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目的论视角下古建筑景区术语口译策略

2016-03-28 23:15杨静琳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口译员译员目的论

杨静琳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育系,福建 泉州362000)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古建筑景区术语口译策略

杨静琳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育系,福建 泉州362000)

中国拥有不少古建筑旅游景点,这些景点背后往往蕴含着体现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心理的典故,导游在介绍景点时难免涉及到相应的术语,在翻译术语时如何译出术语的语言层面,同时也传达出其文化层面是一件很关键的事,且许多术语的处理始终要关注文化差异及受众的接受能力,这就使得术语翻译成为导游口译中的一件难事。为了让外国人理解这些术语的内涵,导游口译员在做译前准备时不仅要追本溯源,咬文嚼字,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因子,还要在遣词造句时化难为简,并考虑参观游览时口译的时效性,用一种普遍受众可以理解的方式去翻译相应的术语。论文结合翻译目的论及口译实践简要分析古建筑景区中导游口译中术语翻译的策略。

翻译目的论、导游口译、术语口译策略

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中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对导游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跟着中国导游业一起方兴未艾的是导游口译和对导游口译的研究,二者皆旨在于旅途中为外国游客提供最好的语言服务。导游口译作为口译活动中的一种,既有口译的普遍特点,又有其特殊的社会语境赋予的具体特征[1],具备鲜明的研究价值。其中,术语又是导游口译中的一大难题,而翻译目的论为导游口译中的术语翻译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角度和处理信息的指导理念,有助于广大导游口译员更好地完成工作,达成活动的预期目的。

1 翻译目的论及其在导游口译中的应用

翻译目的论,或the Skopos Theory,由德国功能翻译学派提出,其核心理念是翻译过程应服务于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而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每一项翻译任务都指向一定的受众,其具有各自的文化背景知识及对译语的期待,故翻译行为应满足受众的交际需求[2]。

Skopos是希腊语目的的意思。弗米尔提出目的论,认为翻译行为是一种基于原文的有目的的行为,即译文的产出取决于翻译行为的目的,在这过程中,译员是受到委任的,能够发挥自身能动性,根据受众的需求和翻译的目的来自行选取对应的翻译策略,可对原文进行相应的调整、修改等[3]。由此可见,在目的论中,原文的地位比起其在等值论中下降了,译文的功能得到新的解读,即要实现预期的目的。

翻译目的论有三大运用原则,分别是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或忠诚原则。目的原则是翻译目的论的最大法则,其他原则必须服从于该原则。翻译目的论不同于传统的等值论,对直译与意译之争,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的选取,都起到了相应的启发和颠覆作用,故运用于导游口译中,不论采取何种翻译策略,皆是为了翻译的目的服务的。

2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古建筑景区术语口译策略

术语,是特定领域里使用的专业用语,具有固定的形式,较少出现语言上的变体,其承载的意思往往无法经由单独的字眼推断,形式和意义都较为稳定[4]。巴黎大学语言学博士,《巴别塔揭秘——同声传译与认知、智力和感知》一书的作者劳拉·贝尔托内说:Do not interpret what the speaker says but rather what he means,即译意不译词,强调在翻译过程应始终关注对源语意思的重现[5]。结合翻译目的论的指导,在导游口译中,不论采用何种策略,其目的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服务于受众,达到翻译的预期目标。

以下内容选取于古建筑景区口译活动中遇到的高频术语及其翻译所使用的策略与方法分析。

2.1 直译

当在译入语中可以找到在语言和文化层面上都和源语相对应的词汇时,译员一般都会采用直译的方法,如下例。

风水 geomancy

冬暖夏凉 warm in the winter and cool in the summer

水火不相容 Water and fire are not compatible.

在这三个例子中,源语或是在译入语中能找到对应的词汇,或是能逐字翻译成目标语,或是普罗大众能够理解的基本常识,在这些情况下,直译是可行的翻译策略,简单有效。

2.2 意译

当无法找到对应的词汇,或存在文化上的差异而不能直译时,译员则可考虑采用意译的方式,通过变换其词语结构或表达方式等将其意思解释出来,如:

例1,他被皇帝册封为“资政大夫”。

在这个例子中,英文中尚无在语言及文化上都与“资政大夫”对应的词汇,所以直译不是一种可以采取的策略,译员若无准备,会认为“资政大夫”难译,但假如仔细思考“资政大夫”的内涵,就不难发现其指的是一种名誉官衔,没有实际的权力。且放眼国际,不同国家其实也有这种类似的官员制度。在英国,女王只是国家的象征,真正的权力在于议会;在德国,总统也只是国家的代表,并没有掌握国家任何实际的治理权。因此,作者采用先用拼音译出,后加以解释的方式来意译“资政大夫”一词,如下:

He was conferred by the emperor“zi zheng dai fu”,which is an honorary official title without access to political rights.

例2,这幅对联是由清朝当时的一位进士所书。

进士是被称作中国第五大发明的封建科举考试中衍生出来的词汇,高中进士几乎是当时中国封建王朝每个学子的毕生理想,不仅自身可以加官进爵,还能光耀门楣,要成为进士得先考中县里的秀才,而后通过全省的乡试成为举人,才有机会进京殿试成为进士。由此可见,进士是中国文化背景里的专属词汇,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词汇,所以只能通过意译的方式来传达源语的意思,如下:

This couplet was written by a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the final imperial examination of Qing dynasty.

例3,两家人于是交换各自孩子的生辰八字,订下婚期。

“生辰八字”是中国古代汉族星相家用于推算人的命运好坏的一套预测术,涉及天干地支,指的是一个人出生的天文时间,年月日时一共四柱,每柱两字,一共八字,故曰“生辰八字”。对此没有研究的中国人也很难对“生辰八字”做出一个条理清晰的解释,对外国游客而言就更是完全陌生的文化概念,因此译员必须把陌生的文化术语转化为具体的可以理解的语言信息,翻译出生辰八字所指代的信息,故可做如下处理:

The two family then exchanged their respective child’s detailed birth information,including the birth year,month,day and hour,and picked a day for their wedding.

2.3 简译与略译

导游口译必须保证信息传达的效率,尤其当所有游客跟随导游参观游览时,口译员应当在有限的时间内传达出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信息,忽略那些不影响游客理解信息的细枝末节,比如:

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大厅是主人在家里有婚丧喜事的时候用的。

在这个例子中,最重要的信息是大厅的用途,即用于置办婚事和丧事,这是译员需要关注的重点和传达出的信息。至于为什么中国人把丧事也称为喜事,则是这句话中的次要信息,略去“喜”字的翻译,只是影响了信息的完整性,并不妨碍游客对于大厅用途的理解,在这样陪同口译的过程中实现信息传达的最高效率。此外,由于处在同一时空,有些指代限定的词也可根据情况略去,处理如下:

This hall is used for weddings and funerals.

此外,即使译员做再周全的准备,在口译现场偶尔遇到难题也不可避免,在这种时候,译员也可以采用简译或略译的方式来保持整个口译活动的顺达[6]。

2.4 释义和解释

当源语的内容较难为有着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受众所理解,或者源语的内容涉及跨领域知识的综合时,译员可根据受众的受教育程度,吸收信息的能力及现场的反应作相应的解释来完成对源语的翻译[7]。如:

你们过来看看墙上这个雕刻!是有典故的!这里雕的是梅花,上面是喜鹊,喜鹊站在梅花上,这刻的是一个成语,对了,就是“喜上眉梢”!

在此例中,翻译的难点在于成语“喜上眉梢”。成语是汉语言文字的精华,是高度凝炼的表达,其中包括不少俚语典故、修辞手法等,其背后的语言和文化含义未必是外国游客一朝一夕能够领悟的,因此在口译过程中,适当的释义和解释是必要的,如此才能保证信息传达的效果。在以上场景中,告诉游客雕像上雕刻的是喜鹊和梅花并不困难,游客也能通过肉眼观察自行判断,但为什么雕刻的不是别的动物,又跟成语“喜上眉梢”有什么关系,就需要译员稍加解释了,因此译员除了译出“喜上眉梢”的意思,还需告诉游客雕刻用喜鹊来指代喜悦的心情,而梅花的梅又与眉梢的眉是同音异形字,这样,游客才能建立起雕刻与成语之间的联系,才能欣赏中国的成语可用雕刻来表达的建筑文化与创意。可处理如下:

Look at this sculpture on the wall.It’s based on an allusion.This sculpture is composed of plum blossoms and a magpie.You can see this magpie is standing on blossoms,which represents a Chinese idiom “xi shang mei shao”.It means one’s joyful emotion can be seen in the eyebrow.Here,“xi”refers to“xi que”,or in English,magpie and“mei”is a homophone of“mei hua”,the plum blossoms.

在这个例子中,导游口译员还可运用肢体语言的帮助,更清楚地解释成语“喜上眉梢”。

3 结语

译员在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遗产的旅游景点做导游口译时通常会碰到许多具有文化含义的术语,这些术语需要译员运用一系列的策略才能很好地翻译出来,尤其是在大木作皇宫式古民居之类的景点,导游讲解时容易涉及到很多领域的专业术语,对译员在不同语言和文化间转换的能力是一大考验。

导游口译,是一项为游客提供的语言服务,在保证语言质感的同时,还应关注受众的不同需求与反馈,受众的年龄、性别、社会经验、教育背景等都会影响其喜好与接受能力,译员应采用多元策略尽力满足。

导游口译员不仅是连接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桥梁,还是一名文化中介者。导游口译员应不断提升自身语言技能、文化意识、沟通技巧,在较为准确完整地传达源语的基础上,还能帮助外国游客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与多元,增进其对中国的美好印象,这有助于提升中国的“软实力”,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互相欣赏与学习,也使得导游口译员的角色更富有意义。

[1]POCHHACKER F.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 [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10:176-177.

[2]NORD C.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M]. 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 house,1997:27.

[3]NORD C.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18.

[4]BAKER M.In other words:a course book on trans-lation[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63.

[5]BERTONE L E.The hidden side of Bable:unveiling cognitive,intelligence and sense through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89.

[6]JONES R.Conference interpreting explained[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8: 102.

[7]JIN D,NIDA E A.On translation [M].China Translation and Publishing Company,1984:29-37.

责任编辑 刘志明

Terminology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in Tourist Attractions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kopos Theory

YANG Jinglin
(Department of English Education,Quanzhou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Quanzhou Fujian 362000,China)

China has abundant tourist attractions of ancient architecture,which embody allusions that reflect unique Chinese culture and mentality.When guide-interpreting in these places,it is inevitable to deal with the interpreting of terminologies.It matters a lot to interpret the terminologies not only linguistically but also culturally,which is never easy because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and the tourists’differentiated channel capacity.In order to make these terminologies clear to the foreign tourists,the guide interpreter should build a solid understanding of these culture-loaded terminologies by studying their origin and meaning in the pretask preparation,and interpret them in an understandable and efficient way.Based on the Skopos Theory and interpreting practices,this thesis is aimed to explore the adoptable strategies when interpreting terminologies in tourist attractions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the Skopos Theory;guide interpreting;terminology interpreting strategy

H315.9

A

1674-5787(2016)05-0077-04

10.13887/j.cnki.jccee.2016(6).22

2016-10-25

杨静琳(1989—),女,汉族,硕士,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研究方向:英汉口译、翻译教学、二语习得。

猜你喜欢
口译员译员目的论
基于谈话“参与框架”的法庭口译员角色研究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浅谈口译译员的知识基础
论口译员必备的素质
待在“箱子”里的口译员
口译中的“陷阱”
译员扮演何种角色?
论机器翻译时代人工译员与机器译员的共轭相生
翻译功能目的论视阈下的科技文本翻译——以认知无线电翻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