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关于加强和规范疼痛护理管理流程的探讨

2016-03-28 06:15田桂斌黄立华
保健文汇 2016年2期
关键词:基层医院护理人员评估

●田桂斌 黄立华

基层医院关于加强和规范疼痛护理管理流程的探讨

●田桂斌 黄立华

目的:探究基层医院关于加强和规范疼痛护理管理流程。方法:通过对住院和门诊患者的疼痛现状进行统计与探究,提出有针对性的疼痛管理方面的再教育,建立和完善疼痛管理的制度,使基层护理人员能够对疼痛管理有新的认识并且能够充分掌握疼痛管理的相关知识、技能。结果:实施疼痛管理措施后,患者满意度和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实施前。结论: 强化疼痛管理理念,不断提高疼痛管理知识以及相关技术,增强护理工作的责任心,尽可能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和减少、避免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

疼痛护理;管理流程

疼痛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对疼痛不采取有效的治疗加以缓解或控制,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增加经济负担。护理人员对疼痛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了疼痛管理的质量。国内相关研究认为,目前我国护理人员对疼痛知识严重缺乏,对疼痛管理的了解甚少,护理人员的疼痛知识水平、技术亟待改善。

1 疼痛护理管理产生的背景和概念

2001 年国际疼痛组织对疼痛的定义的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体验,和伴有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的情绪体验。疼痛是主观性的,每个人在生命的早期就通过损伤的经验学会了表达疼痛的确切词汇。疼痛的表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降低个体正经受的伤害。疼痛按痛觉程度分为轻、中、重、严重。按疼痛持续时间分类:急性,慢性。按病理学特点分类:伤害性疼痛、神经性疼痛、混合性疼痛。疼痛按时程分类:≤3个月为急性疼痛,多见于手术后疼痛和最需紧急处理的急性伤害性疼痛;>3个月为慢性疼痛,是在初始状态下不能被充分控制,急性疼痛就有可能转化为慢性疼痛[1 ]。疼痛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疼痛控制指标体现了一个国家人文关怀程度,是一个国家文明素质的体现。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疼痛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被作为第五生命体征来监测和处理。疼痛的管理理念已从疼痛控制转变为疼痛管理。疼痛管理的组成人员已由麻醉师为主体转变为以护理人员为主体,同时有医师、麻醉师、心理治疗师和患者等共同参与。有效的疼痛护理是不能仅靠一个护理人员实现的,往往需要整个科室的共同协调。对病情的准确评估、合理的用药、疼痛护理渗入到患者治疗过程的每个环节,极大的影响治疗的最终效果。

2 疼痛护理管理中的具体过程

具体流程分为:疼痛的准确评估,根据评估实施护理干预,干预后的疗效评估,进一步的实施干预。准确地评估是干预的基础,干预是护理中的实际执行部分,干预的疗效评价是进一步展开护理的理论依据。疼痛评估时要注意个体差异性,由于患者的表述往往具有主观性,可结合疼痛程度选用良好的评估工具,比如使用疼痛护理评估量表,省时省力,并且结果可靠。根据疼痛评估结果,对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疼痛干预。轻度疼痛,可暂时不给药,以转移注意力为主,可适当使用暖水袋。中度疼痛者,在上述基础上,遵医嘱给予乙酰氨基酚、阿片等。疼痛剧烈者,可使用强效药物治疗,如吗啡、曲马多等[2 ]。疗效评估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总结并为下一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的护理是上述阶段的重复,在疗效评估后,根据患者目前的疼痛程度进行疼痛管理的调整,此过程需要不断地总结和调整,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 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的疼痛认知现状

基层医院普遍存在对护理人员的疼痛管理培训不足、在校教育不够、临床管理没有纳入质量考核、医疗不重视等因素导致护理人员对疼痛相关知识、技术缺乏,对疼痛的危害认识不足,由于护理人员是疼痛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成员之一,所以会直接影响到基层医院疼痛管理质量[3]。部分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对麻醉性镇痛药物成瘾性、耐药性、生理性依赖的概念混肴不清,认为药物止痛效果固然好,但会造成成瘾性;无论患者用药时间长短、年龄、大小、疼痛原因、止痛药分类,都认为会造成较高的成瘾性。大部分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对疼痛护理存在概念不清念和认识不足的问题。60%的人不知道医院有疼痛门诊。

4 加强疼痛管理对策

①加强系统培训,疼痛管理教育培训是提高医护人员认知的有效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疼痛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可邀请三级甲等医院护理管理专家和疼痛专科护理人员作为授课老师,课后再结合本科室专科特点进行融会贯通,反复学习,强化培训。②制定疼痛评估操作标准、疼痛护理记录规范等,将疼痛管理纳入护理质量考核内容,包括对患者疼痛评估、药物治疗,应急措施等,患者对疼痛改善的满意度作为评价内容,以此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疼痛的重视。③在疼痛管理中,加强医护沟通、护患沟通,充分取得患者的信任。护理人员及时的将患者疼痛相关内容报告医生,完善相关信息,医生综合护理人员与患者信息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处理。通过医护之间紧密合作,才能有效的实施疼痛护理,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结果。

5 小结

除此以上,护理人员还应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在未明确诊断原因前,忌用吗啡、杜冷丁等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取得患者的信赖和配合。强化疼痛管理理念,不断提高疼痛管理知识以及相关技术,增强护理工作的责任心,尽可能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和减少、避免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

(作者单位:蓬溪县人民医院)

[1]张燕.影响癌症疼痛的障碍及其对策.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1(10):32

[2]姜晓丽,朱京慈.临床护理专家能力测评研究发展趋势.护理管理杂志,2003,3(5):22-24

[3]郭丽芬.疼痛分级第五生命体征的评估.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3):132

猜你喜欢
基层医院护理人员评估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评估依据
探索大医院帮扶基层医院新路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