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这座城市写一首诗

2016-03-29 10:28崔燕
青岛画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印迹艳遇曼妙

崔燕

多年前,我梦想背上行囊走天涯,自由、流浪、艳遇,希冀所有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都混合着悬念和不确定。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无论我如何冲撞,都始终走不出这座城市。年轻时,是被父母柔软的眼神所羁绊。后来,一次次于青岛之外的行走之后,一天天游走城市深处时所收获的小美好,让早先对青岛的风轻云淡,沉淀为炙热且深刻的“爱青岛”。对“家乡美”近乎偏执的迷恋情结,已成为我骨子里最斩钉截铁的信仰。

去海边浪漫、去山中小雅,去温泉悠闲,是影视剧中最常见的度假片段。而在青岛,大海、青山、凉夏,是大自然发放给青岛人的天然福利,近乎奢侈的幸福唾手可得。这座城确实没有辜负了“青岛”这个浪漫且美好且清新且文艺的名字,由此派生而来的“情岛”、“清岛”“倾城”、“青城”,一下子岁月静好,轻舞飞扬起来。

山在窗外,海在脚下,城在岸边。每天,办公室的窗外有我熟悉、感动的老城风景亲切蓬勃地展开。海阔天空一路是蓝,向左是曼妙旖旎的海岸线,向右是人烟生动的老街巷。

经典的老城区经年游离着时光之外的原味与本色,以质朴、逍遥的慢生活,散发出柔软而温熙的淡淡光芒。继西藏、丽江等已被驴友们无节制地挥霍之后,这里正上演着各地小清新们“热爱、怀旧、品味、艳遇”的现在进行时。

老城区如同老玉包浆,焕发着厚实而素朴的光芒。作为青岛有建置历史以来的考古层,浓墨重彩的历史印迹,风情万种的欧式街景、活色生香的市井风景,天生丽质的山光海景,都能够在这里找到。

我借助在这个城市里飘来飘去的工作,开始有意识地行走于各条熟悉亦或陌生的大街小巷。老街有一种斑驳而缭乱的美,曾经的日子鲜活过,潮湿过,时间在这里陈酿出空茫的诗意。老街的住户几乎都是上了年纪的老青岛,他们夏天在繁密的花木下乘凉,在有晴好阳光的日子晒被。他们躲在过去的生活里,安然自得于这种看起来似乎少有鲜明时代印迹的日子。有时候,我会停下来跟他们聊天,听他们讲那些埋伏在心底的过去时光里的秘密。这些密密匝匝的故事和老人素常“最青岛”的生息,仿佛被赋予了某个“甘苦与共”的密码,以忧伤如昨的代入感,使得老街因旧事的组合而生动丰满。

飘着碎雨的暮春时节,老城重重叠叠的新绿与花影,婆娑为灵动的光影和清新的街景,是我心仪的身边美事碎碎念。这样的日子,我通常会早起徒步上班。鲁迅公园上下起伏的滨海步行道;八大关清丽婉转的林荫道;福山支路和黄县路上被淅沥的雨滴打湿的马牙石路;汇泉广场那一片闹市中的“绿野仙踪”……青翠欲滴的空气仿佛充盈着浓郁的荷尔蒙味道,让人迷醉到一定要写一封情书献给青岛。

青岛一直不是青岛人的“我城”。青岛更像是一个大众情人,曼妙着一个迷人的指向。正如大家所知,这里有着近现代文人名士惬意且中意的闲逸生活,酝酿和升腾出中国近现代新城市文化的繁花似锦,缱绻过多少你侬我侬的青岛往事。与这里有过美丽交集的过客曾写过无数美文,晚年的梁实秋回忆青岛的文字中亦会飘散着一种叫做“乡愁”的东西。

光风霁月、高山流水。当一个简单的青岛人是有福甚至赋闲的,暖意熠熠的城市有时像隔在红尘之外的另度空间,让人无法挣扎、无可救药地爱慕这里,用一辈子的时间。

作为一枚生于斯、长于斯、爱于斯地道的青岛大 妣曼 ,我于2006年、2009年分别出版了《青岛的100个细节》《爱青岛》向我的家乡“示爱”。2016年伊始出版的这本《青岛美》继续为我执着于青岛本土风情写作,提供了妥帖而诗意的释放点。endprint

猜你喜欢
印迹艳遇曼妙
国服的梅花印迹
去除旧春联印迹的小妙招
小鸟走着瞧
内衣的居家曼妙法则
艳遇的遇
曼妙经典
印迹
艳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