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题

2016-03-28 17:33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徐公纳谏寡人

重庆市B卷试题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第1~4题。(15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关?”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关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邹忌修八尺有余()

(2)朝服衣冠()

(3)私我也()

(4)王之蔽甚矣()

2.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并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关键在于他有自知之明。

B.听了邹忌的谏言,齐威王仅仅说了一个“善”字,凝练传神,其纳谏的态度和决心跃然纸上。

C.妻、妾、客的回答,虽然同为赞扬,但态度、语气明显不同。妻是热情的,妾是逢迎的,客是畏怯的。

D.这篇文章在写法上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以小见大,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4.文中齐威王的故事,蕴含着什么道理?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4分)

湖北襄阳市试题

文言文阅读。(10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文略,见前文)

【乙】梁惠王日:“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日:“杀人以梃①与刃,有以异乎?”日:“无以异也。”“以刃与政②,有以异乎?”日:“无以异也。”日:“庖③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④,此率⑤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⑥在其为民父母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注】①梃(tǐng):棍棒。②政:施行恶政。③庖(pá0):厨房。④饿莩(piǎo):饿死的人。(⑤率:带领。(⑥恶(wū):表示反问的语气。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________

(2)杀人以梃与刃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予观夫巴陵胜状

B.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所欲有甚于生者

C.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兽相食,且人恶之

D.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国家要强盛,国君的作用十分重要。【甲】文强调的是_______,【乙】文强调的是_______。(2分)

5.【甲】文中的邹忌和【乙】文中的孟子都运用了类比手法奉劝国君,试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说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

重庆市B卷试题,从理解文言文的词语、句子、内容等角度设题,考查比较全面。其中第3题的四个选项,不仅涉及人物的性格特点、语言特色、心理变化等,还涉及了文本的写法特色,覆盖面广。第4题要求考生结合生活感受谈认识,体现了学以致用、古为今用的理念。

湖北襄阳市试题,采用课内、课外文段对比阅读的形式,试题涉及的课外篇目中的词语均在课内篇目出现过,设题目的在于考查考生的迁移能力和运用能力。第4、5两题,对比点选得巧妙,突出了对比阅读的意义,很好地考查了考生对文言文内容的整体把握情况。

(王丹/荐评)endprint

猜你喜欢
徐公纳谏寡人
邹忌劝齐王纳谏
寡人的自信撑爆宇宙
邹忌论美
太宗纳谏
齐灵公纳谏的启示
邹忌比美
邹忌与齐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