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人类的新麻烦

2016-03-25 17:06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小头药厂新生儿

在侵袭南半球后,寨卡病毒还想在北半球继续发威。

寨卡病毒(Zika Virus),一种通过蚊虫叮咬传播,而且是特定的蚊子——伊蚊传播的病毒。自去年5月在巴西发端以来,先后“扫荡”拉丁美洲、太平洋岛屿和非洲的30个国家和地区。近段时期,寨卡北上,美国、英国、意大利、丹麦、瑞士、中国等国都发现了输入性的寨卡病毒感染者。

令人担忧的是,寨卡病毒可能诱发新生儿小头症,且目前尚没有药物可以预防和治疗寨卡热。但由于研发成本远高于可能带来的营收,美国、巴西等国虽然有团队在研发相关疫苗,但大型药厂对病毒疫苗的研发前景并不乐观。

西非埃博拉疫情阴云尚未彻底散尽,寨卡病毒又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敲响警钟,并且呈扩散之势,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传染性疾病新威胁。世界卫生组织1月28日召开特别会议称,寨卡病毒在美洲正呈现爆炸式扩散,该病毒引发的疫情已到“极高”警戒级别。

2015年5月,巴西发现了一例寨卡病毒感染者,但因为这里自确认有寨卡疫情后,平均每年也有160例左右确诊病例,因此人们最初不以为意。但很快人们惊恐地发现疫情失控了:自去年10月起疫情在巴西东北部各州大范围蔓延,且很快传播到中南美洲及加勒比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2月3日最新疫情汇总,在美洲,寨卡病毒本地传播的国家和地区已扩张至26个。疫情集中发作于婴儿身上,最明显的症状则变成了小头畸形,许多还并发智障——尽管世界卫生组织表示,至今尚无科学手段证实新生儿小头症和寨卡病毒确凿有关,但总干事陈冯富珍承认“疑点越来越多”。

巴西成为寨卡疫情最严重的国家,疫情暴发的短短8个月内有150万人感染。去年10月至今年1月30日,该国出现新生儿小头症疑似病例接近4783例,404例已确认感染寨卡病毒,其中76例死亡。

此外,寨卡病毒也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斐济、萨摩亚、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以及非洲佛得角、亚洲马尔代夫出现本地传播。

寨卡病毒除了在美洲、非洲横行外,也开始逐渐向北扩散,欧美等地国家开始出现一些“输入型”病例。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2月10日称,美国已有19个州和首都华盛顿特区发现感染者,病患人数升至66人,其中65人因旅行感染。

受寨卡病毒影响,欧洲已有超过20人感染。截至1月27日,荷兰确认10例病例,英国5例,丹麦1例,瑞士2例,所有患者都曾到访过南美。意大利和葡萄牙各有4人被感染,8人均曾前往巴西。西班牙2例,均来自南美洲。瑞典1例。

世界卫生组织介绍,考虑到蚊子生存和繁殖环境的扩张,同时受城市化与全球化影响,寨卡病毒有潜力成为主要的都市流行病。

2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巴西密集出现的新生儿小头症病例和其他神经系统病变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些病例可能与寨卡病毒流行存在密切关系。这是继甲型H1N1流感、脊髓灰质炎及埃博拉疫情后,该组织发布的第四个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69年前人类就已发现寨卡病毒,但直到2007年,世界上才首次出现它引发的小规模疫情。然而时隔几年,这种看似冷门的病毒袭扰巴西并蔓延至世界多国。因该病毒与新生儿小头症存在某种联系,哥伦比亚、厄瓜多尔、萨尔瓦多、牙买加等国卫生部门建议妇女推迟怀孕。

病毒从哪里来?它的危害有多大?一个个疑问,正在等待人类来揭开。

巴西城市累西腓是寨卡病毒高发区

1947年,人类在乌干达一只猕猴体内发现寨卡病毒。次年,科学家在非洲伊蚊体内再次发现这一病毒。这种病毒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到人类体内,和同样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登革热以及基孔肯亚热有诸多相似之处。这三种病毒主要发源于西非、中非以及东南亚地区,并在全球大部分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出现。

2007年,位于西太平洋的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雅浦岛首次暴发寨卡疫情,75%的居民被感染。而此前,全球只有极少数人类感染寨卡病毒的报告。2013年,法属波利尼西亚再次暴发寨卡疫情,同时出现登革热和基孔肯亚热。

通过基因分析发现,此次巴西出现的寨卡病毒与在南太平洋国家传播的寨卡病毒最相似。巴西2014年举办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后,一直对新病毒保持戒备。由于没有来自寨卡病毒流行的太平洋岛国球队参加世界杯,因此排除病毒在此时传入的可能。也有推测认为,病毒可能是在2014年8月里约热内卢举办国际皮划艇赛事时传入,当时有许多来自太平洋群岛国家的选手参加比赛。另一种可能是病毒从智利经由陆路传入巴西,一名从智利复活节岛回国的游客被确诊感染寨卡病毒。

随着人们的研究,寨卡病毒的传播途径有了新发现。巴西卫生部门2月4日确认2名因输血而感染寨卡病毒的病例。而美国得克萨斯州一位患者2月2日被证实通过罕见的性传播方式感染寨卡病毒。

大多数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感染了寨卡病毒。研究发现,80%的感染者并无任何症状,只有小部分人会出现持续一周左右的发热、皮疹、红眼、头疼、关节和肌肉疼痛。

寨卡病毒虽然相对“温和”,但有证据显示,它同可能危及生命的神经疾病“古兰-巴雷综合征”相关。2015年巴西出现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后,古兰-巴雷综合征病例也呈现出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巴西新生儿小头症病例激增。

尽管尚未有明确证据证明寨卡病毒导致新生儿小头症,但在母亲的羊水以及新生儿的大脑组织中均发现了此种病毒。寨卡病毒如何影响大脑目前还不得而知。上世纪70年代,一项研究发现这种病毒能在小老鼠的神经细胞中进行复制并将其摧毁。而近期的基因分析显示,寨卡病毒或正在发生突变。这恰恰可以解释它在致病性和影响蚊虫或其他宿主的能力方面出现的变化。

寨卡疫情不断蔓延,但令人担忧的是,寨卡病毒暂无药可治,亦无现成预防疫苗。

多家大型药厂目前尚未开始进行疫苗研发工作。英国药厂葛兰素史克称,正在评估其疫苗技术是否适用于预防寨卡病毒。法国赛诺菲称正在检视其研发登革热疫苗的技术,能否应用在寨卡病毒。美国默克则表示,目前未有针对预防或治疗寨卡病毒的研究。

据悉,大型药厂目前对于获利前景不稳定的热带疾病疫苗投资零散。卫生专家呼吁,在埃博拉经验后,需要建立诱使药厂投入研发的奖励系统。

由于此类药物的研发成本远高于可带来的营收,使业者望之却步。医疗专家表示,全球传染病防治的最大缺口之一,就是医疗技术开发的缓慢过程。埃博拉在西非蔓延之际,至少有10几个埃博拉疫苗和候选药物正在研发中,却没有1个疫苗获准上市。

此次寨卡病毒蔓延之时,大型药厂的态度也被指慢半拍。

美国卫生研究院院长柯林斯说:“我们需要一种计划,让企业感到这是一种长远的解决方案,而非一再重复的一次性计划。”

巴西圣保罗的布坦坦生物医学研究所希望在“破纪录的时间内”研发出寨卡病毒的疫苗,但计划主持人表示这至少需要3年至5年的时间。

国家卫计委2月9日通报,我国确诊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据通报,这例患者为男性,34岁,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人,为广东省东莞市某公司工作人员,发病前有委内瑞拉旅行史。目前,患者症状已经消退,病情明显好转,已处于恢复期。与患者密切接触的相关人员无相关症状。

2月15日,我国又发现1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口岸现场的入境人员中发现一例自委内瑞拉归国的发热人员,经查,腋温38.5℃,头面部、胸背部可见红色斑丘疹。经广东检验检疫局实验室检测结果均显示寨卡病毒核酸阳性,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该病例为中国第二例输入性、口岸检出的首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出血热室主任李德新研究员介绍,随着当前全球人群流动加速,尤其是春节期间旅游、返乡人群增加,寨卡病毒病例传入我国的风险是可以预见的,我国卫生计生和疾控部门也已对此做出了安排和部署。

李德新认为,这两例输入性病例的确诊并不会影响此前对国内防控形势的判断。寨卡病毒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感染,监控显示,江西尚未发现蚊媒活动,而我国其他地区气温也都偏低,蚊媒活动较少。因此,此次输入病例引发传播并进一步扩散的风险极低。

李德新同时指出,尽管扩散风险低,但疫情防控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按照相关诊疗方案和防控要求,落实各项防治措施,严防疫情传播扩散。

他提醒,寨卡病毒不仅在拉美蔓延,东南亚一些国家也有疫情传播,人们在去往这些地区时,应通过使用驱蚊剂、穿着长袖衣物、使用蚊帐或防蚊网等防护措施防止蚊虫叮咬。(本刊综合)※

猜你喜欢
小头药厂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最长寿的脊椎动物:小头睡鲨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小头睡鲨:地球上最长寿的脊椎动物
政治与技术:从重庆大新药厂看建国初期医药企业的公私合营
平庸“药厂”
德480名医生收礼遭调查
细辨新生儿的“异常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