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影响及护理

2016-03-28 06:15刘雪银
保健文汇 2016年2期
关键词:卧位低血压精神病

●刘雪银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影响及护理

●刘雪银

目的:研究抗精神病药物对血压的影响及护理。方法:随机选择新入院首次服药患者、首次服药后第一次加药及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各40例,通过测量卧位与立位时上肢血压进行分析,同时并进行相应护理。结果:首次服药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26.7%,第一次加药后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为13.3%,长期服药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为16.7%。结论:新入院首次服药患者较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应加强观察及护理,防止或减少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抗精神病药;体位性低血压;护理干预

药物治疗是精神病患者主要治疗方式,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常发生心动过速或过缓、毛细血管扩张、血压降低、静脉血栓形成及体位性低血压等心血管疾病[1]而体位性低血压较常发生[1,5],轻则患者感到头晕、黑蒙不适,重则跌倒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体位性低血压早期发现及积极有效的预防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研究精神病患者首次服药、服药后首次加量及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后血压变化情况以及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6年8月我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均符合文献[2]中有关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均无心脑血管疾患及可能影响血压的躯体疾患;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脑电图及体查均正常。均为男性,年龄16—68岁,平均 42.3 岁,其中长期服药(服药时间超过3周)40例,首次服药(首次住院第一次服药后)40例。

1.2 测量方法

选固定式水银柱血压计,专人负责测量,严格按操作规程对80例患者在午睡起床前测其上肢卧位及立位血压各2次,取均值并记录,以保证测得血压数值准确无误。

1.3 直立性低血压诊断标准[3]

患者从卧位转变为直立位时血压下降20mmHg以上或舒张压下降15mmHg以上者;患者从卧位到直立位后出现头晕、黑蒙、晕厥等脑缺血症状;立位时血压下降超过2min。

2 结果

首次服药40例患者中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为26.7%,第一次加药后40例患者中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为13.3%,长期服药40例患者中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为16.7%。首次服用抗精神病药患者较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3 护理干预

3.1 确定重点病人

有临床研究与此结果相符,首次服药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43%,明显高于长期服药患者,50岁以上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40%,明显高于50岁以下患者[4],同时药物剂量越大,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越高[5],也就是患者在使用抗精神病药时要从小剂量开始,首次服药及年老体弱的患者要加强看护,服药前做好后解释。

3.2 测量血压

患者用药前后应测量和记录卧位、立位血压各1次。服药过程中,观察患者在转变体位时,尤其是由卧位、蹲位变为直立时有无头晕、黑蒙、晕厥症状,加药改药时及时测量血压,根据血压变化针对性调整药量,避免发生跌倒或意外事故。

3.3 避免便秘

精神科药物容易引起便秘,应做好预防护理,如一旦发生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以防患者蹲位时间过长。

3.4 指导起床三部曲

指导患者起床时按照3个30秒:可先睁开眼睛在床上躺30秒,然后慢慢起来,再在床上坐30秒,随后站起床边站立30秒,最后再慢慢行走。每日在晨起、午睡、夜间入睡前都会加强宣教。

3.5 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处理

一旦发生,应立即将其就地平卧或抬高下肢30℃,同时汇报医生,测血压、脉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准备好急救用品和药物。如平卧后血压及意识仍不恢复,遵医嘱给升压药或给中枢兴奋药。血压持续不升者,应给输液、给氧,禁用肾上腺素,因肾上腺素使用后加重低血压反应。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广济医院)

[1]张明园.精神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4.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4].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

[3]孟宝珍.体位性低血压的控制方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2,11(1):33

[4]何雪芳.抗精神病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观察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8):113.

[5]张丽,马洪霞,孙秀娟抗精神病药所致直立性低血压的动态观察[J]叶1国实竹j护理杂志,2003,19(11):13一14

猜你喜欢
卧位低血压精神病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精神病
都有精神病
睡姿不对,当心病情加重
孕30周胎位不正能转过来吗?
斜卧位与俯卧位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