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

2016-03-28 07:12周玉杰
保健文汇 2016年3期
关键词:满意率内科心血管

●周玉杰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

●周玉杰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78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护理中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确定不安全因素。结果: 78例心血管患者中共发生不良事件6例,发生率为7.69%。对患者进行的护理满意调查中,满意51例,基本满意24例,总满意率为 96.15%。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很多,主要来源于患者自身、护理人员及医院三方面,为了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医护人员就要针对分析的不安全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防范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

社会的不断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并促使着人们思维意识和生活状态的转变,正因如此医疗纠纷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医患矛盾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心血管内科在医疗机构中属于风险比较高的科室,由于心血管内科患者疾病种类较多且病情较重,因此很多的患者病情会出现反复和恶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护理安全隐患的存在,同时这也导致了医患纠纷的发生。因此,针对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革措施意义重大。本文主要通过对临床护理的观察,简单分析了在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近期我院心血管内科选取7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都经过血管造影、心肌酶活性测试等精密的检查,并经过医师的综合评判,确诊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男46例,女32例,年龄31~78岁,平均年龄为56.1岁。其中心肌梗死患者19例,先天性心脏病5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高血压性冠心病36例,心律失常12例。

1.2 方法

对于选中的7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且对患者进行调查问卷,了解其住院期间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住院期间出现的安全隐患,归纳和总结出心血管内科在护理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且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2.1 护理人员的因素

很多医院存在护理人员工作经验不足的情况,这样也导致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不足,因此对于患者的服务治疗也没有做到更高的要求。很多护理人员存在护理期间不能够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并且对于患者病情的发展,以及应有的护理行为没有履行应尽的义务,没有对患者家属以及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这也是导致病情的主要原因。由于心血管患者的病情大多数都不是非常稳定,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的工作强度非常大,需要高度紧张的精神,这也岛主护理人员的紧身高度紧张,容易对工作产生厌烦的心理,从而导致服务态度比较差,容易出现事故[1]。还有一点原因就是,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心血管护理中展开使用,这也导致很多护理人员的准也技术不强,不能熟练的掌握仪器使用手法和最新的护理原则,难以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从而造成不良后果,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1.2.2 患者自身因素

护理活动在一方面和护理人员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患者自身有关,需要患者的配合与支持才能够完成相应的护理工作,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嘱咐,例如在患者病情、症状不明显的时候,患者就会出现轻视病情的情况,因此没有按医嘱服药,或者是没有经过护理人员的允许离开病房肖心血管患者处于比较嘈杂的环境中,还有身体比较疲惫的状态下,很容易导致病情的复发。还有一部分患者和家属对于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的期望值过高,就会导致患者一旦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就把责任归咎于院方和护理人员身上,最终发生医患纠纷产生不安全因素。

1.2.3 院方的因素

部分医院对于护理人员的管理还不够,还有就是和患者家属产生的医疗费用纠纷,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费用一般比较高,由于患者家庭条件有限,甚至有些家庭没有医疗保险等,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没有及时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导致患者家属对于费用明细不清楚,或者是护理人员的催款方式不正确,这些都很容易引起医疗纠纷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1.3 疗效判定标准

对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对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调查,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级别,患者回答是、否,总满意率 = 满意率 + 基本满意率。

2 结果

共发生不良事件6例,发生率为7.69%,主要表现为用药问题、不良反应问题。护理满意程度,满意51例,基本满意24例,不满意3例,总满意率为 96.15%。

3 讨论

人们的生活正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渐提升,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却越来越高,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对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护理质量对于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某些护理工作中出现的某些不安全因素,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因此针对这些不安全因素进行一定的改良。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和医院因素是影响心血管患者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本部分对相关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关应对措施。针对存在的这些因素,医院方面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这些因素给医疗质量造成的影响。第一,加强护理人员法律知识的学习,规范护理记录。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使其在护理工作中严格遵循护理要求,避免引起医疗纠纷的错误发生[2]。同时护理人员应意识到护理记录的重要性,在书写护理文书时做到及时、准确记录。第二,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护士应加强三基三严技能培训,除掌握心血管内科疾病的常规护理操作外,还应掌握心肺复苏、电除颤仪及呼吸机的使用。除此之外,护士还应加强自身理论知识的拓展,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第三,加强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应以热情的态度服务患者,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学会换位思考。

综上所述,针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改革措施能够起到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消除不安全因素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单位:南京市红十字医院)

[1]刘桂玲.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01:152-153.

[2]张新玲.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 内蒙古中医药,2013,29:172.

猜你喜欢
满意率内科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兰州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94.14%
不能在满意率百分比上盲目乐观——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首次评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更重实效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提高96659热线服务满意率实施方案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