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用学视阈下的英语定冠词确指性研究

2016-03-23 06:59方小兵
关键词:定冠词方位

方小兵

(南京晓庄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1)



认知语用学视阈下的英语定冠词确指性研究

方小兵

(南京晓庄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1)

摘要:唯一性、可识别性和熟知性并不能完全解释英语定冠词的确指性。分别从基于空间定向的“方位认知”语境、基于理想认知模型的“模式化特征”、基于关联理论的“心理凸显”和基于图式理论的“整体认知框架”等四种模式,对英语定冠词的确指性逐一进行认知语用层面的考察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中国学生深入理解、掌握并正确运用英语定冠词。

关键词:定冠词;方位;模式化特征;心理凸显

认知语用学是一种结合人类认知方式和认知活动来对各种语言运用现象做出解释的学科。空间方位认知、线路规划、信息焦点、意象凸显、认知域整合以及理想认知模型等,都是认知语用学的常用阐释模型。

根据Quirketal,英语定冠词“用来标明它引导的短语是有定的,即用来标识根据上下文或对话双方共有的知识可以识别的事物”[1](P265)。其用法可以分为特指、类指和专指三类。如:

(1)a.Pass me the salt.(特指)

b.The wolf is an endangered species.(类指)

c.She sailed across the Atlantic in a small boat.(专指)

这些都是定冠词的典型用法。Hawkins认为,这些用法可以用唯一性(uniqueness)、可识别性(identifiability)和熟知性(familiarity)原则来解释[2]。然而,英语定冠词还有一些用法并不能用上面的原则加以解释。如:

(2)a.Little Tom still wets the bed.

b.He’s just gone to the pub.(You called a friend in another town.His roommate answered.)

例(2)a中,小汤姆肯定并不仅仅在自己家中尿床,所以the bed不是特指,当然也不是专指;同样的,例(2)b中的the pub也不属于特指和专指,它没有唯一性,读者无法识别,也不熟知。这两例中的定冠词似乎都属于类指,但它们的语法、语义和语用特征与一般的类指并不完全一样。

认知语用学认为,特定形式表达特定意义是有动因的(motivated),而非任意的(arbitrary),语言形式在引入特定功能时是有意义的,包括规约意义和语用意义。意义以特定的结构形式存在,与客观世界之间存在着映射关系。意义涉及到认知域的各范畴,比如空间、时间等[3]。因此,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来思考,英语冠词的语义是可以分析的[4]。本文将从认知语用学的视角,对英语定冠词的一些特殊用法进行分析。

一、基于空间定向的“方位认知”语境

英语定冠词通常暗示所指对象具有独一无二的身份,具有单一性,如:

(3)That wasn’t a reason I left Pittsburgh——it was the reason.

因此,如果是表示非类指(non-generic reference)的the,就只能用于单数名词前。据此,例(4)a是错误的:

(4)a.*We have to paint the living room wall.

b.The boy scribbled on the living-room wall.

在没有特殊语境的情况下,例(4)a中的wall前使用定冠词会给人一种暗示——一间卧室仅有一面墙,这显然是不合常情的。问题是,为什么在同样情况下,例(4)b却是正确的呢?例(4)b完全可以理解为“小男孩在卧室的各面墙上乱涂乱画”,而不是仅仅在一面墙上涂画。换言之,the wall表示了复数概念。

认知语用学认为,人们总是用自己熟知的概念去理解外部世界的空间和实体。方位是人类最原始、最熟悉的概念之一,因此人们习惯将方位概念看作说话双方所共有的一般知识来构建(特指)语境,直接使用定冠词,如in the east,on the ground,to the left,等等,这些介词用于不同类型的空间认知语境,如真实空间、虚拟空间、隐喻空间等。

Birner &Ward发现,当英语定冠词在句子中表示方向、处所和视角时,可以用单数确指形式表示复数概念[5]。如,在例(4)b中,the living-room wall位于介词on之后,表示的是“方位”,因此,尽管wall在语义上是复数概念,形式上却采用定冠词加单数名词。而例(4)a中的the living room wall在句子中作宾语,语义角色是“受事”,不表示方位,须使用复数形式。若要确指其中一面墙,应换作指示词,如:this wall/that wall。

下面的例子可以进一步证实这一研究成果:

(5)a.*The car’s tire is flat.

b.John swam to the bank of the river.

(6)The writer had a great idea,________.

a.so he sat down at the computer and began to write.

b.*so he picked up the pen and begun to write.

小汽车有四个轮子,因此例(5)a必须用one of the tires,而不是the tire;反过来,虽然所有的河流都有两个堤岸,但例(5)b无需用one of the banks,而仅用the bank即可,因为表示方位的bank位于介词之后。类似的,例(6)a中的the computer并不表明一间办公室只能有一台电脑,但由于the computer位于介词之后,表示方位概念,因此使用了单数形式;例(6)b中pen不表示方位,又无法使听话者根据句中信息识别其所指对象,因而the pen应改为a pen。

Quirk等在《英语语法大全》一书中特别谈到了定冠词可以表示身体部位[1](P270):

(7)a.*Have you broken the arm?

b.Have you broken your arm?

至于例(7)a为什么不合格,书上没有给予解释,只是说“人们一般不说broken the arm,而说broken your arm”。但在该章的一个注释中,Quirk又指出下面两个句子意义相同:

(8)a.The robber grabbed him by the arm.

b.They grabbed his arm.

如何解释这一语言现象?其实上述两组例子中定冠词的用法同样可以用“方位概念”来阐释。正常情况下一个人有两只胳膊,例(7)a中的单数arm是直接宾语,没有“方位”概念,在确指条件不满足的条件下,前面用了定冠词,出现语法错误;例(8)a中的单数arm位于介词后面,在him的辖域内,表示的是方位、处所(这里是身体部位),可以使用单数确指形式而不需要满足确指条件;而例(8)b中的arm以单数形式作直接宾语,不能用定冠词,而是置于物主代词his之后。

二、基于理想认知模型的“模式化特征”

理想认知模型是一种属于常规关系(stereotypical relations)的认知方式,是人们对典型语用过程或场合知识的抽象升华,是基于模式化特征而存入长期记忆的“通理”型知识结构。

Quirk等指出,定冠词可用来标识一个“在不同场合经常看到的公共机构”[1](P269)。如:

(9)My sister goes to the theater every month.

在这里,the theater虽然可以指妹妹常去的某家固定的剧院,但更合理的理解应该是:妹妹常去看戏(但不局限在一家剧院)。因而对该句用“Which theater”发问是不恰当的。Quirk称英语定冠词的这种用法为“偶指用法”(sporadic reference),并指出这一概念也可扩展到表示交通工具或通讯工具的语境中。如the bus、the train、the telephone。如:

(10)To get to Dr.Smith’s office,I suggest taking the bus/the train/the metro/the stairs.

但问题是,同样表示的是交通工具,为何例(11)是错误的?

(11)*To get to Dr.Smith’s office,I suggest taking the car/the taxi/the bike.

很明显,Quirk的“偶指用法”并不能给出满意的解释,因为car、taxi、bike等都是“在不同场合经常看到的交通工具”。美国语言学家Abbott认为,“模式化特征”(stereotype features)在这里起到了重要的认知语用功用,即定冠词可以标志“一种常规行为或具有模式化特征的事物”[6](P13)。一般而言,公共汽车、火车、地铁和电梯都具有固定路线,运行方式具有固定模式,属于约定俗成的意象,而自行车、小汽车、出租车等的运行路线不具有固定模式,缺乏空间运行轨迹的理想认知模型。因此例(11)中的car、taxi、bike前不能使用定冠词,而应该改为不定冠词。又如:

(12)a.You do not have to visit the bank in person.

b.*Peter Smith just robbed the bank.

(13)a.It’s stuffy here.Would you please open the window?

b.*He decided to replace the window of the building.

一个城市可以有几家银行,一个人也可以在几家银行开户。在缺乏语境的情形下,例(12)中的bank都不特指某家银行。但不同的是,例(12)a中的visit the bank和例(9)中的goes to the theater都表示一种已经模式化了的日常行为,因而置于定冠词后;而例(12)b中的robbed the bank属于“反常行为”,不具有模式化特征,the bank应改为a bank。同样,例(13)a中的开窗也是一种司空见惯的常规行为,尽管听话者并没有“只能打开某扇窗户”的心理预期,但仍然可以使用单数形式;而在对应的例(13)b中,“更换窗户”却非日常行为,而是“偶然行为”,既然楼房肯定不止一扇窗户,那么在这种语境下,定冠词后面使用单数名词是不恰当的。

既然是模式化的行为,那就是一种理性认知模型,不需要限制性的修饰语,不然会超出常规模式,产生特殊性,而失去模式化特征。例如:

(14)a.She broke her foot and had to spend a week in the hospital.

b.*Bill broke his foot and was rushed to the big hospital.

在例(14)a中,the hospital不是特指的某家医院,而是指具有治疗功能的任何一家医院,使用的是定冠词。而例(14)b中的big一词则会让人产生疑问:“哪一家大医院?”该句无法标识医院的“唯一性”或在该语篇中的“已知性”,因此定冠词的使用不符合语用习惯。类似的,虽然在独一无二的事物(如moon、sky等)前通常使用定冠词,但如果名词前有描述性或限制性的形容词,就不能再使用定冠词了。如:

(15)a.A new moon is hanging high in the sky.

b.What a stormy-looking sky!

根据上面的分析,这里形容词的使用使得moon和sky不再是人们心目中的原始形象,失去了理想认知模型中的模式化特征,因此不能使用定冠词。

三、基于关联理论的“心理凸显”

在一个语篇中,不定冠词用于首次提到某物时,而定冠词用于再次提到该物时。然而有时在一些故事、小说或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发现定冠词标识的是首次提到的普通可数名词。如:

(16)a.High above the city,on a tall column,stood the statue of the Happy Prince.(Wilde:TheHappyPrince)

b.The stranger came early in February.(Wells:TheInvisibleMan)

这两句中的the Happy Prince和the stranger都是在文中第一次提到,因此读者并不熟悉。该类用法的目的是吸引读者,让读者立即进入情景,对故事中的人物、事物产生认同感。定冠词的这一用法可用认知语用学中基于关联理论的“心理凸显”(psychological prominence)来阐释。

张敏认为,定冠词除了用于语境中“不指自明”和唯一性的事物之外,还常常带有感情色彩,强调心理距离和认知距离更近[7](P222~232)。根据距离象似性原则和人类语言的经济原则,越是熟悉的所指,越是关联程度高的心理意象,就越倾向于使用精简短小的形式,这是人类语言的共性。相对于this、my、our own等形式,英语定冠词就属于精简短小的形式。

在2004年版的《朗文英语词典》(LongmanDictionaryofContemporaryEnglish)中,定冠词the条目下有这样一个例子:the wife,其英文解释是used especially by men to refer to their own wife。英汉双解版上,这个词语被译为:“(口)那婆娘,我那口子。”可见这里的the也是带有情感色彩的。词典中还有类似的表达,如the woman(例句:I promised the woman to be home early tonight.我答应老婆今天晚上早回家)。

这种因关联性极高而造成的“心理凸显”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于暗示说话者对某个对象有认同感、亲近感。如:

(17)a.(In low voice)The baby is sleeping.

b.Yesterday the dog got into fight with another dog.(A husband said this to his wife when there is no dog in sight)

这两句中的the都标识了一种情感色彩。例(17)a可译为:“宝贝在睡觉呢。”句中the baby的所指既是双方共知的,更是说话者情感的依托对象。如果改用my或this,句中的情感色彩就荡然无存了。类似的,例(17)b中的the dog也不是一般的特指,而是指自家的狗,夫妻俩对其有心理认同感,定冠词表示了一种喜爱之情,可译为“咱(家的)那条狗”。由此推演开来,当妻子问丈夫“家中的猫哪儿去了”,可直接用“Where is the cat”。定冠词的“心理凸显”功能可以表述所指成分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有些语法书将定冠词的这种用法解释为“情景特指”(situational specificity),即“建立在对话双方所共有的特定语境上的一种超语言的照应关系”。其实在表示“心理凸显”时,定冠词不一定需要指称对象出现在即时情景中。如:

(18)This morning THE dog got into fight with this dog.

这是夫妻俩在公园散步时,丈夫指着人家的一条狗(this dog)说的话。句中的语气较重的the dog是自己家的狗,具有“心理特指”。如果换成下面的说法,情况就不一样了:

(19)This morning OUR dog got into fight with the dog.

这里的the dog就是人家的狗了,是常见的“情景特指”用法,指的是眼前的狗。而此刻的OUR dog可以不在即时情景中,可以跟家里的孩子在一起。

四、基于图式理论的“整体认知框架”

以格式塔(gestalt)为代表的“认知图式理论”(cognitive schemas)是认知语用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其中一个核心就是“整体认知框架”。认知语言学家Langacker指出,英语定冠词可用来标记当前话语空间中的事物,所标记的事物能与S(speaker)和H(hearer)的心理发生联系[3]。也就是说,定冠词可以激活一个假想的、以共享的知识和文化为基础的认知框架,这个整体认知框架会屏蔽框架外的现实存在,并为预测提供依据。基于这一认知理论,我们可以解释定冠词的一些特殊用法。如:

(20)Every time I go to that gas station,the attendant is someone different.

这里的the attendant的指代对象是加油站里的某个不特定的人。从认知语用学的视角看,前面的gas station是在构建一个认知框架,而attendant前的定冠词则嫁接了“加油站”与“服务员”参照点(bridging reference),同时也构建了认知域间的信息关联。作为关联触发器,定冠词激活了这一认知框架,形成一个可理喻的概念图式。定冠词的这种用法也常常出现在有后置定语的名词短语中。如:

(21)She danced with THE son of a rich banker at the ball.

在这里,即使读者既不认识那位banker,也不认识其son,更不能肯定banker仅有一个son,读者仍然可以用the son来指称这个“语篇实体”,因为“对话者在沟通过程中总是试图建立一个共享的整体性认知框架,完成框架建构后,双方就把框架内的信息作为锁定信息”[8]。这里,银行家的“儿子”虽不可辨别,但由于与银行家有框架关系,属于认知框架里的信息成分,因而被假定是可辨认的确定成分。上述阐释并不难理解,但可以用于解释英语定冠词的一些用法,这些用法在传统的语法中难以得到很好的阐释。如:

(22)a.(In a new car)This is the horn.This is the speed meter.This is the gear-lever.

b.(Picking up something on the road)Look! This is a rear-view mirror.

例(22)a是在向一位购车者介绍汽车部件,包括喇叭、速度计、变速杆等。说话者指着这些部件逐一介绍:“This is the…”虽然这些名词在语篇中属于新信息,但由于说话者把汽车部件作为可辨认的整体认知框架(汽车本身)的成分,因而被假定是具体、实在和可及的,所以都用了定冠词。Langacker认为,听话人可以依据整体性框架,求助于某些认知策略,对名词词组在整个视域中进行主观凸显,从而建立起正确的指称关系[3]。

有人认为这仅仅是物理语境在起作用,因而可以分析为情景特指,其实不尽然。从对应的例(22)b我们即可看出这一点。一个人在路上拾到一个汽车后视镜,马上说:“Look!This is a…”这里也有具体语境——所指物件就在眼前,就在手中,但说话者却用了不定冠词,为什么?因为交际双方还没有建立“汽车”这个整体认知框架。

已有的国内外各种研究成果显示,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定冠词的习得中存在大量问题,在英语写作中定冠词使用的正确率不高,即使到了高级阶段也是如此[9]。最新研究表明,定冠词的用法是中国英语学习者最后才能完全掌握的部分。笔者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现有的冠词使用规则并不能概括其所有的用法,许多语法阐释不能真正把握定冠词的使用规律。基于认知语用学的各类模型,对定冠词的使用实例进行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中国学生深入理解、掌握并正确运用英语定冠词。

参考文献:

[1]Quirk,Radolph et al.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M].Harlow,Essex:Longman Group Ltd.,1985.

[2]Hawkins,John A.A Note on Referent Identifiability and Co-presence[J].Journal of Pragmatics,1984(8).

[3]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4]Epstein,Richard.The Definite Article,Accessibility,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Referents[J].Cognitive Linguistics,2002(4).

[5]Birner,Betty & Gregory Ward.Uniqueness,Familiarity,and the Definite Article in English[J].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1994(20).

[6]Abbott,Barbara.Definiteness and Identification in English[A].Pragmatics in 2000: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7th International Pragmatics Conference[C].vol.2.Antwerp:International Pragmatics Association,2001.

[7]张敏.认知语用学和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8]孙亚,梁晓波.“The+名词”结构的认知分析[J].外语学刊,2002(1).

[9]王剑.中国学生英语定冠词非类指用法的习得[J].外语教学,2005(3).

责任编辑 强琛E-mail:qiangchen42@163.com

收稿日期:2016-03-20

基金项目:江苏省博士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CXLX12-0019)

作者简介:方小兵(1968-),男,江苏南京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

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395 (2016)06-0061-05

Specific Research on English Definite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Pragmatics

Fang Xiaobing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Nanjing 211171)

Abstract:Uniqueness,identifiability and familiarity does not fully explain the certainty of English definite article.This paper examines definiteness embodied in English definite article,focusing on four atypical usages.This paper examines definiteness embodied in English definite article,focusing on four atypical usages,namely location concept based on the spatial orientation,pattern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psychological prominence based on the relevance theory and holistic cognitive frames based on the schema theory.The examples with such usages are analyzed from cognitive and pragmatic dimensions,can to a certain extent help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correct usage of English definite article.

Key words:definite article;location;pattern characteristics;psychological prominence

猜你喜欢
定冠词方位
认方位
有无定冠词意义大不同
第二语言习得中英语定冠词过度使用研究
再论法语定冠词及其语义、语用特征
借助方位法的拆字
基于TMS320C6678的SAR方位向预滤波器的并行实现
Word Fun
中介语中英语定冠词误用分析及其启示
方位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