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制裁对俄罗斯经济发展影响研究

2016-03-24 14:18张亨明
关键词:经济制裁欧美制裁

张亨明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合肥 230053)



欧美制裁对俄罗斯经济发展影响研究

张亨明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合肥230053)

乌克兰危机后,欧盟和美国对俄罗斯实施了多轮严厉的经济制裁,给俄罗斯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创伤,导致俄罗斯国内经济下行趋势明显,使其争夺周边小国的地区一体化战略不断遭到挫败,国际影响力不断下降。在目前经济制裁并未解除的情况下,俄罗斯采取多项措施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对内积极进行国内经济转轨,转变经济增长拉动力,调整产业结构,稳定卢布币值;对外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去美元化”金融合作,构建与其他经济体的经济战略发展联盟等,以突破欧美经济制裁困局。

欧美制裁;乌克兰危机;俄罗斯经济;中俄关系

乌克兰领土广阔、人口较多、自然资源丰富、军工业基础雄厚,是独联体中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国,也是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的一个重要国家。该国西靠欧洲大陆、北接俄罗斯、南临黑海,是欧盟和北约东扩途中的堡垒,也是俄罗斯进入地中海的重要通道,地缘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现今,乌克兰风云突变,备受国际关注,成为大国关系斡旋的舞台。本文基于地缘政治与文明结合的理论视角,对冷战后的乌克兰问题和乌克兰危机进行理论与历史相结合的研究。从地缘政治视角看,前苏联解体释放了乌克兰的地缘政治空间,使其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出现在国际舞台。对俄罗斯而言,俄乌两国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乌克兰作为俄罗斯西通欧洲、南下黑海的必经要道,是俄罗斯抵御主动进攻的新北约战略的重要防线,也是俄罗斯与欧盟地缘拉锯战的关键。因此,乌克兰是俄罗斯重振世界大国地位的关键所在。

一、乌克兰危机后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愈演愈烈

对美国而言,乌克兰是其控制欧亚大陆、防止俄罗斯东山再起的重要棋子。对欧盟而言,乌克兰是其通过欧盟向东扩张、传播西方制度和价值观的重要一环。俄与西方据此对乌克兰的争夺是乌克兰危机的外部动因。乌克兰问题从问题到危机演化中的一个基本动力,与文明因素有关,西方文明和东正教文明的断层线穿过乌克兰和中东欧。这个文明的裂痕使得独立以来的乌克兰在国家发展道路和对外政策选择方面长期无法形成共识,致使民意分裂、政策摇摆,发展模式不明朗、不合理,这就为外部大国的介入提供了可乘之机。俄罗斯自觉地依据这个断层线进行恢复其势力范围的努力,对乌克兰的争夺是这一长期战略努力的一部分。而西方罔顾文明断裂和分歧的事实,不断挤压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迫使俄罗斯绝地反击。乌克兰危机严重恶化了美俄关系,触发了新冷战。俄欧也从合作伙伴变成战略竞争对手。迄今为止,乌克兰已彻底倒向西方,内战已演化为代理人战争并呈长期化态势。世界战略格局因此而正在经历冷战结束以来最深刻的变化。

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一直没有放弃对俄罗斯的打压,通过北约和欧盟的东扩,不断压缩俄罗斯的生存空间。2013年的乌克兰危机也同样有西方国家的身影,为防止乌克兰的国内动荡威胁到俄罗斯的黑海舰队和俄裔民众,俄罗斯出动军队收回克里米亚并援助乌东部亲俄势力,此举招致了西方的严厉制裁。乌克兰危机和西方制裁给俄罗斯各方面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政治上,经济波动影响国内政局稳定,建立欧亚同盟的目标受阻,周边安全环境严重恶化;经济上因制裁有明显下滑迹象;外交上,俄罗斯国家形象受损,遭受西方外交孤立,东欧国家倒向西方阵营。为应对危机,普京政府迅速做出包括政治、经济、外交战略的调整,政治战略上推动欧亚联盟的成立、加快军事装备升级换代应对威胁、支持乌东部亲俄势力向乌克兰政府施压;经济战略包括加快经济转型、能源战略调整和对西方的反制裁;外交战略上推动向东战略、联合新兴国家、分化欧美阵营并加强同中国的防务合作。

美俄霸权争夺战由来已久,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制裁已然成为大国间新一轮“战争”及国际战略的主要形式。在长期以来的美俄霸权争夺战中,美国作为世界上黄金储备量最多且银根最稳定的国家,以及单边主义的外交政策,决定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相对而言,前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政治、经济、国防科技以及文化影响力等综合国力下降,但又一心追求重新崛起,故更多地致力于地区一体化和本国经济发展以及周边安全稳定,在此基础上实施地区霸权主义。新时期欧美与俄罗斯之间的制裁与反制裁斗争便源于这一宏观国际政治环境及各自的政治战略。

2014年欧盟和美国联合制裁俄罗斯的主要导火索是2013年底的乌克兰危机,即乌克兰政府停止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后,与俄罗斯签订了150亿美元的大单,由此,欧盟与俄罗斯之间展开了乌克兰争夺战。在乌克兰争夺战中,欧盟和美国借俄罗斯破坏乌克兰稳定为由,宣布启动对俄罗斯的制裁,在多个核心领域对俄罗斯经济进行制裁。“马航事件”后,2014年8月欧美展开了对俄罗斯更为严厉和实质性的新一轮经济制裁,主要涉及大型银行、能源和国防企业。例如,欧美禁止俄罗斯国有银行在欧盟国家及美国发行股票或者债券;同时美国禁止向俄罗斯能源部门出口某些商品,欧盟也禁止向俄罗斯出口关键的深海钻井以及页岩石油钻井设备等。2014年以来,欧美不断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除金融、能源、国防等领域外,2015年12月美国以“严重且持续逃避现有制裁”或“被已受到制裁公司所控制”等理由对俄罗斯一批个人和公司实施经济制裁。2016年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将对俄罗斯经济制裁的有效期延长一年,且表示只有当“明斯克和平协议”得到完全贯彻才能解除制裁。在美国对俄罗斯的继续施压下,德国和法国也不断督促欧盟延长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6个月,目前虽然欧盟未签署该决定,但已默认该决定,并将在10月就这一问题开展更广泛的讨论。此外,除欧盟和美国外,加拿大、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挪威等国也都对俄罗斯实施了不同程度的经济制裁。2014年欧美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后,俄罗斯国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受经济制裁和全球油价暴跌影响,俄罗斯卢布币值不断下跌,在2014年底更是不断刷新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历史新低。随着卢布危机的蔓延,俄罗斯国内能源价格也不断下跌。欧美经济制裁的愈演愈烈,使得俄罗斯愈有可能出现大范围的金融或经济危机。虽然从2014年8月开始,俄罗斯针对欧美大规模经济制裁实施了反制裁,如禁止从欧盟和美国进口食品等,但仍无法阻止俄罗斯经济的下滑。因而,欧美的经济制裁对俄罗斯经济发展而言,创伤是巨大的。

二、欧美制裁对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俄罗斯经济下行趋势明显,甚至出现负增长

俄罗斯经济属于受油价变动影响巨大的资源依赖型经济。长期以来,具有丰富资源优势的俄罗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依靠能源和原材料出口来获取比较优势和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和贸易。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使得俄罗斯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过于单一,严重影响了俄罗斯在国际经济中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在计划经济的阴影下,俄罗斯GDP增长率不断下降,虽然21世纪后借由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有所恢复,但紧随着2009年受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又开始下降,GDP增长率仅为4.8%[1]。当欧美的经济制裁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俄罗斯经济下行趋势更加明显。据俄罗斯央行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俄罗斯GDP增长率为0.6%*http://word.people.com.cn/2015/0131/c157278-26483322.html.,2015年GDP甚至出现负增长,且萎缩3.7%*http://word.huanqiu.com/hot/2016-1/8454120.html.。由此可见,乌克兰危机及欧美制裁对俄罗斯经济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伴随着经济下行趋势,俄罗斯卢布进入迅速贬值时期,中央银行多次降息成效不足,2016年2月以后卢布虽呈上行趋势,但俄罗斯央行的货币政策仍相当谨慎。未来,在制裁未解除的一段时间内,俄罗斯经济可能仍会下行,但由于与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合作不断加强,故经济下行趋势将逐步平缓或逐步进入恢复期。

(二)俄罗斯争夺周边小国的地区一体化战略不断受挫

21世纪后,俄罗斯为追求重新崛起,不断致力于推动卢布国际化战略,以及通过区域化带动国际化的欧亚经济联盟战略。在国家实力增长的同时,开始不断推进争夺周边小国的地区一体化战略。例如,2000年与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签署关税同盟的欧亚经济共同体条约,成为推动5国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机制。2005年中亚合作组织和欧亚经济共同体合并,欧亚经济共同体的覆盖面和影响范围进一步加大,中亚国家完全被纳入俄罗斯主导的地区经济一体化战略中。此外,俄罗斯还与多个周边小国建立了统一的经济空间或经济委员会。虽然俄罗斯始终不渝地推进欧亚一体化进程,但由于俄罗斯地区战略常为寻求东西方的平衡而导致目标模糊,且连贯性不足,加之俄罗斯建立的“一强多弱”的地区经济一体化战略缺乏有效的地区机制等问题,俄罗斯的推动地区一体化战略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当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由于欧美经济制裁的不断升级,不仅致使俄罗斯自身经济遭受重创,同时争夺周边小国的欧亚地区一体化战略也严重受挫。

(三)俄罗斯经济开始“向东看”战略,中俄经贸合作深化

中俄关系交好主要是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毛泽东在1949 年提出的倒向苏联、反对美国的“一边倒”政策开始,加之中俄之间的地缘政治价值,以及边境经济贸易长期存在、发展等原因,中俄合作由来已久。中俄关系本身具有战略性、稳定性和长期性。2014年开始的欧美经济制裁,使得俄罗斯将国家战略转向亚洲地区,与中国的经济贸易额及金融合作迅速增长。中俄两国合作的迅速达成源于双方各自内部的宏观经济优势、规避美元风险的共同诉求,以及俄罗斯欧亚经济同盟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相契合。这些条件成为双方在国内经济增长压力下经贸合作的有力支撑,尤其是面临欧美制裁的俄罗斯,与中国签署经济贸易合作、货币互换协议以及创新项目合作协议等对其经济增长能起到刺激作用,从而减缓国内经济下滑[2]。中俄经贸合作深化具体表现为:一是中俄边境贸易额不断增加,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和新疆5省区与俄罗斯的贸易额超过中俄贸易总额的30%;二是2014年双方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不仅有利于双方货币区域化及国际化,也为深化两国金融创新合作提供了经验;三是2014年李克强总理访问俄罗斯时,双方签署近 40 项重要合作文件,涉及能源、金融、交通等多个领域。

(四)俄罗斯国家影响力下降

乌克兰危机可谓是冷战后俄罗斯同西方大国之间性质最为严重的一场地缘战略对抗[3],多个西方大国如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以及欧盟对俄罗斯发起了群殴式的共同制裁。共同制裁使俄罗斯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甚至开始自称新兴国家,试图融入新兴国家。由此可见,在乌克兰危机及欧美经济制裁下,俄罗斯的综合国力在迅速下降。另外,随着政治经济的加速崛起、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在国际关系政策方面的态度更加坚定,中国逐渐加入到俄罗斯和美国的战略关系中(该战略关系并非是指战略合作或战略伙伴关系,而是指中美俄之间常将对方纳入本国战略考虑)。中美俄对世界的影响力是公认的,常被称为战略三角关系[4],但如今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力不断下降,甚至在很多国际决策机制中不断被边缘化,如G20峰会等。

三、新经济环境下欧美制裁俄罗斯的未来走向

21世纪以来,经济一体化及全球化趋势明显,亚太地区以极速上升的发展速度,被称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在亚太地区的参与下,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重组。由于亚太地区发展速度惊人,加之国际关系错综复杂,世界主体大国纷纷将亚太地区纳入国家战略谋划中。亚太地区逐渐成为各国争夺的利益主场,也因而成为了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俄罗斯作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地域大国,属于典型的“欧亚大国”。在欧美经济制裁下,俄罗斯将更多地采用“向东看”战略,加强与亚太地区的联系[5]。

2016年全球几大主要经济体均呈现出低经济增长的态势,全球经济进入“低增长、低投资、低通胀、低贸易、高债务”的发展阶段。国际经济增长已由传统产业转型到互联网、新能源、大数据、高科技等创新型经济产业上,因此,全球维持可持续、平衡的经济增长模式愈发困难,未来几年世界经济体系将出现改变经济增长和发展模式的新经济环境。在创新成为新一轮全球经济格局重塑的重要战略选择背景下,全球几大主要经济体纷纷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经济增长道路,但各个主体发展现状不一。

首先,“再工业化”战略的美国经济复苏稳健。虽然2016年美联储加息多次,对美国金融市场及实体经济有一定削弱作用,但由于奥巴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战略措施,其中以“再工业化”的产业政策为重点策略。通过扭转工业的颓势、重振制造业,美国有效地缓解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失衡、进口与出口失衡、消费与投资失衡等经济失衡状况[6]。在实施“再工业化”产业政策的同时,美国政府辅之以债务扩大为基础的财政政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出口的贸易政策以及系列配套的监管政策,使得美国国内消费增长驱动力强劲,就业市场大幅改善,房地产市场增长强势。这些辅助政策为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及经济复苏提供了有利因素,并形成政策合力,扭转了美国经济恶化的态势,推动了美国经济顺利实现复苏、平衡和重建。因此,基于美国国力的恢复、国际竞争实力及国际地位的维护,美国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将继续,且极有可能不断扩大。

其次,“量宽”战略的欧盟经济有所好转但缺乏稳定性。相对而言,欧盟虽依靠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全球原油价格下跌,以及推进制造业升级等措施,实现了经济的总体好转,但由于欧债危机严重、叙利亚难民问题等不稳定因素较多,使得欧盟经济增长乏力。加之从2015年开始,俄罗斯也展开了应对欧美经济制裁的积极反制裁姿态,作为欧盟对外贸易排名第三的合作关系,俄罗斯对欧盟的食品进口禁令等大规模反制裁,使得欧洲市场也随之乏力。另外,2016年6月23日英国举行了脱离欧盟全国公投,最终以51.9%的支持率完成了脱欧议案。英国脱欧后对欧盟一体化进程以及欧盟的国际影响力冲击巨大。并且,由于英国与欧盟在对外投资及国际贸易关系上均是彼此的重要对象,因此,英国脱欧对欧盟地区经济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可衡量。欧盟继续制裁俄罗斯对欧盟而言,也是非常困难的选择。未来,在无其他外力事件的作用下,欧盟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可能将逐步减少,这从欧盟发言人的言论中也可以得到佐证。此外,美国对欧盟的压力也是欧盟不可忽略的因素,欧盟可能忌惮美国的施压,继续维持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但总体而言,欧盟与俄罗斯的关系将缓和。

再次,“欧亚联盟”战略使得俄罗斯经济回升,反制裁实力增加。2013年新版《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展现出普京新任期内的俄罗斯外交将以发展与后苏联空间国家关系为第一战略优先,俄罗斯将全力构建“欧亚联盟”。面对欧美经济制裁,俄罗斯经济开始倾向于亚洲地区。随着2016年俄罗斯经济回暖,俄罗斯政府通过国内经济的调整以及与亚洲地区国家尤其是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反击欧美制裁的能力大大提高。近期,由普京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的讲话可见,未来俄罗斯可能将会加大对美国经济制裁的反击力度,扩大反制裁范围,但面对欧盟制裁的缓解,俄罗斯也可能减少反制裁行动,从而将重心放在国内经济转轨上*http://sputniknews.cn/trend/peterburg-forum-2016.。

最后,21世纪初,俄罗斯经济主要依赖丰富的资源优势以及出口能源和原材料。这种发展模式使俄罗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国内经济逐渐进入上升轨道,但由于参与国际分工贸易的经济发展方式较为原始,缺乏创新、先进的经济增长模式,致使俄罗斯经济在2009年之后逐步下降。因此,当前俄罗斯除欧美制裁的外患外,还存在着影响其经济发展质量和速度的国内经济模式转轨的内忧。如果俄罗斯的经济及产业结构无法得到调整和修正,其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必会受到严重影响,在此种情形下,再应付欧美大规模严厉的经济制裁,俄罗斯恐将难以维持现状。

综上所述,由于俄罗斯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持续,双方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存在多重风险和不确定性,未来欧美与俄罗斯之间的经济制裁与反制裁战仍将持续较长时间。面对欧美经济制裁的重创,俄罗斯应尽快抓住机遇,调整国内外经济环境。

四、后危机时代下俄罗斯破除欧美制裁困境的重要途径及建议

(一)积极进行国内经济转轨,调整产业结构

俄罗斯产业结构低级化、贸易结构原料化的特点十分明显,这使得俄罗斯在国际经济分工与合作中处于低端位置,严重影响了俄罗斯国内经济发展的质量。俄罗斯欲突破欧盟和美国的经济制裁,必须从内部着手进行经济转轨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和贸易增长结构。具体而言,其一,将自身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充分发挥,成为重要的国际竞争优势。21世纪是以科学技术革命和创新技术为核心的生产力时代,俄罗斯也应顺应时代潮流,将自身丰富的资源、能源与新技术相结合以提升资源产品的附加值,逐步摆脱单纯依赖出口原始、初级原材料为主的发展模式。其二,对现有高能耗、低效率的产业进行改造升级,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开发经济、低碳的新能源产业,使之与传统能源产业相辅相成。其三,转变国际贸易模式,建立国际贸易创新体制。乌克兰危机后,在欧美经济制裁下,俄罗斯国际资本流失严重。因此,俄罗斯应转向经济价值高的新能源开发和创新经济项目的引进与升级,并制定相应的保护创新成果的制度和法律,以重新吸引国际资本。另外,俄罗斯可借鉴美国经验,加大技术研发与人力资本投入,将资本与先进技术相结合,着手打造俄罗斯具有竞争优势的国民经济战略产业,改变传统的单一贸易结构,实现经济与贸易的持续发展。目前,俄罗斯除了石油天然气以及制造业等优势行业受到了制裁的严重影响外,其他行业仍在稳步发展,如建筑业、运输服务业、通讯服务业以及零售业等增长明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俄罗斯经济结构正在转型优化。

(二)转变俄罗斯经济增长拉动力,维护卢布币值稳定

俄罗斯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出口,国内投资及消费带来的增长非常有限。欧美制裁下,俄罗斯国内投资幅度大减、投资活力衰退,俄罗斯经济存在着投资性危机以及商业周期危机的内在压力。另外,俄罗斯的全要素生产率与油价波动高度相关,由于欧美经济制裁和原油价格下跌,卢布波动明显,石油价格的下跌和卢布贬值成为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重要冲击因素。面对此种情形,坚定不移地走能源之路对俄罗斯而言已经阻碍重重,俄罗斯必须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在“2016年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普京表示创新将是俄罗斯的主要发展方向。由此可见,发展创新型经济是俄罗斯经济未来的长期目标*http://word.huangqiu.com/tsrus/2016-06/9081690.html.。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俄罗斯应加大人力资本投入要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技术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实现出口多元化。在能源等传统行业,坚持“能源之路”和“创新之路”的有机结合,从而向创新型经济发展过渡[7]。此外,虽然在欧美经济制裁下,俄罗斯经济爆发出诸多问题,但俄罗斯经济中仍有一些经济面向好,如在这期间俄罗斯国内的人均收入在稳步提高,以及俄罗斯央行持有的外汇储备仍数量巨大等。面对通货膨胀严重、卢布汇率波动压力大的情况,俄罗斯仍有能力化解及防范潜在的经济风险。

(三)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去美元化”金融合作

在欧盟与美国经济制裁之前,俄罗斯与其他国家的跨境贸易结算大多使用美元进行,此轮经济制裁后,俄罗斯也同样开展了对欧美国家的反制裁,其中,跨境贸易结算的“去美元化”动作明显[8]。例如,俄罗斯境内不仅增加了人民币、港币、新加坡元的贸易合作,而且卢布和人民币的关系越来越紧密,2014年银行间外汇即期市场人民币对卢布交易量以及人民币对卢布单日交易金额均创卢布对人民币正式挂牌交易后新高。另外,2014年10月13日俄罗斯中央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签署了人民币1 500亿元的货币互换协议,此举正是双方共同推进“去美元化”进程的重要举措。货币的国际化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俄罗斯与中国等国家进行货币互换等金融合作,正是俄罗斯试图摆脱对美元依赖以及推进本国货币国际化的战略行为,而这一行为正好与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相一致,于是双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俄罗斯的东部战略也更加明显。

(四)构建与其他经济体的经济战略发展联盟

乌克兰危机及欧美制裁或许意味着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战略的受挫,但并不意味着俄罗斯发展经济战略联盟的构想失败。在欧美大规模、实质性的经济制裁下,俄罗斯迅速扭转局面,开始东部战略或亚洲战略。具体而言,一方面,俄罗斯针对欧美制裁的能源问题,迅速开展了与亚太地区的能源战略合作。2014年俄罗斯实施了新的《俄罗斯联邦远东和贝加尔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旨在加强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资源的勘探与开发,以带动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发展,为与亚太地区进行能源合作创造条件。在俄罗斯远东经济发展基础上,与中国、中亚、东北亚的能源合作战略不断开展,例如,2014年 9月俄罗斯邀请中国石油公司参股其陆地石油项目。另一方面,俄罗斯针对欧美的金融和经济制裁,不断加强与亚太地区的金融合作[9]。2014 年俄罗斯总统普京频繁地访问了中国、蒙古、越南和印度等亚太地区国家,多次参加亚信峰会、亚太经济组织领导人峰会、东亚峰会等,推动了俄罗斯与亚太国家的贸易、投资、科技等多领域的合作,甚至普京还提出了发展太平洋沿岸经济的战略设想。在俄罗斯国家领导人的系列努力下,俄罗斯同APEC国家间的贸易额大幅上升,与中国的贸易额更是突飞猛进,贸易与投资相互影响,甚至形成了有效的“货币网络外部性”[10]。中俄双方由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而迅速组成了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正是俄罗斯在欧美制裁下的战略新转向。俄罗斯新的经济战略发展联盟正在形成。

五、结语

制裁是一把双刃剑。此次欧盟和美国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战,无论从规模还是程度上都要比以往更甚,但此次制裁并未给欧美国家带来太多的国际利益,而俄罗斯在经济制裁下转向亚洲战略也并非无利可图。乌克兰危机及欧美制裁对俄罗斯而言,更像是国家战略的一个转折点。因此,此轮制裁对双方各有利弊。双方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经济冲击,但也产生了新的经济转折。经济制裁已然转换成了新式的大国战争武器,成为各国谋求利益的战略工具[11]。未来,欧美可能进一步延长制裁时间,而俄罗斯也将打响更多的反制裁战。但欧美与俄罗斯之间的制裁大战已经到了临界点,受当下的地缘政治及国际政治局面影响,双方需重新评估经济制裁的实施效果,从而重新调整政策。

致谢: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惠国琴教授整理了部分文字,在此表示感谢!

[1]久保庭真彰.俄罗斯经济的转折点与“俄罗斯病”[J].李婷,阎德学,译.俄罗斯研究,2012(1):40-91.

[2]陈汝东.论国家话语体系的建构[J].江淮论坛,2015(2):5-10.

[3]王海运.乌克兰危机、俄罗斯战略调整与国际格局演变[J].国际石油经济,2014(10):1-6,109.

[4]波波·罗.俄罗斯、中国和美国——从战略三角到后现代三角[J].孟维瞻,译.俄罗斯研究,2014(1):157-181.

[5]冯玉军,吴大辉,刘华芹,等.俄罗斯经济“向东看”与中俄经贸合作[J].欧亚经济,2015(1):1-47,126.

[6]宋国友.再工业化与美国经济增长[J].外交评论,2013(3):67-78.

[7]郭晓琼.俄罗斯经济增长动力与未来发展道路[J].俄罗斯研究,2014(4):192-212.

[8]潘莉,翟元鑫.人民币国际化趋势与路径选择研究及对策[J].江淮论坛,2015(4):34-37,49.

[9]刘清才,刘涛.西方制裁背景下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战略与中俄区域合作[J].东北亚论坛,2015(3):84-93,128.

[10]张志敏.中俄货币合作、限制因素及改善的路径选择——基于人民币国际化视角[J].俄罗斯学刊,2014(3):46-54.

[11]孙兴杰.大国地缘政治的制裁游戏[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4(18):16-18.

(责任编辑魏艳君)

StudyontheInfluenceoftheU.SandEuropeanCountries’SanctiononRussia’sEconomicDevelopment

ZHANGHeng-ming

(AnhuiAcademyofSocialSciences,Hefei230053,China)

AftertheUkrainiancrisis,theEuropeanUnionandtheUnitedStateshaveimplementedseveralroundsofharsheconomicsanctionsonRussia,whichgreatlyhurtsRussia’seconomicdevelopment,leadingtoacleardownwardtrendofRussia’sdomesticeconomy.Furthermore,itfrustratedRussia’sregionalintegrationstrategyofwooingsurroundingcountriesanddecreaseditsinternationalimpact.Beforetheliftingofeconomicsanctions,Russiagovernmenthastakenmanymeasurestoalleviatethepressureofeconomicdecrease:domesticallybeingactiveineconomictransition,theadjustmentofeconomicdrivingforceandeconomicstructuretransformation,andstabilizingthevalueofRouble;externallystrengtheningthefinancialcooperationwith“de-dollarizing”surroundingarea,andbuildstrategiceconomicallianceswithothereconomiestobreakthroughthewesterneconomicsanctionsdilemma.

theU.SandEuropeancountries’sanction;Ukrainiancrisis;Russia’seconomy;Sino-Russianrelations

2016-08-2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欧美制裁对俄罗斯经济发展影响”(15BJY116)

张亨明(1963—),男,安徽肥东人,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员,研究方向:工业经济、贸易经济。

format:ZHANGHeng-ming.StudyontheInfluenceoftheU.SandEuropeanCountries’SanctiononRussia’sEconomicDevelopment[J].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2016(9):26-32.

10.3969/j.issn.1674-8425(s).2016.09.005

F114

A

1674-8425(2016)09-0026-07

引用格式:张亨明.欧美制裁对俄罗斯经济发展影响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9):26-32.

猜你喜欢
经济制裁欧美制裁
制裁之痛
国际法上单边经济制裁的演变
中国宣布制裁三家美企
识别美初级制裁和次级制裁
欧美日等主要经济指标(至2018年9月)
美对伊制裁引发的风波
欧美日等主要经济指标(至2017年12月)
欧美日等主要经济指标(至2017年4月)
欧美日等主要经济指标(至2016年10月)
欧美国家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对俄罗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