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比较

2016-03-28 06:15郭先建
保健文汇 2016年2期
关键词:末梢血常规白细胞

●郭先建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比较

●郭先建

目的:对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1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的末梢血进进行采集,对观察组患者的静脉血进行采集。对两组患者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检查项目的差异进行记录。结果:两组患者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检查项目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常规检验当中采集静脉血进行检验效果更好,检查结果更为准确客观,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末梢血采集;静脉血采集;血常规检验;临床应用

血常规是临床上最为常规,最为基本的血液检查,血常规主要负责检查血液的细胞部分。通过观察血液中细胞的形态分布以及数量变化来判断疾病的发生与发展[1]。本次研究通过对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1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的末梢血进进行采集,对观察组患者的静脉血进行采集。对两组患者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检查项目的差异进行记录。旨在对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予以分析和探讨。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1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0例患者,男47例,女43例,年龄17~73岁,平均年龄为(46.2±3.7)岁,对对照组患者的末梢血进进行采集。观察组90例患者,男49例,女41例,年龄18~71岁,平均年龄为(45.9±3.9)岁,对观察组患者的静脉血进行采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严格按照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检测的操作规范进行检测[2]。对对照组患者的末梢血进进行采集并且检测,对观察组患者的静脉血进行采集并且检测。两组患者均在早晨九点左右进行采血,所有患者必须保持空腹,采用一次性采血针进行采血,采血针的一端连接着真空抗凝管,采血6ml,采血后注意防止发生溶血现象。所有患者采取后的血液均于2小时内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检查项目的差异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进行检验,P<0.05表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白细胞为(5.7±1.3)×109/L,对照组白细胞为(6.7±3.7)×109/L;观察组的红细胞为(3.2±0.8)×1012/L,对照组红细胞为(3.6±1.1)×1012/L;观察组的血小板为(221.1±63.1)×109/L,对照组的血小板为(207.6±69.1)×109/L;观察组的血红蛋白为(114.3±18.4)g/L,对照组的血红蛋白为(101.5±18.6)g/L。两组患者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检查项目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末梢采血法操作较为简便,容易被广大患者接受,但是通过末梢采血法通常容易因为外界因素影响检测结果[3],例如温度、出血速度、血液质量等,末梢采血法容易发生溶血现象,末梢采血法采用的是末梢血管,采血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少,需要不断积压采血部位,容易使其它细胞破裂从而进入采取的血液当中,从而影响到检查结果。随着科学技术和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静脉采血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静脉采血法可以尽可能的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有效的依据。

本次研究通过对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1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的末梢血进进行采集,对观察组患者的静脉血进行采集。对两组患者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检查项目的差异进行记录。旨在对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予以分析和探讨。发现两组患者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检查项目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血常规检验当中采集静脉血进行检验效果更好,检查结果更为准确客观,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单位:威远县第二人民医院)

[1]刘玉琪.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7):87-88

[2]崔凤霞,孙丹.浅谈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7):85-86

[3]高梅,张凌峰,付永航.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中的价值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4):46

猜你喜欢
末梢血常规白细胞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白细胞
血常规解读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向区域创新体系“末梢”发力
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
采用末梢血快速测定血糖值的临床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