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2016-03-28 06:15廖金海
保健文汇 2016年2期
关键词:卫生部门公共卫生应急

●廖金海

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廖金海

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也是公共卫生的突发危机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人口、自然等因素会对公共卫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加强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是国家发展工作的当务之急。完善和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是现代社会进步的表现之一,我国正处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时期,各种不稳定因素都会引发公共卫生事件,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

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应急机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是单纯的医学问题,它的发生由多种因素造成,对社会的正常运行有着很大的影响,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使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还是无法达到人们的预期,仍需要不断地完善。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已逐步完善,人本主义的科学决策理念在突发卫生事件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政府及党在应急管理中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近些年频繁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表明,我国的应急体制仍然需要不断地完善,党和政府的卫生事件应急能力仍然需要进一步地提升。近十年间,我国发生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2003年的SARS疫情及禽流感、2009年的甲型H4N1流感、2010年的青海玉树地震、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2011年的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2011年的甬温线动车追尾事件、2015年天津滨海新区的爆炸事件等。这些突发卫生事件表示我国的应急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党和政府需要积极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

1.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2.1 运行机制不够完善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一些政府的信息公开度不够,民众与政府之间的互动机制不够完善。民众的信息得不到高度重视,出现问题的时候也无法建立一个统一行动机制,各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程度不够好,政府内部缺乏有效的协调管理机制。特别是卫生管理部门之间的工作交流,卫生部门缺乏系统化、有序化、严格化的管理,在面对突发卫生事件时由于缺乏足够的经验使得处理后果不佳。

1.2.2 思想意识无法跟上事件形势的需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管理部门没有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长远、全面、系统的组织和规划,对卫生事件的认识不足,所有的卫生事件的预案只是限于单位内部,没有进行科学性的检验和实践,对应急防范措施没有形成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处理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候,没有对旧有的应急观念进行创新和改革,导致在实际应急的过程中物质投入发挥不出正确的使用价值,弱化了自身的应急能力。

1.2.3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演习不足

我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教育不足,导致人们的应急警觉性较差,普遍缺乏自救能力和意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演习训练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手段,能够检验应急培训的结果,是评价、检验、保持应急能力的主要方式。就当前我国的应急能力演练来说,还欠缺不足。首先公众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观念比较落后,相关卫生部门对公共突发卫生事件的演习只是一种应付,不够重视演练的作用,对模拟练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次突发卫生事件的演练规模较小,很少进行大规模、大范围的模拟演练,没有实现对突发事件防范意识的普及和宣传。

2 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策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会有一个过程,相应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也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即事前、事中、事后。

首先是事前的应急防范,国家卫生部门要提前对可能发生的卫生事件进行有效的调查和研究,事前的防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共卫生事件可能发生的机率。卫生部门要建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提前掌握情报,在卫生事件的潜伏期就尽可能地将其消灭。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是可预测的,大多数还是无法预知的,比如甲型H1N1,所以公共卫生部门要制定管理好预案,学会识别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提前进行模拟演练训练,为应急积累经验。

其次是事件正发生时的应急管理。在事件发生时,国家要积极启动应急的预案,组织成一个跨领域、跨行业合作的专家咨询小组,为事件应急决策提供合理、科学的建议。各个卫生部门要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蔓延。国家要培养一支专业性强的应急队伍,能够全面分析公共卫生事件,对事件做出正确的判断,制定有序、有效的应急步骤,监督步骤的实施,对事件能够进行正确的指导。各单位及社会力量要积极投身于应急救急之中,有序地展开救急工作。

最后就是公共卫生事件的事后处理。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肯定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卫生部门要积极参与事后的治疗工作,改善疾病治疗的设施,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有效的疾病治疗,控制疾病的扩张程度,提高自身应急治疗的水平和质量。在事件发生过后,要积极收集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做好防护工作,避免再次发生。提高自身掌握情报和动态的能力,对组织观念进行有效的改革,尽最大可能减少新疫情的产生。

3 结语

在社会、资源、人口、环境等矛盾发展严重的敏感时期,很容易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了避免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相关的卫生部门要做好防护工作,完善突发公共卫生实践的应急对策,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分析突发事件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对策,对国家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提供依据,实现应急机制的完善。

(作者单位:恩施市崔家坝镇中心卫生院)

[1]王振萍,王平.从一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看应急护理工作的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0(5)

[2]彭婧.我国中小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以海城豆奶中毒事件为例[J].金卡工程,2010(8)

[3]丁杰.基于案例推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卫生部门公共卫生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现代化管理对卫生健康部门人事档案管理的作用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
过度剖宫产背后的公共卫生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