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加快鼓胀消退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6-03-28 07:12杨旺
保健文汇 2016年3期
关键词:艾灸疗法效果

●杨旺

艾灸加快鼓胀消退的临床效果观察

●杨旺

鼓胀的发生原因较多,临床上一直没有持久有效的方法和药物。从现代医学观点可知,艾灸的强效热力,起到温经散寒、祛风胜湿、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很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病苦。临床实现证明:时辰艾灸加快鼓胀消退的临床效果较佳。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深入探讨了艾灸加快鼓胀消退的临床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艾灸;鼓胀消退;临床效果

1 前言

鼓胀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腹胀疾病,多反复发作,且呈渐进性加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会造成严重地影响。鼓胀之病多由血吸虫感染,迁延失治;气失条畅、情志怫郁;饮食不节、嗜酒过度;或者由于黄疸积聚,日久壅遏,进而造成鼓胀。其病机总由为气滞湿阻、木郁克土、肝气郁遏,进而造成出现水停瘀结的情况。正如《医门法律·胀病论》所说:“胀病亦不外水裹、气结、血瘀”。多以利水散结、理气化癖为法来对其进行治疗,“外治之法,即内治之理”[1]。鼓胀的发生原因较多,临床上一直没有持久有效的方法和药物。从现代医学观点可知,灸的强效热力,起到温经散寒、祛风胜湿、活血化瘀的作用,这能够很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病苦[2]。临床实现证明:时辰艾灸加快鼓胀消退的临床效果较佳。

2 鼓胀主症

临床症状符合中华医学会颁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3]中关于鼓胀病腹胀中医辨证标准。患者的腹部皮肤绷紧、膨隆如鼓,叩之如鼓,同时还会有移动性浊音发出。可伴有纳少便搪、神疲乏力、齿鼻衄血、四肢瘦削、腹部积块,或者会有手掌赤痕、红痣血缕出现在胸部、颈部、面部,且腹上青筋暴露、胀满疼痛,那么基本可以判定为血鼓;若患者体内有暖气,矢气则舒,腹部按之空空然,如按气囊,鼓之如鼓,那么基本可以判定为气鼓;若患者腹部坚满,用手来进行按压,如蛙腹,振动有水声,按之如囊裹水,那么基本可以判定为水鼓。

3 艾灸疗法的作用

艾灸疗法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本草从新》(清代吴仪洛著)中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亡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稳中开郁......以之艾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结合国内外一些文献资料[4]来看,艾灸疗法主要有以下一些显著的特点:(1)补中益气,温阳补虚;(2)回阳救逆;(3)强身益寿,防病保健;(4)驱散寒邪,温通经络。艾叶性温,如果将其点燃,然后进行熏灸,能够让肌层受到热力的作用,温气行血。艾灸具有宣痹止痛、调理气血、湿通经络、散寒除湿之功效。(5)调和阴阳。众所周知,人体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体阴阳失调,而若采用艾灸疗法来进行补泻,能够有效地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6)消瘀散结,行气活血。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对人体属于一种温热刺激,能够消瘀散结,行气活血,血脉利和,气血协调。总之,艾灸疗法通常会具有多方面的作用,若施灸所用材料不用、刺激程度不同、灸法不同、所取穴位不同,都会达到完全不同的功效,因此,务必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来选择与之匹配的操作方法和穴位。

艾灸时间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艾灸的具体效果;同时,艾灸时间是对立统一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十二经宜艾灸时间与相应治疗的疾病:(1)肝经,丑时,1点—3点,宜治疗急躁易怒、胸胁胀痛、腹痛、视力衰减、高血压以及眩晕等;(2)三焦经,亥时,21点—23点,宜治疗偏头痛、耳鸣、咽喉肿痛、发热等;(3)心包经,戌时,19点—21点,宜治疗呕吐、胃痛、惊悸、心痛以及胸闷等;(4)肾经,酉时,17点—19点,宜治疗耳鸣、遗尿、腰痛、痛经、月经不调、不孕不育、阳痿、遗精等;(5)膀胱经,申时,15点—17点,宜治疗耳聋、小便短赤、肩痛、目赤肿痛、发热等;(6)小肠经,未时,13点—15点,宜治疗耳聋、耳鸣、小便短赤、肩痛、目赤肿痛、发热等;(7)心经,午时,11点—13点,宜治疗精神系统疾病,自汗、失眠、惊悸、心痛、心悸等;(8)脾经,巳时,9点—11点,宜治疗腹胀、胸闷、消瘦、乏力以及腹泻等;(9)胃经,辰时,7点—9点,宜治疗慢性胃炎,结肠炎,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腹胀以及胃痛等;(10)大肠经,卯时,5点—7点,宜治疗脱肛、便秘以及腹泻等;(11)肺经,寅时,3点—5点,宜治疗胸闷、痰多、哮喘以及咳嗽等。因此,在鼓胀病腹胀的临床治疗方面,应当选取上午时段进行艾灸治疗,艾灸时间尽量安排在7点—11点之间,以此保障艾灸治疗的临床效果。

4 艾灸加快鼓胀消退的临床效果

艾灸疗法通过健脾祛湿、调理胃肠、疏通经络来达到加快鼓胀消退的临床效果,且不光治标,而且也治本,这也是很多常规方法所不能达到的。在临床上应该基于患者的个体情况来灵活应用,对于体型偏胖者,可指针+短灸;对于体型瘦长者,由于他们多会出现脾胃虚寒的情况,可多灸。王彦斐认为艾灸治疗具体方法如下:需要的材料包括普通艾条、粗制棉布、火柴等。治疗室环境要求不是很高,但起码要确保通风流畅,温度适中、患者取舒适的体位,俯卧姿势,尽量把疼痛部位暴露出来。根据河洛图取火数7只艾条,用象皮根起,点燃艾捆,通常温度需要控制在40~45℃范围内。另外还需注意控制施灸时间,通常控制在20~30min范围内为宜。按情况进行包裹。施灸过程中要告诉患者不要剧烈动作,影响治疗效果,防止皮肤被烫伤。在艾灸烧完后,此时能发现施灸部位出汗、潮红。嘱咐患者做好保暖措施。王波,王帮博随机选取20例顽固性腹胀住院患者,采用艾灸上脘、中脘、下脘、神阙、足三里等穴位进行治疗,每日1次,连续5次为1个疗程,每月一个疗程,治疗数个疗程,治疗过程中,注意防止艾灰下落,烫伤皮肤,在治疗后,20例患者腹胀明显减轻,病情情况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周萍选取2004年5月~2005年5月收治的90例机械通气并发腹胀患者,采用艾灸治疗,取得了较佳的效果。胡俊超采用艾灸治疗顽固性肝性腹胀44例,临床效果较佳。张金花,王金磊,魏玉珍认为艾灸做简单方便、实用性强、效果显著。

(作者单位:武义中医院康复科)

[1]唐照亮,宋小鸽,侯正明,等。灸疗抗炎免疫作用的试验研究[J]。中国针灸,1997,(4):233—235.

[2]刘春华,孙春红,马保贤,艾灸治疗术后腹胀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7):882—883.

[3]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艾灸疗法效果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夏天怎么做艾灸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抓住“瞬间性”效果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