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的生物学习性及栽培技术

2016-03-28 02:39王博翟光辉潘忠强孙洪涛
落叶果树 2016年3期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

王博,翟光辉,潘忠强,孙洪涛

(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青岛 266100)



无花果的生物学习性及栽培技术

王博,翟光辉,潘忠强,孙洪涛

(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青岛 266100)

摘要:描述了无花果的生物学特性及适宜无花果生长的环境条件;介绍了无花果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品种选择、建园、整形修剪、施肥、冬季防寒、病虫害防治等。

关键词:无花果;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

2005年世界无花果产量为104万t,面积约42.7万hm2。 产量排前5位的国家为土耳其28万t,埃及17万t,伊朗9万t,希腊8万t,阿尔及利亚6.3万t,加上另外4国叙利亚4.3万t、摩洛哥6.0万t、西班牙3.8万t、美国4.3万t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土耳其产量占世界1/4,居全球第一[1]。随着中国果树业的发展,无花果产业发展迅速,2011 年无花果产量约为12000t,总产值716.3 万美元,居世界第17 位。主要分布在新疆、山东、四川,湖南、江苏、浙江、河北,河南,云南、福建等地,山东、四川、江苏等地都有多处666.7hm2(万亩)以上的种植规模,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1无花果的生物学特性

1.1根系生长

无花果的根为茎源根系,根系以水平根为主,无主根,只有数条较粗的侧根,大量的须根及不定根属浅根性。1年生苗根幅2.46m,垂直分布0.9m,其中15~70cm土层根量最多,达总根量70%[2,3]。3月下旬地温达9~10℃时开始活动,3~4月生长较慢,5月进入旺盛生长,6月达到生长高峰,8月高温期呈停滞状态,秋季地温适宜时再度生长,12月地温降至10℃以下时停止生长。根系极不耐涝,浸水2~4天窒息死亡。连作障碍较重。

1.2枝条生长

无花果生长势强,枝条一年多次生长。4月初开始萌动,6月中旬进入旺盛生长,幼树新梢及徒长枝年生长量可达2m 以上,生长旺盛的枝条中上部多发生二次枝。5月中旬开始,自下而上分化花芽,新梢生长、花芽分化、花器形成、果实生长发育同步进行,这也是无花果区别于其它果树的生长结果特性,是早果、丰产、稳产的生物学基础[3]。芽有顶芽、叶芽、花芽(抽生隐头花序)、潜伏芽和不定芽。顶芽饱满且较长,潜伏芽较多而寿命长,可达数十年。重剪时,潜伏芽便萌发形成新树冠。无花果萌芽率和成枝力较弱,骨干枝明显,树冠枝条较稀疏。

1.3花果生长

无花果的结果习性与其他果树显著不同,每个新梢均可成为结果枝,每个叶腋几乎都是结果部位。芽随着新梢的生长由下部叶腋往上部顺次开始分化,形成的芽中有2~3个生长点,其中一个生长点形成二次枝,其它生长点形成花芽(花序)结果。花芽分化时间短,一般当年成花当年结果,多数每节1果,个别有1节2果。基部1~3节芽一般不发育,当年新梢从下往上逐渐分化发育的果实成秋果。玛斯仪.陶芬品种果实发育经3个时期。一是幼果期,从果实开始膨大到直径1cm左右,果实绿色鲜嫩,茸毛明显,历时1个月左右。二是果实膨大期,果实直径从1cm到3.5cm,果面茸毛逐步减少,果实加速膨大,持续35~42天。三是果实着色成熟期,果色从深绿色转为紫红色,茸毛脱光,体积剧增,果肉成熟变软,持续10~15天左右[2]。成熟果实不耐贮运,应做好果实的预冷、包装、贮运等采后处理环节工作。

随着秋末温度下降,新梢基部数节位芽的生长点停止发育,新梢顶端数节也停止分化。这些当年未结果叶位的芽,翌年继续发育成为夏果。有的品种一年结夏、秋2次果,夏果比秋果大,而秋果产量多,如布兰瑞克、青皮。有的品种一年只结一次秋果,结果期持续时间较长,如紫果。

2无花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无花果属于夏干地带果树,对寒冷敏感,特别是幼树期。冬季气温降至-12℃时,会冻伤主梢,降至-16~-18℃时,枝干会受严重冻害,-20~-22℃时地上部分可能受冻死亡。不同品种耐寒能力不同,如布兰瑞克在-13~-15℃时会受冻害,而玛斯仪·陶芬在-4~-6℃即受冻害。无花果适宜于年平均气温15℃,夏季平均气温20℃,冬季平均气温不低于8℃,≥5℃生物学积温达4800℃的地方。所以,温度是影响无花果自然分布的主要因素。而采用冬季埋土防寒等措施,使无花果栽培区域有了明显扩大[2,4]。

无花果喜光耐热,光照充足时,叶片肥厚、浓绿,花芽饱满,坐果率高,果实含糖量高,品质好。但对光照适应幅度比较宽,既能在高光照区(如新疆,日照2970小时)生长良好,也能在光照不甚强烈的地区(如湖南,日照1726小时)种植。

无花果抗旱性较强,不耐涝。降水过多或渍水,往往会使叶片脱落,导致植株窒息死亡。但因其叶片大,夏季高温季节水分消耗多,长期干旱也会影响新梢抽出,导致果实生长停滞。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壤土、砂壤土都能生长,抗盐碱能力较强,土壤含盐量达0.5%的盐碱地也能生长。

3栽培技术

3.1品种选择

选对品种是栽培成功的决定因素。目前栽培较多的品种各地不尽相同。山东半岛地区布兰瑞克和青皮耐寒性好,容易栽培。江苏地区绿抗1号多,新疆地区早黄较多。由于无花果不耐贮运,品种单一,市场销售压力大,应因地制宜,选择耐寒性较好,颜色特别、单果重大、市场潜力大的品种栽植。经过国内一些地区种植试验,目前表现较好的黄色品种有金傲芬、B1011、A134、布兰瑞克、新疆早黄等;红紫色品种有玛斯仪·陶芬(Masui Dauphine)、波姬红、紫果(Violette Solise)、蓬莱柿(Horaishi)等;果皮绿色品种有青皮、绿抗1号、B110等。冬季严寒地区应根据品种耐寒性合理选用适宜品种。

3.2建园

选择平地、缓坡地建园,避免湿洼地、风口处。每666.7m2施腐熟有机肥2000kg以上。定植穴直径100cm、深60~80cm。无花果再植病严重,不宜连作。以春季3~4月栽植为宜,成活率高。株行距2.5~3m×4m或2~2.5m×3~4m。栽时土壤墒情要好,栽后浇足水。

3.3整形修剪

树形采用主干形、多主枝形、T形等,因其干性不甚强,树形应根据长势随枝作形。定干高度40~60cm。也可在主干基部短截,采用丛状整枝。修剪方式主要采用短截、疏枝和抹芽等。无花果萌芽、成枝率弱,除大树更新外,不宜大量短截。夏季修剪主要疏除密集枝、杂乱枝,抹除萌蘖、根蘖和副梢,保持冠内通风透光。冬季修剪主要是弥补生长季修剪的不足,疏除弱枝、枯枝、病虫枝或扰乱树形的枝条。

3.4施肥

由于无花果新梢生长、花芽分化、果实发育同步进行,营养需求集中,根系须有足够的营养贮备。秋施基肥十分重要,要优质足量,果实采收后至封冻前(10 月中下旬至11月中旬)按每1kg产量2kg肥料比例施入。以有机肥为主,掺加复合肥。有机肥采用腐熟的畜禽厩肥、堆肥、油渣饼肥等均可。在株间挖放射状沟,深30~40cm,撒肥覆土拌匀。追肥一般在6~8月分2~3 次施入,以速效复合肥为主,配合微量元素肥,不宜过量施入氮肥[4]。

3.5冬季防寒

限制无花果分布的制约因素是冬季最低温度。气温-10℃新梢就会受冻,-17℃左右枝干几乎全部冻死。为安全越冬,冬寒地区要做好越冬防寒保温工作,如缚草、包膜、埋土等,不可疏忽大意。特别是1~2年生幼树,要埋土、敷草或覆盖。

3.6病虫害防治

无花果病虫害较少发生,故很少喷药。主要害虫为桑天牛,危害枝干,以幼虫在枝干内沿木质部向不同方向蛀食,可至根部,导致植株生长不良。11月中下旬幼虫停止取食,进入越冬状态。3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4~5月进入危害期,5月下旬老熟幼虫沿虫道上移做蛹室化蛹,6月中下旬羽化成虫,啃食新梢并在枝干上产卵,7~8月为产卵盛期。初孵幼虫又蛀入树干木质部取食。防治方法,冬春季枝干涂白,用生石灰、硫璜、水按1∶0.1∶4比例混匀,涂刷树干,防止成虫产卵。幼虫期发现潮湿新鲜排粪孔时,用铁丝将虫粪掏光,钩杀幼虫,或将磷化铝片剂塞入排粪孔内,用粘泥密封虫孔,进行熏杀,亦可用注射器将80%敌敌畏乳油或40%的杀螟松40~50倍液注入排粪口,用粘泥密封虫口,杀灭幼虫。成虫发生期,每天特别是雨后于早晚捕捉成虫[5]。

参考文献:

[1]Moshe A.Flaishman Victor Rodov Ed Stover[J].The Fig: Botany,Horticulture,and Breeding Horticultural Reviews,Volume 34,2008:113-197.

[2]吴兴国.无花果保护地栽培[M].金盾出版社,2006.

[3]刘振岩,李震三.山东果树[M].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

[4]蔡清国,吕洪飞,王林军.威海无花果的栽培[J].北京农业,2006(2):22-23.

[5]陈继富.无花果的主要特性及其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6(4):16-17.

收稿日期:2015-11-03

作者简介:王博(1963-),男,陕西西安人,高级农艺师,从事果茶研究工作。E-mail:wbseed@163.com

中图分类号:S6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910(2016)02-0047-03

猜你喜欢
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
一株野生侧耳属菌株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
山楂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