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习作课的预习准备活动

2016-03-23 23:21周鸿斌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6年3期
关键词:实践体验

周鸿斌

[摘 要]习作教学也应重视预习,这是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习作训练的前提。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引导学生预习:阅读课文,独立理解要求;回忆生活,激活记忆表象;开展实践,深化自主体验;参观走访,丰富习作素材;阅读佳作,习得言语技能。

[关键词]独立审题 回忆生活 实践体验 参观走访 言语技能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7-081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不少学生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作前准备,他们被动表达,应付习作,甚至不“参考”一番难以完成一篇作文,习作所必备的兴趣、习惯、能力反而在增加的习作经历中更不理想。因此,指导学生做好习作课前的预习准备活动,是有效帮助其顺利完成每一篇习作训练,实现学生习作素养可持续发展不可忽视的途径之一。

一、阅读课文,独立理解要求

语文教材基本上都按单元编排,每单元有一篇习作。指导习作预习时,教师可让学生独立阅读习作课文,拉近习作和生活的距离,激起习作兴趣;了解习作要求,弄清是写景、写人还是写事的,是写自身经历的还是身边他人的,是叙述现实生活的还是想象未来情景的;阅读例文时,要用心揣摩例文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特点,具体感受习作要求在例文中是怎样落实的。例如预习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例文《龟山汉墓参观记》时就会发现,作者是按参观顺序,分别介绍了南面的甬道、墓室、北面的甬道。作者通过导游的具体介绍和自己的感受,通过列数字、打比方、正面描写等方法把墓室的“绝”写具体。有了这些习作预习的思考,学生对本次习作的写作方法有了更准确的理解。这样,不仅让学生对每次习作要求有了自己的理解,为课堂准确理解习作要求做了必要准备,还培养了他们的审题能力和构思意识。

二、回忆生活,激活记忆表象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回忆让过去变得鲜活。在学生阅读习作课文,弄清了习作要求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调动记忆库的存储,从众多的往事经历中激活相关的记忆表象。写景的作文: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习作四”要求写一处景色,可以回忆一下自己游览过哪些地方,欣赏过哪些景色,还可以翻看当时的照片,回忆当时游览欣赏时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景物及其外形、颜色、数量、气味特点,同时回忆当时自己和同伴的感受。写人记事的作文: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一”要求写一位印象深刻的老师,预习时就要把人物的形象、性格特点以及那些难忘的、有意义的事例从记忆中调出来,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两件,回想一下当时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与伙伴、家人聊聊。通过这样的回忆,一草一木、一言一行在头脑中鲜活了起来,缩短了过去和现在的距离,激活了记忆表象,提高了习作素材在学生头脑中的鲜活度,这样写起作文来就水到渠成了。

三、开展实践,深化自主体验

学生认识世界以形象思维为主,习作以直接生活经验为主,愈是亲身经历的生活实践,愈是近期经历的切身体验,在头脑中的形象愈是鲜活丰富,也就愈易激活其内部言语,满足其进行自我表达和与同伴分享的欲望。同时,儿童的注意常常以无意注意为主,以即时记忆为主,一些生活中细致而微的情节很容易被他们淡忘,于是出现了“无事可写,无话可说”的作文难现象。因此,适当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参与一些贴近儿童心理的实践活动,是对习作课的一个很有必要的预习。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五”要求观察研究一种植物,需要学生长期留意植物的生长过程,仔细观察每个阶段根、茎、叶、花、果的形态特点及变化,还需要他们提出问题,进一步观察,请教大人,查阅资料,有所发现,形成自己的感受。这分明是一个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如果没有适当的引导,没有事先充分的预习准备,仅靠理想化的学生平时有意无意地留心生活,关注自然,希望学生随机写出一篇理想的作文来,困难和效果可想而知。角色体验活动;观察研究植物的叶子;做一个有意思的小实验;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调查再把统计过程和结果写下来等话题习作,都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充分准备,自主实践,这样才能“预则立”,否则,只能“不预则废”。

四、参观走访,丰富习作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苏教版教材在习作教材的编排上,比较关注学生亲近自然、了解家乡意识的培养,设计参观走访等形式的作文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努力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化生活为习作,将习作引向社会。而按学生选定的感兴趣的内容,协调好家长、社会关系,指导学生做好预先的参观走访,收集丰富的习作素材,显得尤为重要。比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三”要求学生介绍一种家乡的美味,尽管学生生活中不乏家乡美味,也不乏情有独钟的美食菜肴,但不下一番工夫有目的地观察,较为详尽地询问父母或走访制作美食的工厂、厨师,查阅一定的专业资料,就很难准确清楚地了解其所需的食材佐料、制作过程、特色,介绍时自然很难实现具体生动,学生也很难有成功的积极体验。

五、阅读佳作,习得言语技能

学生的习作语言富有童心,个性色彩鲜明,当然是习作教学的积极价值要素。但学生只能在习作实践中学会作文,在表达运用中掌握语言。因此,每次习作,都应该是他们语言素养提升的过程。在习作预习时,学生如果能适当阅读相关佳作,或者重温自己积累摘抄的精彩语段,进一步感受词语运用之精准丰富,表达方法之生动贴切,生活体验之色彩鲜明,在作文时及时运用,深化体验,逐步把吸收的语言营养转化为言语表达的技能,哪怕只是一作一得,只是一句话、一个词语的提高,一次得当的修辞运用,天长日久,学生的言语技能也会有长足的进步。当然,这项预习任务,如果过于强调数量,如果流于书面形式而加重学生的负担,学生机械应对,消极应付,或心怀怨忿,痛苦不堪,那就将“消化不良”,适得其反。

总之,习作是一次语文素养的综合训练实践,也是一次语文素养有效提高的契机。每一次的习作成败得失,对学生的习作兴趣、习作信心、习作习惯等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关注小学习作课的预习准备活动,对让学生每次作文更容易上手,极具现实意义。

(责编 莫彩凤)

猜你喜欢
实践体验
打造深度思考的初中历史课堂探析
体验式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验模式探析
人格教育: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的关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