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高校学生干部培养

2016-03-28 06:09陈俊宏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干部队伍高校学生价值观

陈俊宏

(岭南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广东 湛江 5254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高校学生干部培养

陈俊宏

(岭南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广东 湛江5254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包含国家、社会、公民3个层面,是我们培养高校学生干部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对当前学生干部队伍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在培养学生干部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于是提出相应的培养方法,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者和接班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学生干部;干部培养

本文引用格式:陈俊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高校学生干部培养[J].重庆与世界,2016(7):24-2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当今,是凝聚全国人民众人一心的强大精神力量,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学生干部是在高等学校中具有一定领导职能或管理职能的学生群体[1],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得力助手,是国家管理干部的储备人才。在高校学生干部队伍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者和接班人。

一、新时期对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包含了国家、社会、公民3个层面的内容。作为公民一部分的大学生干部而言,这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是我们培养高校学生干部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从个人层面而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八字,是新时期对高校大学生干部培养的新要求。

(一)个人理想与国家目标的统一

理想指引人生的方向,信念决定事业的成败,对国家、民族和个人而言,理想信念就如精神上的“钙”,不可或缺。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建设富强、民主、和谐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梦使得全国人民振奋,这是国家的梦,更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梦。这是一个时代的号召,对于青年干部而言,是一种国家责任、一种精神动力,更是一种生活的姿态。青年干部应该把个人理想和国家理想结合起来,牢固为社会主义建设奋斗终身的信念,扎实学习理论知识,接受训练,认真投入实践,成长为强能力、负责任、善创新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力量。

(二)个人发展与社会要求的统一

青年大学生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其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抓好作为青年人领袖的大学生干部的价值观养成教育显得十分重要。这和我们的习总书记所说过的“人生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前面的扣子扣对了,后面的才会扣对”,人生亦如此。

从个人行为能力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凝练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覆盖了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刻阐明了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选择的价值标准。它强调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个人发展应与社会要求相统一。爱国是调节个人与国家关系的行为准则,青年学生干部理应以报效祖国、振兴中华为己任,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国家整体利益。敬业是关于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青年学生要树立群众意识,忠于职守,服务人民,服务社会。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青年学生干部要诚实肯干,与人为善,信守承诺。友善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行为准则。它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青年大学生干部亦概莫能外。

(三)风清气正的外部环境

党的十八大报告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既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我们人人向往的理想家园,还是青年大学生遵循的人生准则。大学时代是青年从学校走入社会的一个重要过渡时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青年人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干部与所有青年一样,仍处在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形成阶段,心智还未成熟,对人生的价值、目的和意义还处在不断探索阶段。一个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的社会环境,对他们的成长来说显得弥足珍贵。因此,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良好外部环境,对于培养新时期的青年大学生干部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当前高校学生干部的现状

长期以来,高校学生干部发挥了学生工作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他们在学校的各项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影响,他们的素质、作风和能力总体来说是优良的。但从新时期的要求以及学生干部现状来看,当前高校学生干部无论在学校培养层面,还是干部个人发展方面都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学校层面

一是重使用轻培养。当前,各高校普遍存在对学生干部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学生干部一经选出,一般按照“老带新”式的传帮带模式进行培养,边学边工作,边工作边学。学校缺乏对学生干部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工作方法的培训,大多数学生干部仅凭感觉或高年级学生干部传授的经验来开展工作。这会导致工作问题层出不穷,工作效率降低,干部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也屡受打击。

二是重选拔轻管理。各高校在组织选拔学生干部的所有环节都做得扎实认真,在宣传、报名、面试、考察、试用等各环节中极尽所能地做到优中选优。高校大都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生干部管理办法和条例,对学生干部选拔与任用、权利与义务、教育与培养、考核与管理、奖惩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数高校仍存在对学生干部重选拔轻管理的现象。学生干部的工作成效往往缺乏合理的评估,导致学生干部内部涣散,相互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各种评优工作也大多由随意性较大的投票选举来进行,人情分占很大比重,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破坏了学生干部团队积极向上的氛围。

三是重工作轻研究。学校各级领导和老师更多的关注学生工作任务的完成,而把学生干部队伍仅仅当成一种工作工具,但学生干部如何工作,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规律和特点是什么,这些学生干部的工作规律和方法上的理论研究则明显不足。

(二)学生干部层面

一是自我定位不明。不少学生干部无法正确定位自身的角色。首先,学生干部的首要目标是学习。一部分学生干部忘了这一点,总是处理不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导致学习成绩差,成绩单一路飘红。其次,学生干部不是官,是为学校和学生服务的服务者。但部分学生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总以“干部”自居,与同学相处处处“高人一等”,导致在学生中的群众基础缺乏,人际关系较差。再次,少数学生干部自恃过高。有的学生干部在做工作时,认为自己只要是想集体和同学所想,出发点是善意的,同学们就一定会响应、支持,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个别学生干部甚至过于自信,不把学校的要求、学生的需求、老师的提醒放在眼力,总认为自己能独当一面,别人的能力都不如自己。以上这些都是我们学生干部自我定位不明所引起的。

二是工作主动性不足。目前,90后大学生干部普遍存在工作主动性不足的问题。实际工作中,大多数大学生干部只是被动地接收学校和学院领导老师安排的工作任务,做一个简单的执行者。部分学生干部遇到问题和困难,选择的不是迎难而上,而是逃避、退缩。有的干部领导老师布置什么就干什么,缺乏主观能动性。甚至有个别学生干部只做“干部”,不干实事,缺乏“实干兴邦”的工作作风和气概。

三是功利色彩较浓。我们相信大部分学生担任学生干部的动机是纯正的:一方面希望通过担任学生干部锻炼自己的能力,使自身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则希望籍此更好地为学校和同学们服务,奉献自己的一点力量。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干部有较浓厚的功利色彩,他们担当干部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有干部分加,在推优入党的时候有资本,将来求职的时候增加砝码等。因此,这部分干部在工作过程中,凡是对他们有利的,他们就积极;凡是对他们不利或者无利的,他们就推诿,逃避工作责任。这种状况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学生干部的形象。

三、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路径

新的历史时期,对大学生干部的要求是要有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和积极的道德实践。大学生干部应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目前,普遍采用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总结起来主要由两种:一是“理论灌输”模式,二是“实践教育”模式[2]。当前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结合这两种模式努力做到“一营造三加强”。

(一)营造学生干部成长的良好外部环境

首先,要教会学生明辨是非。目前,社会矛盾明显增多,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少数领导干部贪污腐败等现象仍然存在,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着巨大的问题和困难,对此学生干部要始终保重清醒的头脑,正确对待社会负面影响,坚定社会主义建设信心。其次,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学生营造自由民主的校园环境,鼓励学生参与到时事热点的探讨当中,使其通过自身的践行,提高抵御不良风气影响的能力,健康地成长成材。

(二)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选拔与管理

做好学生干部队伍的选拔和管理是高校学生自我管理队伍建设的重点。首先是要选拔好一支学生干部队伍。各高校在选拔学生干部方面各有办法,各有特色。如岭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在选拔学生干部时,除一般性的程序外,还有入学时间的限制等,即新生入学3个月后才进行干部的招募,目的就是为了充分了解干部的全面情况。其次是管理好所选拔的学生干部队伍。这是目前各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难题之一。岭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一直在探索如何有效管理学生干部,也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比如权责明确、合理分工,制度化、规范化,垂直管理与分层管理相结合等,效果较好。

(三)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培训与教育

大部分高校学生干部以前都没有从事干部工作的经历,缺乏相关工作经验。如果不经过系统的学生工作理论学习,他们很难在工作实践中掌握学生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因此,定期对学生干部进行学生工作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在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培训和教育方面,岭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做了一些有益尝试。他们把学生干部工作事务分成文书、礼仪、电脑操作、活动开展步骤等专题,由经验丰富的辅导员老师亲自授课,向学生干部传授其应具备的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

(四)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论研究

“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3]加强高校大学生干部的培养,首先应该研究高校大学生干部的特点及其培养规律。一直以来,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管理、教育和培养都是借助现代管理学的知识进行的,一直未能形成自身的理论体系。应不断地加强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理论研究,探索学生干部成长的规律和特点,凝练学生干部培养的有效经验,真正实现管理育人的目标。

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尤其是在当前信息爆炸、价值观多元时代,高校必须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正视学生干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用科学的方法正确培养学生干部队伍,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1]宋林泽.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2]张丁杰,曾贤贵.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构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68-75.

[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9.

(责任编辑周江川)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 Cadr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CHEN Jun-hong

(School of Music, Lingnan Normal Univercity, Zhanjiang 525400, China)

The basic contents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clude three aspects: the state, the society and the citizens. It is the guiding ideology and the code of conduct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 cadres. Currently, we analyzed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 cadre team, and found the problems when we training the students cadre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training methods. Actively cultivating and practic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conducive to consolidate the guiding position of the Marx doctrine in the field of ideology, and to train the leaders and successors of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cialist core value; college; student leader; cultivation of carder

陈俊宏(1988—),男,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10.13769/j.cnki.cn50-1011/d.2016.07.006

format:CHEN Jun-hong.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 Cadr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J].The World and Chongqing, 2016(7):24-27.

G641

A

1007-7111(2016)07-0024-04

猜你喜欢
干部队伍高校学生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弘扬石圪节精神 锤炼干部队伍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多措并举 建设高质量干部队伍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践行“三严三实”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