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文化漫谈(序)

2016-03-28 06:28潘开宇黄荣静
河南水产 2016年1期
关键词:渔业鱼类人类

潘开宇,黄荣静

(信阳农林学院水产学院,河南省现代渔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信阳 464000)

渔文化漫谈(序)

潘开宇,黄荣静

(信阳农林学院水产学院,河南省现代渔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信阳 464000)

渔文化建设是我国先进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我国渔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新动力。本文作者探讨了渔文化的渊源与形成、特点和研习方法等,以唤起读者关注,形成讨论或共鸣。

渔文化;渊源;形成;特点

源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我国渔业也由紧缺而变为富足,由单纯地吃鱼而变为通过“渔”来追求文化的享受和精神的满足。这种状态我们可以称之为关于“鱼”的文化或“渔”的文化。小康社会的逐步实现是渔文化“渐热”的物质基础,宽松、和平的社会环境是渔文化兴起的客观保障。渔文化建设是我国先进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我国渔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新动力。由此,笔者试图通过漫谈的形式介绍这方面的学习心得,与大家交流,以唤起关注,形成讨论或共鸣。

1 文化的涵义

1.1 关于文化的基本定义

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了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泛指文字能力和一般知识,例如:学习文化、文化水平。

1.2 将文化的词语分开解释

文:文,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例如:灿若文锦、刺画花纹、文身。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

化:化,性质或形态改变。例如:变化、分化、僵化、教化、熔化、融化、潜移默化、化干弋为玉帛等等。这是源自新华字典的解释。

2 关于“文化”定义的各家之言

1936年版《辞海》的解释:一是文治教化;二是“人类社会由野蛮而至文明,其努力所得之成绩,表现于各个方面者,为科学、艺术、宗教、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等等。其综合体,谓之为文化”。

英国人类学家Tyle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的复合体”。这是从人类学角度对文化和文明最早、也是最权威的一个解释。

美国人Kluckhon在《文化的概念》中对文化的定义也是从人类学角度加以阐述的。他说,“文化是历史上创造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含显性式样,又包含隐性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所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特定部分所共享”。也就是说,文化是特定人群的一种生存方式或生活方式。

笔者觉得是否也可以这样理解:文化是精神文明的客观表现。文的相对应字:武。

文,包括了动态的和静态的、显性的和隐性的内容,是将动态的认知总结、概括、归纳而升华为一种可以遵循的规律或原则,对动态的东西有引导、指导和规范的作用。

武,以动态为基础而存在,其中也包含了一部分延展或升华了的成分,例如武略、武功、武备这些上升到文化层面的内容。

化:化育、化合、融化、分化、教化、润化。例如春风化雨、春雨润物(春风化雨谓之生,春风华发;秋风化雨谓之敛,秋风萧刹)。

3 渔文化的渊源

渔业上的文化(或曰和渔业有关的文化)。也可以理解为:由“鱼(鱼和渔)”而积淀、引发、派生出来的一些可以上升到理性层面的认知。

鱼类一旦具象地进入人们的大脑,依次所折射出来的印象是:视觉、味觉、感觉。这三类认知中,就包含了内容丰富的文化色彩。这些色彩又规范、启发和引导着人们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

对渔文化进行系统的挖掘、整理和研究,也只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1999年刘祥出版了《鱼类趣谈》[1];2008年陶思炎出版了《中国鱼文化》[2];2009年殷伟等出版了另一本《中国鱼文化》[3]。2007年,浙江象山石浦渔港成立了我国第一家渔文化博物馆;2014年福建石狮鸿山镇民间自发建立了海峡渔文化馆;2015年江苏也开始筹建邵伯湖渔文化博物馆。

中国渔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文化史上光彩夺目的一章。它发轫于旧石器时期,至少在五万至一万五千年以前,鱼类就已成为中华大地上的人类先祖有意识、有心智的实践对象。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出土的涂红、穿孔的草鱼眶上骨,为我们提供了这一判断的最早实证。同穿孔兽牙和穿孔蚶壳一样,在山顶洞人时代,鱼类已展示出文化的功能,它不仅作为人类食物的可靠来源,也构成其精神世界的神秘意象。鱼骨作为最早的饰物,决非原始人类唯美情感的宣泄,而出于对自然力的崇拜,并寄托着同化于大自然,受惠于大自然的祈望。鱼类一旦摆脱了单纯的食用价值,成为人类物质生产与精神创造的对象,鱼文化的系统便开始形成了。到了新石器时代,在磁山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遣址、大溪文化遣址、河姆渡文化遗址,红山文化遗址、良渚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等处,出现了多种捕鱼工具和各类质料与形态的鱼图,中国鱼文化已发展到了早期的高峰。在以后的几千年里,鱼文化的演进图象虽呈盛衰替变的曲线,但传承至今,绵亘不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凝聚着中华民族创造精神的各类鱼图、鱼物和鱼俗,构成了我国文化史上历时最久,应用最广,民俗功能最多,民间性最强的文化长链。中国鱼文化的持久生命力就在于它丰富的内涵和广博的功用,而功能不仅是鱼文化生命的根系,也是其文化价值的前提[2]。

中国渔文化是我国最习见的行为模式,它体现在物质成就、仪礼制度和精神成果的诸多方面,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所有领域。

拿物质文化说,鱼类作为人类继“天然食物”之后的第二种“食物资源”,在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摩尔根曾强调指出,鱼类是最早的一种人工食物”,人类有了鱼类这种营养最丰富的食物,才开始了火的利用及大规模的迁徙。应当补充说,鱼类食物的采用,还导致了工具的发明和使用,人类的体力与智力第一次得到充分的运用与发展,由此人类开始步入以生产力改造自然力的伟大时代[2]。

上述关于鱼文化的诠释,大体说明了渔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在享受关于“鱼”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在这种享受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地追求“真实的、善良的、美好的”精神境界,从而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精神层次,从而使我们变得更加文明。

4 渔文化的特点

作为一种文化的物质载体,渔文化具有社会性和地域性等特点。

4.1 渔文化的社会性

除了满足物质需求之外,由鱼而渔、以及由渔而生发、延展出来的精神陶冶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种精神层面的内容又必然地引起某一区域甚至全社会大众的认同与共鸣。这就是渔文化之所以存在的生命力。例如,鱼的垂钓、鱼的益智美容功能、贝壳的色彩斑斓和光泽、观赏鱼的美感、渔作活动的自然美、质朴美、力量美等等。

由上述内容所涉及到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就决定了渔文化具有广泛的社会学意义。

4.2 渔文化的地域性

百里不同俗,十里不同天。由于全球地域复杂,生活习俗千差万别,由此所产生的文化也有很大的差异。折射在渔文化上,它所表现出来的角度、密度、层面也有不同。例如渔乡文化、垂钓文化、饮食文化、剪纸艺术、绘画艺术等等,由此又延伸出以下两点:民族性、大众性。

4.2.1 渔文化的民族性

不同的民族,对渔的感受和认知是不同的,所以表现在文化上也有不同。例如我国的汉民族等大多数民族觉得鱼很珍贵、吉祥,而有的民族则认为鱼是不宜食用的物品。

4.2.2 渔文化的大众性

作为一种认知,主要表现在被广泛认可,进而才可以被广泛实践或参与其中。鱼、渔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生活中重要的蛋白源,所以,渔文化的大众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5 渔文化的研习方法

研习渔文化的方法主要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物质和精神相结合、个人研究和群体交流相结合、现实社会和史海钩沉相结合等。

6 结语

以上是笔者在参考同行相关文章后对渔文化的基本理解,对于在参考文献中没有列出的同行一并表示感谢。后续我们将会尝试着从味道、意蕴、营养、形体、意境(简称为“味之特、蕴之雅、养之富、形之奇、境之萌、俚之俗、寿之最”)等方面来感受渔文化和人类之间的相互影响。

[1]刘祥.鱼类趣谈[M].东方出版社,1999.

[2]陶思炎.中国鱼文化[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1-3.

[3]殷伟.中国鱼文化[M].文物出版社,2009.

Discussions on fishing culture(preface)

Pan Kai-yu,Huang Rong-jing
(DepartmentofFishery Science,XinyangCollegeofAgricultureand Forestry,Modern FisheriesBiotechnologyResearch Center,Xinyang464000,Henan,China)

Fishing culture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dvanced culture of China, and it is also a driving force to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isheries.The origin and formation,characteristics and researchmethods of fishing culture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fishing culture;source;formation;characteristics

潘开宇(1956-),男,教授,主要从事淡水渔业相关教学科研工作,E-mail:p k y7289@126.com

猜你喜欢
渔业鱼类人类
基于MFCC和ResNet的鱼类行为识别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鱼类运动会
人类第一杀手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休闲垂钓 传统渔业新引擎
中菲渔业合作重启 菲渔业代表团来华培训交流
湖南省渔业协会成立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