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角下景德镇陶瓷文化翻译研究

2016-03-25 12:44邓宏春
关键词:传播学翻译

邓宏春

(景德镇陶瓷大学 人文社科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403)



传播学视角下景德镇陶瓷文化翻译研究

邓宏春

(景德镇陶瓷大学 人文社科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403)

摘要:翻译本质上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信息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特殊领域。从传播学视角看,景德镇陶瓷文化翻译具有七大要素,即翻译环境、翻译目的、翻译主体、翻译内容、翻译对象、翻译途径、翻译效果。构建一个全面而动态的陶瓷文化翻译传播模式,能更好地促进陶瓷文化的对外传播。

关键词:传播学;景德镇陶瓷文化;翻译;动态传播模式

在中华五千年文化中,陶瓷文化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闻名世界的瓷都景德镇当属其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一千多年的制瓷历史孕育了景德镇丰厚的陶瓷文化,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世界需要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走向世界,景德镇陶瓷文化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向全世界大力推介,作为交流媒介的翻译因而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目前对景德镇陶瓷文化翻译的研究并不多。李萍、王建国[1],欧飞兵[2]从陶瓷工艺流程、陶瓷历史文化和陶瓷器物名称三方面探讨了陶瓷文化的翻译策略。此外,朱竹芳、余高丰[3],刘燕[4]探讨了陶瓷术语的翻译,朱练平[5]、胡娟等[6]讨论了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景点翻译中的问题,邓宏春[7]、张文星[8]分析了现代陶艺作品和馆藏陶瓷器物名称的英译。但这些研究大多拘泥于微观层次,忽视了对景德镇陶瓷文化翻译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动态考察,缺乏更为宏观的理论视野。基于此,本文拟从传播学的视角来探讨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翻译。

一、传播学:景德镇陶瓷文化翻译研究新视角

传播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活动或行为,其最基本的要素是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其本质表现为信息的共享、交流与传播[9]。传播学即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10]。

从本质上说,翻译也是一种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国内外学者对此已有相关论述。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提出翻译的交际学理论,认为翻译就是交际,译文如果起不到交际的作用,不能让译文读者看懂,那就是不合格的译文[11]。德国翻译理论家威尔斯在《翻译学:问题与方法》一书中指出,“翻译是与语言行为和抉择密切相关的一种语际信息传递的特殊方式。”[12]吕俊在《翻译学——传播学的一个特殊领域》一文中指出,翻译具有传播学的一般性质,即都是一种社会信息的传递。翻译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虽然传播学研究的是同一种语言和文化中的传播现象,而翻译则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传播活动,但并不影响传播学对翻译的指导作用[13]。

美国传播学先驱拉斯韦尔提出了著名的5W模式,即谁(who),说了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途径(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这5个方面构成了传播的5要素,即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途径、传播对象、传播效果。后来的研究者又增加了两个要素,即传播环境和传播目的,构成了完整的传播模式[13]。借用传播学的7要素视角,我们尝试构建出景德镇陶瓷文化翻译传播模式,即翻译环境、翻译目的、翻译主体、翻译内容、翻译途径、翻译对象、翻译效果。对这七大要素进行分析,有助于全面而动态地审视这一特殊领域的翻译,更好地传播陶瓷文化。

二、传播学视角下景德镇陶瓷文化翻译要素分析

(一)翻译环境

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综观中外文化交流态势,相对于西方国家,中国仍处于文化逆差地位。此外,韦努蒂在《译者的隐身》中描绘的西方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仍然存在。就陶瓷而言,瓷器是中国的发明,中国瓷器曾经在世界上独领风骚,一度成为欧洲社会争相拥有和仿制的珍品。直到18世纪,法国传教士殷弘绪在景德镇侨居7年,获取中国制瓷技术传回欧洲后,才有了欧美陶瓷工业的迅猛发展。但许多西方民众不熟悉这段历史,不认同中国陶瓷文化,甚至存有误解。Lydia撰文指出,英国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漂流到荒岛上,不依赖任何外援,全凭一己之力制造出了陶罐。尽管小说处理得比较隐晦,但却反映了18世纪英国或者说欧洲的“殖民否认”伎俩,即否认殖民地或其他亚洲国家在文化、科技和艺术上对宗主国的影响,大言不惭地宣称瓷器是自己的创造,从而为自己一贯的优越性和现代性提供合法性[14]。因此,中西文化交流的不平衡状况以及西方文化的自恋和文化霸权,对开展景德镇陶瓷文化翻译构成了壁垒,翻译环境不容乐观。

(二)翻译目的

20世纪90年代初,约瑟夫·奈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即一国通过吸引和说服别国以达到其目的的能力,它存在于该国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中[15]。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相对于有形的经济和军事“硬实力”,“软实力”是一种无形的、更为重要的力量。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的核心,目前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正是基于文化软实力的关键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任务。

中华陶瓷文化源远流长。从宋代开始,景德镇便通过海上“陶瓷之路”进行海外贸易,将大量精美的瓷器输送到世界各地,深刻影响了当地人民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历史上的许多佳话,如明朝郑和下西洋、18世纪欧洲刮起“中国风”[16]等,无不显示了中华陶瓷文化对世界的贡献。18世纪以后,欧洲掌握了制瓷技术,加上清朝末期国势渐衰,景德镇陶瓷逐渐失去了世界主导地位,但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国家的大力扶持,景德镇的瓷业生产又恢复了勃勃生机,中外陶瓷文化交流进入了新的繁荣期。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下,我们应该对景德镇悠久的陶瓷文化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17],以翻译为媒介,讲好中国陶瓷故事,让世界了解和接受中华陶瓷文化,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三)翻译主体

翻译主体,从广义上讲,指除了译者之外的直接参与翻译活动的个人和组织,从狭义上讲,即译者[18]。从宏观层面来看,景德镇陶瓷文化翻译的主体包括政府机关、新闻媒体、旅游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各种民间团体等,它们是陶瓷文化翻译的发起者、赞助人或监管者,在陶瓷文化对外宣传中起着推动作用。只有对中外陶瓷文化交流态势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制定切实可行的外宣政策和方案,投入适当的资金,各方密切协调合作,才能保证陶瓷文化的有效对外传播。从微观层面来看,景德镇陶瓷文化翻译的主体是译者。翻译是一项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不同语言文字的巨大差异,再加上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对译者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一方面,译者必须具备扎实的双语基本功,熟知两种语言的差异,谙熟翻译理论,勤于翻译实践,能用地道的译文传达原文的信息。另一方面,译者必须具有深厚的陶瓷专业知识和广博的陶瓷文化积累,博览群书,翻译中遇到陶瓷专业难题时,要查阅专业文献,进行实地考察或向陶瓷专家请教。此外,译者还需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认真负责的精神。陶瓷文化翻译事关国家形象,翻译前充分准备,翻译中全力以赴,译稿完成后仔细核对,才能避免段连城所说的“甲型病状”(单词拼写、语法错误)和“乙型病状”(不合规范的英语和文化误译)[19]。

(四)翻译内容

景德镇千年窑火不断,孕育出了灿烂的陶瓷文化,其中不仅有18世纪前引领世界潮流的传统陶瓷文化,还包括绚烂多姿的现当代陶瓷艺术。因此,景德镇陶瓷文化翻译在内容的选择上应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一方面,可选取传统陶瓷文化,如景德镇制瓷历史(宋朝得名、明清设立御窑厂等)、传统制瓷工艺(拉坯、施釉等)、陶瓷装饰(青花、粉彩等)、陶瓷民俗(烧太平窑、开禁迎神等)、陶瓷传说(青花姑娘、美人醉等)、陶瓷历史名人(风火神童宾、督陶官唐英等)、馆藏陶瓷器物(青白瓷、压手杯等)、陶瓷典籍(《陶记》、《陶说》等)。另一方面,可选取现当代景德镇陶瓷文化,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的作品、景德镇陶瓷大学师生陶艺作品展、陶瓷国际学术会议、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等。传统与现代陶瓷文化翻译的结合,能向世界传达一个真实的景德镇,客观而全面地讲好中国陶瓷故事,传播中华陶瓷文化。

(五)翻译对象

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传播,景德镇陶瓷文化翻译必须要有明确的受众意识,翻译前要对译文接受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根据不同的目标读者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例如,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面向的是外国普通民众,在进行陶瓷文化旅游文本的翻译时,必须考虑到外国游客对中国陶瓷文化知之甚少的事实,参考国外旅游文本的行文风格,语言尽量客观平实,避免华丽的辞藻,对一些陶瓷文化负载词做出适当解释,帮助受众更好地了解陶瓷文化。又如,陶瓷国际学术会议或现当代景德镇陶艺展,其翻译受众多为国外陶瓷专家学者或陶瓷艺术家,他们具有扎实的陶瓷专业知识,因此翻译文本应遵从国际惯例,符合学术规范,以达到中外陶瓷文化双向交流的目的。总之,在进行景德镇陶瓷文化翻译时,要对不同译文受众的知识背景、阅读习惯和接受心理做出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翻译策略,才能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六)翻译途径

景德镇陶瓷文化翻译途径包括两个方面:翻译的具体策略和翻译的传播媒介。

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提出了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归化以目的语读者为导向,通常采用透明流畅的译法,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译文在语言或文化方面给目的语读者的陌生感,扫清阅读和理解障碍。异化以原文或原文作者为归宿,尽量保留原作中语言或文化的异质因素,使目的语读者向原文作者靠近,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20]。归化策略和异化策略并不矛盾,在翻译中可以相得益彰,配合使用。景德镇陶瓷文化翻译,在语言层面,可以采用归化策略,即译文语言符合目的语表达规范,符合译文读者的阅读习惯。基于此,在翻译陶瓷文化文本时,可参考国外平行文本,必要时对原文进行加工,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的翻译策略。以旅游文本为例,由于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汉语旅游文本喜用四字格、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段,辞藻华丽,极尽渲染之能事,而英语旅游文本则不喜修饰,语言客观平实,在翻译时必须按译语风格对原文做出相应的转换。在文化层面,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综合运用直译、音译、“译+释”(直译加注、音译加注)等手段,最大化地传达原语文化信息。例如:

(1)人们追寻着海上丝绸之路上陶瓷的神韵,在寻找高岭土的密径,在破译瓷之都的神奇。不论岁月悠悠,唐宫里白瓷的光泽,宋廷中影青的靓丽,元区内青花的光耀,明时彼岸刮起的瓷风和清园里瓷的妖娆,无不像一幅画,一首诗,久久地回荡在人们的心中。中国的陶瓷为何有如此巨大的魅力,景德镇在向人们讲述着这个美妙的故事。

译文:Why Chinese porcelain is so charming? The porcelain capital Jingdezhen tells you a marvelous story:the famous Maritime Silk Road,Kaoline——the secret of porcelain making,the white porcelain in the Tang Dynasty(618-907),Yingqing(Greenish white porcelain)in the Song Dynasty(960-1279),Qinghua (Blue-and-white porcelain)in the Yuan Dynasty(1271-1368),and various kinds of porcelain in the Ming(1368-1644) and Qing Dynasty(1616-1912).

原文夸张华丽,而译文朴实客观,符合英语旅游文本的风格。此外,对“海上丝绸之路”、“白瓷”,“高岭土”、“唐宋元明清”,“影青”,“青花”分别进行了直译、音译、直译加注和音译加注,将这些文化词蕴含的文化信息较好地传达给译文读者。

景德镇陶瓷文化翻译的传播媒介很多,最常见的是印刷媒体,如外语旅游或会议宣传册、报纸、期刊。还可借助电视、广播、电影、因特网、即时通讯工具QQ或微信来传播。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如创建了中英日韩四种语言的官方网站,拍摄了MV宣传片《我在景德镇等你》、中英日韩四种版本宣传片《神奇古窑》、景德镇联合国申遗宣传片《景德镇》等。此外,还可举办各类陶瓷文化交流活动,如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与其他国家互办陶瓷艺术双年展、陶瓷文化交流年等。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应综合利用各种传播媒介,讲好陶瓷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七)翻译效果

传播学模式中的传播效果,即信息到达目的地后引起的各种反应。它虽然没有明显地出现在传播过程中,但却是检验传播活动成败得失的重要尺度[21]。景德镇陶瓷文化翻译作为一种对外传播,其成功与否,同样取决于传播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拓展视野,跳出语言文字层面对等的局限,从更高、更开阔的层面去理解陶瓷文化翻译,把握其实质即文化信息的交流和传播,认清其目的是传播中国陶瓷文化,让世界听见中国的声音,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对此,应建立陶瓷文化翻译效果评价机制。在翻译前,应对译文受众进行充分的了解,制定正确的翻译策略。译文完成后,需组织中外语言专家和陶瓷专家进行审校,避免出现语言和文化翻译失误。此外,在译文传播一段时间后,可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及时向国外受众寻求反馈,从而发扬优点,改进不足,争取更佳的传播效果。

三、建立景德镇陶瓷文化翻译的动态传播观

以上借用传播学的传播模式,将景德镇陶瓷文化翻译视为一种特殊的传播,构建了一个陶瓷文化翻译传播模式:翻译环境、翻译目的、翻译主体、翻译内容、翻译对象、翻译途径、翻译效果,并对这七大要素逐一进行分析。值得注意的是,这七大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任何一环做得不好,都会导致陶瓷文化对外传播的失败。因此,应跳出以往静态孤立的研究模式,树立陶瓷文化翻译的动态传播观,全面认识文化交流西强我弱的翻译环境,正确把握对外传播陶瓷文化的翻译目的,充分发挥翻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认真分析翻译内容和受众,综合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和媒介,才能达到最佳的陶瓷文化对外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萍,王建国.景德镇陶瓷及其英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5(1).

[2]欧飞兵.翻译目的论视阈下的陶瓷文化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11(2).

[3]朱竹芳,余高丰.关于几个景德镇专用陶瓷术语英译名的初探[J].中国陶瓷,2006(6).

[4]刘燕.陶瓷语汇的特征及其翻译[J].中国陶瓷,2013(11).

[5]朱练平.景德镇旅游景点中英文双语标识使用现状与问题[J].中国陶瓷,2006(4).

[6]胡娟,郭小丽,谢志明,等.中国陶瓷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J].中国陶瓷,2010(8).

[7]邓宏春.目的论视角下馆藏景德镇陶瓷器物名称英译研究[J].现代交际,2015(9).

[8]张文星.陶艺作品名的命名艺术及其不可译性研究[J].江苏陶瓷,2011(4).

[9]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10]董璐.传播学核心理念与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1]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12]Wilss,W.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Problems and Method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13]吕俊.翻译学——传播学的一个特殊领域[J].外国语,1997(2).

[14]Lydia H,Liu.Robinson Crusoe’s Earthenware Pot[J].Critical Inquiry,1999(25).

[15]Nye,Joseph.Bound to Lead: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M].New York:Basic Book,1990.

[16]李松杰,李兴华.全球化视野下的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以瓷器文化交流为视角[J].中国陶瓷,2014(10).

[17]陈小慰.对外宣传翻译中的文化自觉与受众意识[J].中国翻译,2013(2).

[18]康宁.青岛市文化旅游资源的译介与国际传播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19]段连城.呼吁:请译界同仁都来关心对外宣传[J].中国翻译,1990(5).

[20]Munday,Jerem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1]张健.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评析(第二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强琛E-mail:qiangchen42@163.com

收稿日期:2016-03-01

基金项目: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YG2015209)

作者简介:邓宏春(1979-),男,湖北松滋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陶瓷文化翻译研究。

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395 (2016)05-0067-04

猜你喜欢
传播学翻译
传统媒体正能量的传播学探析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大数据的传播学解读
李普曼新闻传播学说在中国的早期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