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调研探讨地方普通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016-03-23 11:29刘茜茜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新媒体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编导广播电视应用型

刘茜茜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基于数据调研探讨地方普通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刘茜茜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摘 要自1998年以来,我国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已经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建设和发展,然而由于其交叉学科的起源,原有的培养模式又存在很多与业界需求不相符的地方,输出的人才难以与用人单位理想对接。本文基于笔者所在院系问卷调查的数据基础,探讨目前我国地方普通高校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数据调研;地方普通高校;广播电视编导;应用型人才培养

2015年11月16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表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的方向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了尽快落实国家政策,进一步有的放矢的开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笔者所在院系组织开展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用人单位”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状况及行业相关要求。

1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需求现状调查

此次调查对象主要涉及河南省内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就业相关单位以及部分省外具有代表性的相关媒体单位,主要涵盖电视媒体、传媒广告公司、报纸媒体、网络媒体。其中包括河南电视台、郑州电视台、漯河电视台、湖南卫视等电视媒体;大豫网、中原网、新浪网、人民网等网络媒;大河报、郑州日报、河南日报、郑州晚报等纸质媒体。

1.1编导专业人才需求量

根据调查显示,在所涉及的用人单位中,各个电视台,特别是地方电视台对于编导人才的需求量较小,只占到31%左右,而各个传媒公司或广告公司对编导人才的需求量较大。

1.2所需人才方向

各个用人单位对编导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是创意策划、摄影摄像、后期制作等方面,这三类职位的需求量超过50%。

1.3专业课程设置

通过对笔者所在院系必修及选修专业课的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是非线性编辑技术、摄影技术与艺术、电视画面编辑、影视特效、数字图像处理、灯光与照明、三维动画制作等技能操作类课程。

2 地方普通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培养目标大而全

长期以来,“编导”是一个学界、业界和受众都耳熟能详的概念,但却一直没有清晰的界定。同时,在所有的大学教育专业中,编导专业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专业,因为它可以分为多项具体职务,譬如策划、导演、编剧、摄影、摄像、剪辑、制作、字幕、剧务等等。这就导致了很多高校此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有的甚至为了让毕业生就业面广,在课程设置中把所有相关的专业课程开设一遍,这就导致了培养目标的“大而全”。在这样的目标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每个方面略知皮毛,可谓什么都懂又什么都不懂,没有任何一项跟行业接轨的具体职务是精通的,毕业之后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工作需求。

2.2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规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中“实践性教学环节不得少于20周”。可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1]。

同时,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相比较人员饱和及体制僵化各级电视台,影视广告及互联网传媒公司成为未来编导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出路。相对于具有一定行政职能的国家和省市级电视台来说,传媒公司则需要更多具有实践技能,操作能力较强的媒体制作方面的人才。然而地方普通高校在培养编导专业人才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普遍存在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专业教学设备、场地不能满足实践教学要求。

众所周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个注重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专业,想要培养应用型、实践型的人才,实践环节的开展就必须具备专业的,甚至先进的设备和场地,譬如数码摄像机、导播台、演播厅、录音棚、轨道、大型摇臂、灯光、音响、非编软硬件等。这些设备大都十分昂贵,譬如,建设一个标准的演播厅就要数百万的投入,而地方高校由于种种原因,多数的资金来源有限,往往无力承担。因此,教学设备和场地落后、短缺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在广播电视编导教育中存在的一个非常大的缺陷,这样的条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真正跟行业接轨。

2)缺乏应用型专业师资。

正如前文所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实践型的人才,同时该专业涉及文学、艺术学,涉及面较广。因此对任课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理论扎实、知识面广、关注行业前沿动态、实战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等等。同时,1998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才起步,导致了目前高校内该专业的教师虽然大多为硕士研究生,但大都是青年教师,很多教师都是校门对校门,并没有相关从业经验。另一方面,高校的用人机制不够灵活,一些具有多年行业从业经历的一线人才,虽然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和经验,但是却因学历、职称等条件达不到高校要求而被拒之门外。再有,多数专职的专业教师承担着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没有时间更新专业知识,更是缺少实践培训的机会,这些都制约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导致学校所教授给学生的知识相对落后,不能很好地与行业接轨。

3)与新媒体相关课程欠缺。

《传媒蓝皮书》主编、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崔保国教授指出:“2011年是中国传媒产业在平静之中涌动着深刻变革的一年……微博的盛行使传统媒体相形见绌,网络广告正以近60%增长速度快速赶超传统报纸广告,互联网实际上已经是多种媒体形态存在,并影响到整个传媒产业的格局。”[2]新媒体从业人员的数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

同时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与传统媒体有限的需求量形成鲜明,随着新媒体技术发展带来的媒体融合的趋势加强,一些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呈现出较大的需求量。在这种情况下,提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新媒体素养就显得十分重要。

而综观目前地方普通高等学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与新媒体相关的专业课程的设置十分欠缺。以笔者所在院校的编导专业为例,目前所使用的培养计划中,开设的与新媒体相关的课程只有一门——《新媒体技术与应用》,而且该门课程还属于专业任选课。

3 地方普通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3.1细化培养目标,突出培养特色

根据前文所述,地方普通高校在培养广播电视编导人才时切忌大而全,应根据社会和电视媒体市场等的实际需求,结合传媒学院现有的各类资源,积极探索构建以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一专多能的人才为目标的培养模式。

以笔者所在院系为例,针对前期调研数据——各个用人单位对编导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是创意策划、摄影摄像、后期制作三大方面,我们提出了“1+3+7”人才培养模式,即1个应用型专业对接行业内的3个主要方向7个核心工作岗位。通过大一、大二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应用能力,大三、大四的专业方向知识和专业核心应用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承担创意策划、摄影摄像、后期编辑制作三个方向,包括影视编剧、文案策划、图片摄影、电视摄像、电视编导、后期剪辑、影视特效等7项核心工作。

3.2强化实践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设备和师资的短缺是制约大部分地方高校实践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然而这两者的实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还应在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上求新求变。以下为关于创新和强化实践教学的几点具体措施。

1)依托校内仿真工作室开展实训环节。

由专业教师牵头组织并指导学生成立“摄影摄像”“商业短片制作”“新媒体运营”“媒体策划与营销”等仿真工作室,然后依托这些平台开展实训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实践课程的设置与相关专业比赛挂钩,以赛促学。

每年都会有各种组织主办的影像比赛,譬如“中国大学生微电影大赛”“大广赛”等等,实践环节的展开可以考虑与相关的比赛结合,由指导老师组织和指导学生创作作品,参加比赛。通过这种形式不仅能开阔视野,提升技能,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做到以赛促学。

3)全面开展校园网络电视台项目实习。

建成标准配置的校园网络电视台,包括演播室、录音棚、非编网络实验室和专业外拍设备,并以此为依托模仿一线的岗位体系。

4)引导学生建立团队,制作和发布手机报、建立并运营微博、微信等公众账号等,鼓励他们通过自身的实践操作加强对新媒体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拓宽未来的就业面。

5)在校外互联网站、新媒体文化传播公司等建立实习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假期和毕业实习期间进入新媒体行业,从事传统广电和新媒体影视内容的编导工作,在实习实践中加强对于传媒融合以及新媒体发展现状的认识和了解,拓展学生的就业理念[3]。

3.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任教需要一线经验丰富、技能熟练的师资队伍,而这些资深的专家往往不在讲台上,而是在业界一线。高校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培养满足专业教学需要的师资队伍。一方面安排现有教师去大的广播电视台和广电传媒公司、国外大学的广电传媒专业进修学习[4],另一方面,调整优化用人机制,聘请工作在一线、经验雄厚的行业专家来校做兼职教师。此外,还可以通过微课程、学术讲座等方式,定期邀请传媒行业的专家莅校交流,让学生能够及时接收到最前沿的经验知识和业界动态。

参考文献

[1]刘秋媛.地方本科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探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4).

[2]马莉英,巨浪.构建“大实践”平台 打造“融媒体”人才[J].传播与版权,2013(6):133-135.

[3]李微,雷璐荣.试论新媒体视阈下应用型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建设方略[J].新闻知识,2014(5):82-83.

[4]高祥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池州学院学报,2014(8):143-145.

作者简介:刘茜茜,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电视节目和媒介融合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2015年度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改革专项项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改革》(课题编号:zx151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6)01-0105-03

猜你喜欢
编导广播电视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编导的机制创新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