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自由之思——评《从理论理性到实践理性:康德自由论》

2016-03-28 17:46张荣
池州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存在论自由康德

张荣

(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康德的自由之思——评《从理论理性到实践理性:康德自由论》

张荣

(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摘要]《从理论理性到实践理性:康德自由论》着眼于康德整个批判哲学体系重构一个有机联系的康德自由理论。该著始终紧扣康德批判哲学中的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的张力来运思康德自由之思的逻辑路径,并借助于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视角揭示康德自由理论的本质内涵,即康德捍卫并为之辩护的自由不是认识论或心理学的自由,而是存在论或生存论的自由。

[关键词]康德;自由;存在论

自由概念,是贯穿康德批判哲学体系的一条主线,是被康德自己视为批判哲学体系的“拱顶石”。国外学界关于康德的自由问题研究相当广泛且非常深入。但是,国内学界很少把康德的自由问题作为一个主题进行专门研究。令人可喜的是,胡万年博士的力作——《从理论理性到实践理性:康德自由论》——对康德的自由问题做了专题式的探讨与研究。这部论著是对康德自由问题作了新的理论建构的一部颇有学术价值之作,也是国内学界专门研究康德自由问题的第一部专著。该著在论证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宏观把握,整体运思。国内学界关于康德概念的研究主要从认识领域、道德领域、美学领域、宗教领域、或历史政治领域进行“部分”的探究,如先验自由、实践自由、道德自由、意志自由、审美自由、政治自由等,即使某些学者试图对之作“整体”的考察,但没有揭示康德自由概念的内在逻辑和本质内涵。该著着眼于康德整个批判哲学体系,系统阐述康德自由概念的逻辑路径和本质内涵,重构一个有机联系的康德自由理论。可以说,该著克服了汉语学界对康德自由概念的支离破碎研究的弊端,恢复了隐藏在批判哲学体系中的关于康德自由之思的完整原貌。

逻辑性强,论证有力。该著从理论理性到实践理性、从自由的可能到自由的现实,一步步展开康德的自由之思,系统地阐述了康德关于自由的可能性、实在性、现实性及其运用。该著始终紧扣康德批判哲学中的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的张力,来运思康德自由之思的逻辑路径,即从形而上、本体、先验的层面到形而下、现象、经验的层面。其中,康德在纯粹理论理性和纯粹实践理性中从形而上的、本体的、先验的层面论证自由的可能性和实在性;在一般实践理性和感性经验世界中从形而下的、现象的、经验的层面论述自由的现实性及其运用。

文本诠释,微观解读。该著不仅从整体上把握康德的自由理论的完整原貌,而且立足于康德的文本,对一些重要的范畴和概念展开细致的微观诠释。该著对康德最基本、最复杂的概念——自由——作了较为系统的全面分析和阐释,力求探究康德自由概念的丰富内涵,尤其是对因果性与先验自由、道德法则与自由的实在性,以及自由与至善、自由与法权之间关系等问题的讨论颇具启发性。此外,该著还对与自由相关的概念如Wille,Willkur,Gesinnung等也进行了文本分析和解读,很好地做到了论述的饱满性与细致性的结合。

作者理论功底扎实,论证严谨,引用规范,文风朴实,在对原著解读过程中提出一些独到的新见解,体现了作者良好的学术素养和创新的研究精神。

作者没有拘泥于传统的研究领域和话语方式,而是借助于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视角,致力于揭示康德自由概念的本质内涵,即康德捍卫并为之辩护的自由不是认识论或心理学的自由,而是存在论或生存论的自由。这种存在论或生存论的自由不是理论理性所标示的主体性原则,而是实践理性所呈现的人的本真存在,即人的尊严、价值、责任和权利。

参考文献:

[1]胡万年.从可能到现实:康德自由观的发展逻辑[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4.

[2]胡万年,张荣.康德自由概念的四个存在论维度[J].现代哲学,2011(4):58-64.

[3]胡万年.康德自由实在性的两种论证策略——从《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到《实践理性批判》[J].江苏社会科学,2011(5):7-12.

[4]胡万年.自然与自由:康德因果性问题中的科学和哲学意蕴[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3):20-25.

[5]胡万年.实在性与现实性的存在论区分与关联[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7-23.

[责任编辑:周芳]

作者简介:张荣(1964-),男,甘肃天水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世纪哲学和康德哲学。

收稿日期:2015-05-05

DOI:10.13420/j.cnki.jczu.2016.01.007

[中图分类号]B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02(2016)01-0031-02

猜你喜欢
存在论自由康德
人工智能的存在论意蕴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信用证下汇票存在论
纯接受性的被给予?——康德论自我刺激、内感觉和注意
艺术百家
如何安置现代性——马克思的政治存在论与海皑格尔的艺术存在论批判
康德是相容论者吗?
对康德空间观的误解及诘难的澄清与辩护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