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致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与病理分析综述

2016-03-28 07:12李丹
保健文汇 2016年3期
关键词:药物性中草药病理

●李丹

中草药致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与病理分析综述

●李丹

经过回顾和总结相关的中草药引起的中草药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患者临床资料可以发现,中草药引起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和西医相比没有明显的特异性,所以在使用中草药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中草药的肝毒性,并加强管理和定期监测患者的肝功能。本文将探讨中草药致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与病理分析,以此引起临床医师对于中草药导致肝损害的重视,从而提高自身的诊断水平。

中草药;药物性肝损害;临床特点;病理分析

据悉,草药抑制剂、天然产品、维生素、矿物质、食品添加剂和违禁品等一千多种药物都会引起药物性的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是造成药物撤出市场的最常见原因之一,甚至有15%左右的病例还发生了急性药物性肝衰竭,如医药处方药物和人们因治疗、营养等目的而使用的非处方药物和中药。近年来重要因其“绿色”、“天然”的特性被国际医药界的学者所广泛关注,并且随着国际交流的加深,重要在海外的保健品市场和治疗领域都有了一定的地位,但是中药其实并不是完全的安全的,在中草药使用范围的加大和医学科技的迅速发展下,中草药的不良反应渐渐被人所重视。为了了解中草药导致的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特点和病理分析,总结和分析了近年所收治的临床诊断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范围和调查方式

1.1 资料范围

通过病案查询管理软件查询了2011年1月至2016年8月间在我院被诊断为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资料,并筛选出了中草药致药物性肝损害的10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为48例,女性患者为52例。

1.2 诊断标准

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诊断是以RUCAM评分系统为基础并根据实际用药情况作为标准的,在参照了大量的文献后才进行的病理学诊断。而临床分型则是根据国际医学科学组织理事会(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of Medical Sci-ences,CIOMS)确立的标准,把DILI分为肝细胞损伤性、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美国的FDA药物肝毒性指导委员会(Drug Hepatotoxicity Steering Committee)就曾修订过有关于3种类型分类的标准,肝细胞损伤性:ALT≥3×ULN且ALT:ALP≥5;胆汁淤积型:ALP≥2×ULN且ALT:ALP≤2;混合型:ALT>3×ULN,ALP>2×ULN且2<ALT:ALP<5。

1.3 实验方式

所有患者在进行肝活检诊断后,其血清病毒性肝炎标志均为阴性,肝脏病理免疫组织化学HBV,HCV,EBV和CMV也都为阴性,并在运用了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自身的抗体后,排除了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损伤和遗传代谢性肝病等其他肝病。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高智CHI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后的计量资料用(±s)来表示,计数资料的比较则采用片方的检验,检测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实验检查

经过100例的中药致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调查后发现,在用药发声肝损害的时间最短的只有4天,最长的则在三个月,其中4天至2周的有40例(40%),3至4周的有51例(51%),而2至3个月的只有9例(9%)。

肝损害的主要临床症状为乏力、纳差、腹胀和食欲缺乏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有80例,出现黄疽的患者有61例,出现低热、皮肤痉挛和皮疹等症状的患者有16例,而有9例患者并没有出现乏力、纳差、腹胀和食欲缺乏等消化道症状,但是在肝功能的检查中却发现出现了肝损害。肝功能的损害主要表现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转移酶、总胆红素以及总胆汁酸升高等,在经过实验室的检查后发现,100名患者全都出现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转移酶升高,总胆红素升高的有48例,而总胆汁酸升高的则有35例。

2.2 药物种类及途径

在抽取的肝损害患者中,其使用的药物种类有很多种,其中中成药口服剂型使用者有41例,中草药汤剂的使用者有29例,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者有19例,使用中药外敷方式的有11例。在这100例的患者中出现肝细胞型肝损害的患者有48例,胆汁淤积型的肝损害患者有35例,而混合型肝损害患者有17例。

2.3 治疗

在患者被临床诊断为药物性肝损害后,就停用了全部的相关药物,并且让患者充分的休息,并在后续采取了综合性的治疗措施为患者进行治疗。主要采取还原性谷胱甘肽和甘草酸二胺静滴护肝治疗,而对于黄疽严重的患者则采用强的松30mg的口服治疗。大多数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转移酶患者在1个月内就恢复了正常,而黄疽严重的患者其总胆红素也在2个月内基本恢复了正常。

3 讨论

药物性肝损害是指因药物或自身代写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在没有肝病史或有严重肝脏病疾患者的身上都可能发生,通常在使用了某种药物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肝脏损害。因传统观念影响,许多临床医师和患者都认为中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都低于西药,致使忽略了中药的不良反应,直到近年来,在不合理用药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方面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才使得药物性肝损害逐渐被医师和患者重视。加上因中草药致肝损害的案例呈现了逐年上升的趋势,占所有药物性肝损害的25%左右,中药制剂引起的肝损害日益增多,甚至有致死的案例,所以有关中药的安全性规范和管理、监控等方面的工作都需要加强。现今有关中药致肝损害的病理研究还较少,急性肝炎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不过在停药后大多都能够恢复。

总而言之,中草药致肝损害是不容忽视的,急性肝损害也是其最常见的临床类型,其中又以肝细胞型最为常见,而淤胆型和混合型的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临床和病理特征都不同,值得临床医师的重视和研究。在肝功能损害原因不明的情况下,应该对患者进行肝脏组织学的检查,尤其是有些患者长期服用药物,更需要进一步的明确其药物性的肝损害临床特征和病理分析。

(作者单位: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药剂科)

[1]张叶飘,赛娜瓦尔,谢修强,唐少文.药物性肝损害88例回顾性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5(3):155-178.

[2]李丽萍.异甘草酸镁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2015(1):65-66.

[3]郑永刚,曹晶杰.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预防化疗药物性肝损害及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观察[J].医学综述,2015(5):934-936.

猜你喜欢
药物性中草药病理
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治与分析
三味中草药 消炎效果好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苏智军:药物性肝损伤的预防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傅青春:药物性肝损伤的防治
骨疼丸致重度药物性肝损伤1例
中草药在缓解夏季猪热应激中的研究应用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