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2016-03-28 06:15洪军魏淑梅
保健文汇 2016年2期
关键词:精神病服药家属

●洪军 魏淑梅

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洪军 魏淑梅

目的:分析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的260例精神病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的药物治疗不依从性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精神病患者治疗不依从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缺乏自知力、药物的不良反映、家属的认知和关怀程度、经济能力等。结论通过对精神病患者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以及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精神病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

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干预措施

研究显示,大约有1/3的精神病患者对药物治疗不依从[1]。当前精神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依然是抗精神病药物。随着精神医学的不断发展,精神药物治疗也逐渐向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方向发展。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效果直接关系到疾病的治疗效果。为了提高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本院选取我科住院的260名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主要分析影响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措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资料与方法

设计影响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问卷调查表,并对本科2013 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的260例精神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1.2 调查结果分析

260 例精神病患者中有53例药物治疗不依从,其中男性多于女性,精神分裂症、高中及中专、工人居首位,不依从的因素:有单一的,也有多因的,最常见的是患者缺乏自知力。

2 影响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因素

2.1 患者自知力的影响

新入院或首次住院的患者,由于缺乏自知力,否认自己有精神病,认为自己的表现是正常。

2.2 受患者思维状态的影响

精神病患者由于病态思维,存在幻觉、妄想等症状,如患者受幻听支配,听到有人叫自己不要吃药,医护人员在药里和水里下毒,认为医护人员要害自己,给自己吃毒药,因而敌视医护人员,拒绝服药;有罪恶妄想的患者认为拒绝服药是对自己的惩罚等。

2.3 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严重程度

抗精神病药物在服用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可出现流涎、吞咽困难、肌张力增强、震颤、静坐不能、食欲不振、便秘、无力、头昏、嗜睡、体质量增加、性欲减退等[2]。特别是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大,服用后给患者带来不适而影响日常生活,严重的不良反应常使患者不能耐受而产生假服药。

2.4 家属对患者疾病的认知以及对患者的关怀

由于患者及家属对精神病相关知识不了解,不懂得有规律的药物治疗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患者担心长期服药会影响结婚、生育,担心长胖会影响体型;担心记忆力减退而影响工作,害怕被社会歧视,害怕单位领导、同事知道而失去工作;担心药物对大脑、心、肾、肝等重要器官的不良反应,担心长期服用会产生药物依赖;因而不能长期坚持服药。有的患者缺乏亲人的关心、理解和支持,认为自己的存在给家庭增加负担,活着无意义,因此拒绝治疗。

2.5 经济能力

精神病患者往往失去工作能力,长期住院,自己的工资较低,难于维持基本生活,常需家庭的帮助,而精神病患者的家庭离婚者居多,经济条件均不好,特别是家住农村的患者,更无经济能力坚持治疗。由于经济支付能力有限,患者家属对治疗持消极态度,患者意识到活着对家庭是一种负担,死亡对自己和亲人都是一种解脱,因此拒绝治疗。

3 提高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措施

3.1 加强心理护理

多数重型精神病患者因缺乏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常不愿接受治疗,甚至对医务人员持有敌意,对治疗的不依从。因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帮助患者从烦躁、不安、消极或抑郁等情绪中摆脱出来是护士首要的工作。要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矛盾,并给予耐心疏导,鼓励患者及时表达对治疗效果的感受,充分了解患者拒药的原因,并进行有效的干预。

3.2 严格执行给药制度

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发药时除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等,要认清患者的面貌,患者排队服药,一名护士发药,另一名护士检查患者是否把药服下,发药时先发依从性好的患者,后发不依从的患者,对自知力恢复不完整,又有抵触用药的患者,护士要定时给药,必要时检查口腔、水杯等部位,严防藏药;对有藏药、吐药的患者,可将药物磨成粉剂或溶解成水剂让患者服用,服后在护士的视线内观察15—30min;对坚持拒绝服药的患者,护士不可强行喂药,可联系医生采用肌内注射、静脉或鼻饲等给药方法;对服药时间较长而病情无明显好转,服药剂量较大而又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治疗期增加用药剂量而病情突然波动的患者,应考虑有藏药的可能,此类患者护士要重点交待,重点观察,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患者藏药的地方,以防患者积攒药物而一次大剂量服药自杀;发药时药车不能随便放置,以防兴奋躁动的患者抢药或打翻药车。

3.3 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由于精神疾病的表现主要在精神与行为方面的异常,患者病情复发时,思维过程紊乱,思维活动脱离现实,出现不同程度的感知觉、思维、情绪、记忆、活动、意志行为、智能、意识等障碍,不能正确理解和判断客观事物,对疾病本身也缺乏自知力,常常不能正确表述自己的不适。因此,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躯体和精神症状的变化,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若患者出现不适,应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告知药物的不良反应会随药量的减少或停药而逐渐消失,以尽量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对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而影响日常生活的患者,要加强基础护理,同时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及时记录,以确保患者生命安全。若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应了解用药的原因,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3.4 加强对家属的健康指导

让家属理解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解各种治疗措施的目的是治病而不是惩罚。在用药前向家属介绍药物的作用与不良反应,这样可以减轻患者及家属的担忧、焦虑,使家属主动协助配合治疗过程,以增强社会支持系统对患者治疗过程的参与,确保治疗工作顺利进行。

(作者单位:洪军,黑龙江省牡丹江神经精神病院;魏淑梅,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1]徐梦丹,张卫敏,邱畅.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南药学,2015,08:876-880.

猜你喜欢
精神病服药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服药禁忌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都有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