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

2016-03-28 06:15汤含曙
保健文汇 2016年2期
关键词:急诊科医护人员我院

●汤含曙

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

●汤含曙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体会。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1938例现场接回急救患者的急救护理。总结:院前急救护士不但要有过硬的急救技术,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较强的反应水平,管理好院前急救护理工作,抓好“院前急救-急诊科急救-ICU救治”生命抢救链第一关,可以尽可能地使部分危重、濒死患者和严重创伤患者得到迅速救治。

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院前急救是指伤病员从发病现场到送达医院之前的就地抢救、监护以及运送到医院的过程。院外救护是短暂的、紧急的、但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护,快速安全地转送病人,会为挽救病人生命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为后续救治打下基础。我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同时承担着院前急救的任务,现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1938例现场接回急救患者的急救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1938例,男1300例,女638例;年龄18岁以下71例,占3.7%,高热为主占79.1%;18~60岁1652例,占85.2%,意外事故为主占87.0%;61岁以上215例,占11.1%,以脑血管意外为主占62.1%。疾病分类:创伤1536例,占79.3%;内科317例,占16.4%;中毒85例,占4.4%。

2)人员配备:每次出车均由急诊科医护人员负责院前急救的任务。我院配有院前急救医生6名,护士12名。

3)物品配备:本组以创伤病人为主,占79.3%。需配有各个部位个个型号的固定支具,救护车上配有心电监护仪、气管插管包、建议呼吸皮囊、吸引器、血糖仪、输液用物若干、吸氧用物、止血包扎用物、背上腺素等药物。

2 现场处理

1)紧急处理。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必须在短时间内判断出疾病的类别,根据病人的轻、重、缓、急,需有条不紊的紧急救治,昏迷病人要及时解除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尽快建立静脉通路,对症治疗等。创伤病人及时包扎、止血、固定,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本组5例气道梗阻,2例痰液堵塞,2例急性酒精中毒呕吐物堵塞,呕吐物堵塞者因发现较迟,到达现场时心跳呼吸已骤停,经心肺复苏无效死亡,1例异物堵塞。本组中23例施行了现场心肺复苏,复苏成功2例,复苏成功率8.6%;有活动性大出血者,立即予直接压迫、加压包扎或结扎等止血措施,789例患者有开放性伤口,现场即予以包扎止血处理,其中136例估计出血量在500ml以上,在包扎止血的同时开通静脉通路,及时给予补液抗休克;如为急性心肌梗塞者,立即予硝酸甘油或消心痛舌下含服,本组中无心肌梗塞患者;张力性气胸者,立即用大号的针头刺入患侧胸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胸腔内减压,本组中发生7例,均予现场减压处理后转送医院继续治疗;如为成批伤时,可按伤员的症状体征分为轻、中、重、死亡分类,以使伤员能及时v合理的得到治疗救护。

2)转运途中处理快速、安全的转运,使伤病员得到进一步的救治,尤其是对创伤病人提高抢救成功率起着重要的作用[1]。搬运前应做好充分的评估,经包扎、止血、固定后方可搬运。本组资料中颈椎损伤37例,四肢骨折307例,在现场均予以颈托和肢体固定支具固定后搬运。在转运途中护士需重点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面色、表情、肢体活动情况及变化,果断正确地配合抢救。途中及时与相关科室联系,报告患者的病情及救护车到达时间,以便做好接诊抢救准备,争取抢救的时间。

3 护理体会

1)加强心理护理院前急救病人多为突然发病或病情突然加重,病人及家属在尚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急躁、愤怒、恐惧、紧张及过激语言等一些不理智的表现,严重者还威胁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在抢救病人的过程中,医护工作人员不仅快速做出病情的判断及时处理,同时要做好家属的心理安慰工作。应以和蔼耐心的态度对待病人,表现出权威和尊严,使病人及家属信赖医护人员而产生安全感。抢救工作紧张有序,操作技术娴熟、迅速准确,语言技巧得体,都会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使病人在生理、心理上都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诊治工作。途中应加强对神志清醒病员或昏迷病人家属的沟通,给予安慰,稳定其情绪,鼓励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疾病护理体会

①强调时间观念: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迅速出诊,尽快到达急救现场 当班驾驶员24小时在急症科,分诊护士接到呼救电话后,立即通知出诊医生、护士、驾驶员,并要求在3分钟内出诊。救护车驾驶员除熟练地驾驶技术外,还应熟悉本地区的地理位置,能快速找到急救现场。并避开上下班主要道路,快速到达呼叫地点。在积极进行院前急救的同时,将现场得到的第一信息及时传递到院内,以便做好院内后续救治的人员、器械的准备工作,确保“生命绿色通道”通畅,使院前急救与院内治疗有机结合,提高抢救成功率、减轻伤残率。

②加强急救人员的技术培训:努力提高抢救成功率急救人员要持续不断地学习掌握专业急救知识、操作规程及护理技能等,不断扩展业务技术范围,提高急救水平。科室内定期对护士进行心肺复苏、中毒抢救、气管插管、电击除颤、心电监护、外伤止血包扎固定等急救技能的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在现场护士有条不紊地配合医生进行院前急救,给予病人及时有效的处理,即能真正体现时间就是生命的效率,同时也使病人及家属对我院的急救水平产生信任感,使他们能积极配合我们的抢救治疗。

③认真做好院前急救护理记录:完整准确及时记录抢救情况,时间上准确无误,这既是医疗文件,又是法律依据,能有效的防止医患纠纷的发生,并有效地保护医护人员自身利益。

院前急救的目的是尽最大的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和减少伤残,快速高效的院前急救护理在整个院前急救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院前急救护士不但要有过硬的急救技术,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较强的反应水平,管理好院前急救护理工作,抓好“院前急救-急诊科急救-ICU救治”生命抢救链第一关,可以尽可能地使部分危重、濒死患者和严重创伤患者得到迅速救治。

(作者单位:武义中医院急诊科)

[1]杨丽丽,陈小杭.急重症护理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5 -13

猜你喜欢
急诊科医护人员我院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护理绩效考核在急诊科的应用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