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临床服务发展现状研究

2016-03-28 06:15文清亮
保健文汇 2016年2期
关键词:循证针灸中医药

●文清亮

针灸临床服务发展现状研究

●文清亮

针灸治疗疾病在历史上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曾经有过很辉煌的发展历程。但是,近些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影响下,针灸的发展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退和衰弱现象。当前,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在淡化,服务领域在缩小、贡献率在降低、医疗服务功能在下降,中医药的理论创新还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这是制约中医药发展的一些重要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中医药的科学价值和继承发展中医药的重要现实意义,认清针灸发展存在的问题,积极应对挑战,创新服务模式,发挥综合优势,推动中医针灸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针灸;临床服务;发展现状

针灸治疗疾病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科技的发展,针灸的发展也日益迅猛,从针法灸法、针刺手法、经络理论和临床治疗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为中医治疗迈出了时代的脚步。

针灸治疗作为一种医疗服务,具备医疗服务的共性。其服务市场不同于其他服务市场,市场机制不能够完全解决其问题,所以完善针灸临床服务离不开医疗改革这个大局。由于针灸治疗的服务特性,公共品特性,盈利性小,造成了市场主体不愿意做。当前的针灸临床服务大多依附于大型医院,是医院的一个科室,无论是在防病和治病,还是检查用药等方面都依靠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医务人员来完成,因此,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医务人员对针灸临床服务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医院既有社会服务职能又有企业盈利职能,社会服务职能主要是服务大众、服务社会的非营利性特征;企业盈利职能主要是盈利性、创在价值的特征,如何平衡二者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开展针灸适宜病种研究,取得良好成效

近些年,国内针灸临床工作者大力开展针灸适宜病种研究,不断进行临床验证和挖掘提炼,随着人类病谱的变化,针灸适应病症也发生了巨大的进步,不断地拓展与深入发掘针灸适宜病种。 2003年,我国开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穴典》项目,针对过去认为有效病症的并正开展大规模临床研究;同时,国家也启动了100种针灸方法、技术、方案的研究,要完善一部具有针灸特色的文本;2006年出台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该纲要的出台,极大的促进了国内学者对针灸适宜病种的深入研究。国家科技部也在2006年启动了“针灸诊疗方案和评价研究”,选择发病率较高,现代医学效果不佳的病例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功能性便秘、中风后遗症、带状孢疹、颈椎病、偏头痛、抑郁症、周围性面瘫等,密切结合过去的临床科研基础,充分考虑针灸临床治疗的关键因素,努力形成优化的治疗方案和实践指南。

2 遵循针灸临床服务科学原则,研究质量不断提高

当前循证医学逐渐代替传统思维模式成为国际医学领域主要的新型临床医学思维模式,循证医学更加强调证据的科学性,提出临床证据应该由良好的研究中心根据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得出,我国在医学改革中也深受其影响。北京市成立的“针灸临床研究网络及质量控制平台的方法学研究”是在循证医学原理的基础上建立的,它的建立使临床研究评价中心网络、质量控制平台成为现实,为针灸临床研究提供了方法指南,使针灸临床研究获得国际上的认可。在2007年,在国家“十一五”中医支撑计划项目中,对中医临床研究方案和临床研究质量控制进行了纲要的实施,以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提出了培训相关的工作人员计划。

3 结合现代科技,开展针灸作用机制的研究

当前科技的发展带来医学领域的巨大进步,越来越多的医学成像技术应用于针灸临床服务,像正电子体层发射扫描、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等。学者利用相关技术对太冲、光明、合谷、阳陵泉、太溪、三阴、内关等穴位的脑功能成像研究,获取了大量有意义的发现。此外,代谢组学的发展也应用于针灸临床机理的研究之中。国家也出台相关研究计划课题从全局的角度对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基本规律及生物信息学基础进行了研究,揭示了针灸的体液调节机理,证明了针刺对无先兆偏头痛患者体内的唔知道些具有良性调整作用。还有学者根据针灸的经络理论,在基因芯片技术的基础上对不同刺激方法、穴位、强度、频率引起的相关组织基因转录差异进行了观察,深化了对经络现象的认知,提出了生命活动的表型:各种信息通过物质、能量信息渠道输送至外周来进行外周器官的控制和调节,这也是经穴效应特异性的最终体现。

4 问题与展望

首先,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有待提高,完善样本含量估算依据,计算方法,将对照组间基本资料加强对比分析,加强随访时间等等。其次,加强与国外针灸临床研究的交流。近年来,我国对国外相关研究回应较少,这就使得很多研究的重大成果并没有得到在国际学术平台展示的机会。其原因有二,第一,相关研究忽视国际平台试验注册,这就导致研究课题不被国外所了解,论文发表也困难;第二,研究设计缺陷。在研究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统计方法不正确、数据处理不合理等问题,这很容易被高质量的期刊拒稿,使整个实验结果缺乏公信力。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21世纪,包括自然医学、传统医学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必然会有更加现代化的针灸理念、技术出现,针灸技术也不再局限于中国,必将迈向国家化的发展浪潮之中。当前,已经提出了建立针灸临床研究基地,培养复合的研究型人才,建立规范的评价体系等,这种起源于中国,发展数千年的传统医学方法必将在现代化的21世纪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最终迈向国际化进程,为全世界的卫生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5 结语

针灸发源于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在现代化的今天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从针灸临床服务的背景出发,总结了当前研究现状:开展针灸适宜病种研究、遵循针灸临床服务科学原则、结合现代科技开展针灸作用机制的研究,最后对针灸临床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将来针灸发展进行了展望,希望为相关课题研究者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康复科)

[1] 李德华, 李涓, 陈姣,梁繁荣. 针灸临床研究若干问题探讨[J].中医杂志,2013(01).

[2] 杨骏, 储浩然. 针灸研究应依从于临床实践[J].中国针灸,2010 (01).

[3] 梁繁荣, 吴曦, 李瑛. 中国循证针灸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天津中医药,2006(06).

文清亮(1982~),男,硕士研究生,医师,研究方向为针刺镇痛。

猜你喜欢
循证针灸中医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稿约
重视中医药发展,发挥中医药作用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