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危险因素的探讨及门诊护理干预

2016-03-28 06:15陈水清
保健文汇 2016年2期
关键词:体温门诊发作

●陈水清

小儿高热惊厥危险因素的探讨及门诊护理干预

●陈水清

随着近年来小儿高热惊厥发病率的升高,对患儿护理也提出较高的要求。由于小儿高热惊厥发病中,与之相关的危险因素较多,需在接受治疗中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实践研究发现,将门诊护理干预引入其中,可取得显著的治疗与护理效果。本文将对小儿高热惊厥的相关概述、危险因素以及门诊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析。

小儿高热惊厥;危险因素;门诊干预护理

前言:作为儿科中的常见疾病,高热惊厥多以大小便失禁、高热、意识障碍、痉挛以及四肢抽搐等为主要症状,若惊厥持续时间较长,很可能造成脑部受到极大损害,严重下将致残或危及生命。尽管当前高热惊厥急症有较多治疗方式,但仍需辅以有效的护理措施,如门诊护理干预方式。本次研究将就此进行分析。

1 小儿高热惊厥相关概述

热性惊厥(febrile convulsion,FC),在婴幼儿中极为常见,其通常指为伴有发热的惊厥发作。从症状体征看,通常发热12h以内可能有惊厥出现,大多患儿会表现阵挛性发作、全身强直阵挛发作,也有少部分表现为失张力发作、强直性发作。同时,部分患儿惊厥复发性较高。假若在20min以上惊厥时间,且惊厥在24h便复发,对此症状可叫做复杂性热性惊厥。当前小儿高热惊厥治疗中,若发作时间短暂,无需用药,而发作时,可对患儿合谷、人中等穴位进行针刺,或注射地西泮,剂量最大时为10mg,给药控制在每次0.3~0.5mg/kg。需注意的是,小二高热惊厥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许多,实际治疗中要求进行控制,通过有效的门诊护理干预措施,使治疗效果达到最佳[1]。

2 小儿高热惊厥危险因素分析

对于小儿高热惊厥,其危险因素主要以感染、非感染因素为主,一般体内某些物质释放、外部病原微生物入侵,都可能导致发生效应出现。当前大多研究中并未对高热惊厥的发病机制具体界定,但可归结于抑制性神经递质不平衡、髓鞘声称不健全以及脑发育不成熟等。此外,对小儿高热惊厥其他危险因素分析,可归纳为:①高热惊厥与高热关系。从相关文献中可发现,大多学者研究得出惊厥的诱发性因素很大程度体现在高热方面。疾病初期,仅有少数患儿体温保持在39℃以内,其余大部分患儿体温都超出39℃,充分说明惊厥的危险因素主要表现在高温上;②高热惊厥与感染关系。高热惊厥患儿因感染而引起发热,往往表现出因神经细胞兴奋性被刺激,使惊厥产生。通过研究发现,消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在的危险性因素最为常见,且这些感染问题中常伴有其他如下呼吸道感染、中耳炎以及出疹性疾病等;③高热惊厥与季节关系。有学者统计发现,高热惊厥发生率最高的时间为7~9月份,9~12月份发病率相对较高,充分说明气候因素也是导致高热惊厥产生的重要原因;④高热惊厥与遗传关系。通常遗传因素表现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且有多基因遗传伴生,是引起高热惊厥的重要原因[2]。

3 门诊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

3.1 急救准备

门诊干预护理中,急救准备工作涉及的内容包括:①备好急救用品。如在门诊各楼层中,氧气面罩、氧气袋等都需备好,每班护理人员接班中都需对用品进行检查,且注意将压舌板、牙垫等置于急救盒中,确保惊厥发作中,避免因抽搐而咬伤舌头;②急救培训。高热惊厥急救中,应保证护理人员在急救中做到游刃有余,如按压穴位止惊、患儿呼吸道保持通常以及正确吸氧方法等,医院可适时开展模拟急救培训,强化人员技能。

3.2 预防护理

预防护理措施主要表现为:第一,病情评估与就诊安排。由于门诊量较大,很容易出现护理疏漏等问题。对此,可考虑利用分诊制度,如一级分诊护士,在责任上主要以筛选急诊患者为主,一般分诊护士在责任意识、观察能力以及临床经验等方面都较强。而对于而二级分诊护士,需及时评估筛选后的患儿,询问患儿病史,做好体温测量工作。三级分诊护士主要将急性病患儿及时送往候诊区域,并对患儿病情及时观察,安排就诊。

第二,巡视观察。由于患儿惊厥病情变化较快,且因语言能力较差,无法将自身情况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加强对患儿的观察,包括其四肢温度、面色变化、末梢循环等情况。一旦发现在体温上升的同时出现易怒、惊跳与双目凝视情况,可判断其为惊厥千兆,要求做好氧气吸入以及其他准备工作。若出现惊厥发作,要求对惊厥时间、类型观察,判断是否有颅内压增高、脑水肿症状,并注意对患儿体温变化、瞳孔变化以及神志状态观察,避免有二次抽搐情况出现。

第三,高热控制。护理中可采取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①药物降温。经过医生确诊,且患儿年龄为6个月以上,若体温介于38~38.5°,有惊厥史,可选择一次退热药。用药中应注意,若选择退热栓,需对患儿是否存在肛周炎症、肛门疾病以及腹泻等;②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冰敷等,都可作为降温的首选方法;③补充水分。为使患儿排汗散热,且及时排除有毒代谢物,可选择饮用果汁水、温水。

3.3 健康教育

门诊护理干预中,护理人员需向患儿家属讲解关于高热惊厥的相关知识,如惊厥早期症状表现,包括呼吸加快、肢体发凉、寒战与精神不振等,指导家属做好预防与控制工作,如备好退热药、及时诊治等,并将具体的降温措施、惊厥中的处理措施讲述给家长。另外,健康教育中也涉及心理护理工作,一般患儿惊厥发作中,极易出现精神不振表现,且家长也表现惊慌失措,护理人员需给予心理上的疏导,尽可能使患儿与家长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3]。

4 结论

小儿高热惊厥相关危险因素较多,如遗传因素、高热以及感染等,若未做好控制工作,极易影响患儿的生命健康。实际护理中,可考虑将门诊护理干预方式引入,做好急救准备、预防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以此帮助患儿控制其病情,达到快速康复的目标。

(作者单位:绵阳市中心医院儿科)

[1]林梅芳,韩天娥,姚桃金. 小儿高热惊厥危险因素的探讨及门诊护理干预[J]. 中华全科医学,2012,04:647-648

[2]翟明媚,邱爽,周红艳. 小儿高热惊厥危险因素的探讨及门诊护理干预[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0:134-135

[3]太月仙. 小儿高热惊厥危险因素的探讨及门诊护理干预[J]. 健康之路,2016,01:157-158

猜你喜欢
体温门诊发作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门诊支付之变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