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品课如何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

2016-03-25 01:01黄涛
考试周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法治教育

黄涛

摘 要: 在我国,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常识是思品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是思品教师的重要任务和光荣使命。法制和法治是两个不同概念,法制侧重法律制度的,是一个侧重静态的概念;而法治侧重法律的实施,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过去讲法制教育,我们侧重讲一些法律概念,侧重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而现在讲到法治教育时,侧重的是法治理念的确立和法律意识的增强。

关键词: 法治教育 法律知识 行为规则 宪法意识 违法行为

在我国,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常识是思品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是思品教师的重要任务和光荣使命。笔者从事了多年思品教育课,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大家谈谈在思品课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

一、要澄清一个概念:法制和法治

法制和法治是两个不同概念,法制侧重法律制度的,是一个侧重静态的概念;而法治侧重法律的实施,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过去讲法制教育,我们侧重讲一些法律概念,侧重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教育;而现在讲到法治教育时,我们侧重的是法治理念的确立和法律意识的增强。

二、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要讲清一些法律知识

法治教育要从知法开始,知法是守法的前提,因此,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应首先要学生掌握一些法律的基本常识。这样的常识主要包括:

1.法律的概念

法律是个什么东西?这是我们在进行法治教育时首先触碰到的第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必须讲清,否则后边的教育就无法进行。首先,法律是一种行为规则。它和我们经常所说的道德、规章、制度、纪律一样,是规定人们应该做些什么,不能做些什么的行为规则。其次,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法律与诸如道德、规章、制度、纪律等一般的行为规则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这种特殊性表现在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就是法律的三个特征,即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这就是法律的不同之处。

这种不同之处告诉我们,第一,法律是不可违的,违法要受到惩处,这种惩处靠国家的强制力(监狱、法院等暴力机关)保证,具有极强的震撼力。第二,法律前面是人人平等的。无论我们是什么人,地位有多高,功劳有多大,只要违法,就会受到法律的一视同仁,不允许有任何人超越于法律之上,无数高官落马的事例明白无误地说明了这一点,任何人都不要抱有什么侥幸心理。

2.宪法的概念

在所有法律中,宪法的地位最特殊。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全体公民的最根本的行为准则。法律是公民的行为准则,宪法则是公民的最根本的行为准则,我们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首先就是依宪治国,就是依照宪法治国。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有三点:

首先,从宪法的内容看,它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问题。其他法律则不一样,其他法律只是规定某一方面的问题而已。比如,关于国家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发展战略、指导思想等只能由宪法规定。再比如,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就只是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问题,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就只是规定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而刑法则是规定什么事犯罪和犯罪以后处以何种刑罚的问题。

其次,从法律效力的角度看,宪法的法律效力是最高的,被称为母法。而基本法律的制定都要以宪法为依据,不可和宪法规定的内容相违背,否则就要被宣布无效或者被撤销。所以这些法律被称为子法。母法和子法的效力可见一斑。因此在很多法律的第一条都会写明:依据宪法,制定本法。这些法律的制定总是能够从宪法的内容中找到相关依据的。因此,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那么首先就要树立宪法意识,自觉遵守宪法,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宣传宪法,自觉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

最后,从制定的程序看,宪法比其他普通法律要严格得多。普通法律的制定只需要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即可,而宪法一般都要通过全国人大通过才行。并且在通过的人数上有较为严格的限制,其他普通法律只需二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通过即可,而宪法则需要三分之二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通过才行。这是为什么呢?就是由宪法的地位决定的,因为它规定的内容和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所以,必须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宪法的最高权威。朝令夕改的法律制定是不符合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的。

3.违法的概念

在了解了法律和宪法的概念后,还应该了解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那就是违法的概念。只有知道这个概念并且深入了解它,才能帮助学生树立真正的法治观念,从而做到自觉守法、护法。那么怎样理解违法这个概念呢?

违法就是我们做了法律禁止做的事和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个概念的理解涉及两层意思:第一就是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我们没有做。用法律术语说就是法律要求我们履行的基本义务,我们没有履行这就是违法,换句话说就是不作为违法。比如,我国婚姻法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如果父母没有依法尽到这些义务,就属于违法行为。同时婚姻法还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如果成年子女没有履行这样的义务,同样属于违法行为。第二就是法律规定公民不能做的事情我们做了。用法律术语说就是法律禁止的行为,我们做了,换句话说就是乱作为违法。比如,杀人、放火、抢劫等这些行为就是法律规定的我们绝对不可以做的事情,如果我们做了这样的事情,就属于违法,严重者就属于犯罪,是应该受到法律的严厉惩处的。

总之,在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很重要,思品教师承担着这样的使命和任务,我们应该从小处着眼,从小事着手,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法治意识的合格公民。

猜你喜欢
法治教育
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定位与方法创新
浅析高职院校法治意识素养的培育和养成
公民“习惯性违法”行为的成因与对策
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研究
论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
浅谈法治教育在中职学校的开展形式与方法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培养与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调查研究
中学生法治教育策略研究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