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

2016-03-28 06:15赵淑妙李培张鹏飞
保健文汇 2016年2期
关键词:李老四君子汤胃气

●赵淑妙 李培 张鹏飞

李培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

●赵淑妙 李培 张鹏飞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组以上腹痛、腹胀、早饱、恶心、嗳气烧心或进餐后加重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经生化、内镜和影像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的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病,占消化专科门诊就医的20%-40%。李培主任医师系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从医四十余年,在诊治内科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李老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有自己独到之处,现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李老认为脾胃虚弱,肝脾不调是本病的关键。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胃协调,脾主运化水谷之功和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传化糟粕之功能正常运行。如脾胃受损、脾胃虚弱,或肝之疏泄失职则横逆犯胃,而致肝胃不和。那么脾胃的运化功能受阻、传导失司、清阳不升而降,浊阴不降而升,升降失职,出现水谷不腐之痞满证。李老认为肝与脾胃功能失调可互为因果,如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为木强乘土,可出现胃脘饱胀、嗳气、呕吐等症状,属实;脾胃虚弱,运化失常,肝气乘脾,脾土受伐,为土虚木乘,亦可出现上述症状,属虚。两者临床症状相同。但有虚实之分,治疗前者当以抑木为主,后者当以培土为主。李老经常选用四君子汤、四逆散等加减治疗该病。

2 辨治特色

2.1 治当调理中焦,斡调气机

气机不调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共同的病机特征,无论虚实,调理中焦气机是不可缺少的,包括两方面:一是降胃气,健脾气。所以,在和降胃气是根据病情酌加升麻、柴胡、葛根、防风等升提脾气之品,益气健脾时少佐莱菔子、隔山撬等通降胃气药物。李老遵循“治中焦如衡”,多选用平和之药,如苏梗、陈皮、旋覆花、代赭石收效而止。叶天士指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胃升降相宜,则受纳腐熟和转输运化功能正常,诸证皆去。再者,肝主疏泄,与脾胃升降关系密切,故本病多见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肝郁脾虚。治当疏肝理气、益气健脾。

2.2 治当灵活辨证,随证加减

功能性消化不良往往存在中焦气机升降失调,一旦气机失调,则气、火、痰、湿又可相因为患,所以临床治疗时,应当灵活辨证,随证加减。病程长者,可加活血药,如: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柴胡主散能升,长于扭转气机,疏解郁结。枳壳行气导滞,与柴胡相配,一升一降,疏肝胃,导壅滞;柴胡配白芍柔肝缓急,刚柔相济;白芍配甘草缓急止痛和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君子汤补益脾气。如患者恶心呕吐,可选用法半夏、生姜、旋覆花、代赭石等和胃降逆止呕;如出现胸骨后灼热、疼痛,可选白及、煅瓦楞、海螵蛸、制酸保护胃粘膜止痛,或兼有肝胃郁热之灼热疼痛选用左金丸清胃中郁热;如果肝郁日久,化火伤阴,可配北沙参、麦冬等养阴和胃。如有气滞血瘀可选用丹参、川芎等活血化瘀药。现代药理表明:柴胡、枳实可明显增强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功能。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有增强消化吸收功能,调节消化道平滑肌张力以及保护胃粘膜的作用,白芍有促进胃排空的作用,半夏有促进胃动力作用。李老将中医辨证论治与中药的相代药理作用相结合运用于临床,疗效更显著。

2.3 治当用药轻灵,切忌壅补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脏腑功能失调、中焦气机不畅所致,当先调整,使之归于平衡,非必以补,方能助其后天。李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用药轻灵流畅,当升者升,当降者降,最忌壅补。李老认为,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临床实践中单纯虚证患者较少见,而以实证和虚实夹杂证较多见,主张临床治疗以祛邪为主,补虚为辅。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虽有脾虚,但常兼有明显气滞,若一味补之,则气滞更甚,常用香附、陈皮、枳壳、厚朴、柿蒂、旋复花等行气通降,先治其标,而收以通为补之效;脾虚夹湿,如过用甘腻,反滋痞满,常用藿香、砂仁、白豆蔻等芳香化湿,湿去则脾运;脾虚食滞者,则先用鸡内金、炒麦芽、炒谷芽、枳壳、槟榔、熟大黄等消积导滞,食化则纳化升降正常,脾气健运。

2.4 治当重视心理,加以指导

李老认为当代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致人们性情急躁,易怒,多虑,或性情低落,脘闷不舒,食欲不振,腹泻等症。属中医“郁证”范畴。国内有学者发现FD患者中26.3%有焦虑情绪,31.7%有抑郁情绪,FD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高于我国正常人群水平,消化不良症状程度与焦虑、抑郁分数呈正相关。所以李老认为除了应用疏肝理气的同时要重视心理指导工作。

3 临床病案

王某,女,47岁,绵阳市花荄人氏。上腹胀满隐痛10余年,伴有胃烧、呃气。于2014年6月20初诊。患者于10余年前因与他人发生争吵后出现上腹胀满隐痛、伴胃脘灼热、呃气,多次检查胃镜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多方求医,病情未见明显好转,经常反复,特别是在生气时反复或加重。患者现食后胀痛加重,嗳气频频,纳欠佳,消瘦,面色少华,大便不爽,日行2—3次。查体:脘腹胀满、腹软、无明显压痛,舌质淡、苔厚腻,脉细弦。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证属脾胃气虚、肝气不疏、胃气上逆。治当健脾益气、疏肝理气、降逆止呕。药用:党参20g ,(炒)白术15g,茯苓20g,炙甘草6g,柴胡12g,枳壳20g,白芍20g,黄连6g,吴茱萸6g,葛根20g,焦麦芽20g,焦建曲20g,法半夏15g,生姜10g,山药20g,二日一剂,一日三次,水煎服。服药10天后,患者上腹胀满隐痛明显缓解,胃灼热呃气减轻,纳好转,大便每日一次,稍稀,苔薄黄,脉细。上方去法半夏,生姜再服20天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纳可,大小便正常,薄白苔,脉细。劳累后易疲乏,以四君子汤继续巩固治疗一月。嘱患者调节畅情志,充足休息。

总之,李老认为脾胃虚弱,肝脾不调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生的关键。治当健脾益气,斡调气机;注重灵活辨证,随证加减;用药宜轻灵,切忌壅补;重视心理指导。临床用之,每获良效,值得推广。

(作者单位:绵阳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

[1] 梅应兵. 甘爱萍脾胃病学术思想及诊治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经验研究[D].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5

[2] 杨帆,金小晶. 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J]. 吉林中医药. 2014(03)

猜你喜欢
李老四君子汤胃气
足三里穴位植线联合加味四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观察
张景岳对《黄帝内经》脉中胃气的阐发与运用
Potential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of Strengthening the Spleen, Clearing Heat and Dampness in Treat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探访抗美援朝老战士
也来谈谈“胃气”
胃气痛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我的高寿跟我从事的工作有关
胃气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临床意义
加味四君子汤对碱烧伤食管组织中p53和Bcl-2表达水平的影响
四逆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