个数之比。与之对应地,服务正确可靠性则需要用正确可靠性以及平均服务无误码间隔时间两个参数来衡量,其中正确可靠性为考察时间内正确传输的数据包所占的比例;而平均服务无误码间隔时间则是规定的条件和时间内,网络传输数据包总数与传输发生错误的数据包个数之比。

这些数据能够从通信系统外部对其工作状态展开描述,从而实现对通信网络可靠性的整体状态实现测度,但是想要更深一步展开可靠性层面,网络状态的细节描述,仍然需要进一步加以计算和分析,

在此进给出可靠性相关指标的定义内容作为分析基础。归一化容量加权可靠性测度需要重点对两个方面的指标进行定义,即网络环境下两点之间的归一化容量加权可靠性指标,以及全网归一化容量加权可靠性指标。

通信网络环境中i点和j点之间的归一化容量加权可靠性指标,可以被定义为式(1):

其中Sij为两节点之间不交化网络拓扑状态集合,而Sij(z)为集合中某个不交化网络状态,求和第一项为两个节点之间的加权系数,第二项为相应的概率。实际工作中相关的系数与概率均可通过实际环境数据进行总结,并且建立起合理的数学表达方式进行确定。

进一步,整个网络环境的归一化容量加权可靠性指标,则可以表达为式(2):

3 结论

关于通信网络可靠性的计算,目前已经深入到网络工作环境的细节过程中。传统可靠性衡量方式更多倾向于系统外部工作状态的考察,难以发现系统内部问题,而随着大数据环境的不断发展,更为复杂和细致的可靠性算法不断涌现,为深入考察通信网络工作状态提供了可能。实际工作中唯有不断深入分析通信传输状况,才能有的放矢地展开必要选择,也才能切实推动通信网络的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海林,刘三阳,等.通信网全端可靠性界的一种计算方法[J].电子学报,2004,32(11):1868-1870.

[2]陈坚,孙小菡,张明德.一种基于最小路径的通信网络可靠性分析[J].电子器件,2003,26(4):447-450.

作者简介:吕婷慧,工作单位为大庆油田信息技术公司客服中心。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6)01-0016-01

猜你喜欢
通信度量网络
鲍文慧《度量空间之一》
代数群上由模糊(拟)伪度量诱导的拓扑
突出知识本质 关注知识结构提升思维能力
度 量
简述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与防护策略
Android环境下主UI线程与子线程通信机制研究
无线自组网在野战防空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对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研究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