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获得性肺炎应用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效果对照

2016-03-28 06:15徐春海
保健文汇 2016年2期
关键词:西沙氧氟沙星性肺炎

●徐春海

社区获得性肺炎应用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效果对照

●徐春海

目的:本文就社区获得性肺炎应用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与探究。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就诊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62例,依据患者治疗时间进行平均分组,每组患者31例。接受莫西沙星治疗的患者设为研究组,接受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患者设为参照组,最后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护理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同参照组进行比对,研究组明显较高,从不良反应发生率来看,研究组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差异正相关。结论: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应用莫西沙星,其临床疗效较比左氧氟沙星更具优势,因此,可以在临床中进一步实践。

社区获得性肺炎;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临床疗效

社区获得性肺炎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一旦不能及时治疗和处理,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据相关统计显示,该疾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发展趋势,且临床以往的治疗手段常以药物为主,尤其是左氧氟沙星,应用较为广泛。但是该药物难于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1]。近年来,莫西沙星引入临床,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为此,本次研究为探究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诊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62例,现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叙述。

1 患者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基本信息

本次研究获得调查对象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诊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62例,且所有患者的疾病均由临床证实。其后依据患者治疗时间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比例为31例。研究组(n=31)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1例,最大年龄为68岁,最小年龄为50岁,经计算后中位年龄为(61.2±1.3)岁。参照组(n=31)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1例,最大年龄为68岁,最小年龄为50岁,经计算后中位年龄为(61.2±1.3)岁。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由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和分析可知,组间结果差异负相关。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入院后选择的治疗方法为左氧氟沙星,使用剂量为0.5g,其后与100ml氯化钠相溶,静脉注射,一天一次[2]。研究组患者入院后选择的治疗方法为莫西沙星,使用剂量为0.3g,后与100ml氯化钠相溶,静脉注射,一天一次。最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3 效果评价依据

依据《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3-4],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经痰培养后未出现致病菌,评价治疗效果显效;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经痰培养后也未出现致病菌,评价治疗效果有效;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临床症状未见任何改善,评价治疗效果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 指标观察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最后将所得结果予以详细记录。

1.5 数据结果和整理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两组患者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和计数,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检验选择卡方进行,统计结果以P〈0.05为判定标准。

2 研究结果

2.1 两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研究组患者入院后接受莫西沙星治疗后,治疗效果显效和有效的患者3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8%;参照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左氧氟沙星治疗后,治疗效果显效和有效的患者2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7%;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后可知,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高于参照组,两组间差异正相关,数据结果详情见表1。

2.2 两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研究组患者入院后接受莫西沙星治疗后,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发生率占比为6.5%,参照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左氧氟沙星治疗后,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发生占比为22.6%,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后可知,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且两组间差异显著。

3 讨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在临床疾病中较为常见,且临床治疗的手段常以药物为主。以往的治疗药物常选择左氧氟沙星,但是难于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且患者使用后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近年来,在临床治疗中逐渐引入莫西沙星治疗,该药物具有较强的组织通透力,同时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尤其在肺和支气管黏膜中,其浓度可达到最高,较比血浆浓度也明显较高[5]。此外,该药物可以使患者的症状得以明显改善。结合本次实验数据结果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入院后接受莫西沙星治疗,参照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同参照组进行比对,研究组明显较高,从不良反应发生率来看,研究组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差异正相关。这一研究结果足以体现社区获得性肺炎应用莫西沙星的临床价值和必要性。

综上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可知,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应用莫西沙星,其临床疗效较比左氧氟沙星更具优势,因此,可以在临床中进一步实践。

(作者单位:象山县丹城中心卫生院)

[1]温宇英,韩继媛.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J].中国急救医学,2014,34(2):135-137

[2]王琳英.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82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11,51(21):58-59

[3]李莉,陈晨,曾武章等.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1):127-129

[4]邢颖,卞婧,甄健存等.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31(5):414-416

[5]任沈霞,符震球,吴明东等.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18):1803-1805

猜你喜欢
西沙氧氟沙星性肺炎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鹰击”护西沙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砗磲采挖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破坏——以西沙北礁为例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米诺环素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28例
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引起神经毒性1例
清肺汤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部感染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