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合作社:解决“三农”问题的生动例证——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东刘庄村调查报告

2016-04-02 11:34牛海江靖海峰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6年11期
关键词:曲周县三农美丽

■ 文 / 申 伟 牛海江 靖海峰

农民合作社:解决“三农”问题的生动例证——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东刘庄村调查报告

■ 文 / 申 伟 牛海江 靖海峰

2011年,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东刘庄村通过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在全省第一个实现了整村土地全部流转。他们以合作社为载体,开展集约化经营,调整产业结构,组织高效农产品种植。短短五年时间,集体收入从无到有,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呈现出民富村强、全面发展的喜人局面,走出了一条以农民合作社为载体,破解“三农”工作难题,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路子。

成立合作社,打造强村富民载体

曲周县东刘庄村地处黑龙港流域,位于县城东郊,现有162户,612口人,1020亩耕地。以传统作物种植为主,没有特殊资源优势,集体无积累,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村。几年前的东刘庄村同大部分农村一样,也存在着村庄治理难、农民增收难、公共投入难等治理难题,面对这些问题,村“两委”多次组织村民讨论后认为,村里最大的优势就是土地,只能在土地上做文章。为此,他们借鉴外地经验,决定由村“两委”牵头成立农民合作社,把全村土地统一流转到合作社,统一经营,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

2011年9月,村“两委”以集体名义,在曲周县工商局注册成立了东刘庄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100万元,成员162户。在合作社成立过程中,他们注意把握好四个环节,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一是选好经营者,解决“谁来管”的担忧。村党支部书记任理事长,村“两委”成员、部分村民代表任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合作社制定了章程,成立了理事会、监事会,建立起一系列议事决策工作机制,保证了合作社与村“两委”的同向同力、互促共进。二是灵活入股方式,最大限度让利于民,解决收益低的担忧。土地股由农户自主选择:1厘地1股折价10元,按照10元包干盈利不分红和10元保底多收多分红两种方式流转给合作社,年底前领取流转金。合作社成员均享惠农政策,合作社流转土地后,国家发放的各种惠农补贴全部归农民。同时,创新性地将田间路、水利设施等作为集体资产入股,实现了集体资产从无到有,探索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三是明确农民原有承包地地界,解决“土地权属归谁”的担忧。对农民原有承包地全部实行1米深的白灰底界,制作了土地平面图,农民按照标记很容易找到他们自己的土地。四是成立务工协会,解决农民失地后“就业难”的担忧。合作社成立了务工协会和建筑队,主要负责农民失地后的就业问题。务工协会及时发布用工信息,协助本村村民签订劳动合同等服务。村民既可以在合作社、建筑队打工,也可以外出务工。目前,共转移劳动力200人,合作社常年用工20人,季节性临时用工50人,村民就业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做大做强合作社,确保农民土地收益

合作社成立以后,他们利用土地成方连片的优势,积极探索农业规模经营的新路子。一是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曲周县连续8次16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中国农业大学在黄淮海平原上建设的唯一大型实验站就在曲周县。东刘庄村充分利用县校合作的产学新模式,积极与科研院所进行合作。经过努力,他们先后与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棉花研究所、河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取得联系。引入新技术新品种在合作社试验试种,改变了农民传统种粮模式,提高了种植效益。这些合作都是由科研单位提供种子、化肥、农药和技术指导,合作社负责日常管理。二是外租。土地成方连片的优势,也吸引了一些农业企业、合作社前来合作。由肥乡县七彩苑花卉苗木有限公司和邯郸市环美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占地400余亩的欧式苗圃基地,种植了经济价值较高的国槐、白蜡、丝绵木等园林绿化苗木。曲周县绿贯通蔬菜专业合作社租赁200余亩地建温室大棚,计划三年建设100个,目前已建成67个。三是壮大合作社实力。近年来合作社先后投入了60万元,购置了播种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硬化了田间道路,打了机井。合作社定期对管理人员和务工村民进行培训,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高村民幸福指数

由于集体经济收入从无到有,而且近年来逐年增加,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近几年,先后投入15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上级拨款不到一半。目前,村里街巷全部硬化,建起了近5000平米的村民中心和广场,安装了体育器材。沿街建起了仿古墙、安装了路灯、绿化了街道、粉刷了墙壁。村外修建了垃圾池、街道配备了垃圾箱、向农户发放了垃圾桶及清运车。2014年,启动了“一建三改”工程,即建美丽庭院,改厕、改院、改厨。目前,该村全部实现了厕所水冲式、厨房电气化,庭院建起了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小养殖园。村里还建起了卫生管理队伍、敬老院、舞蹈队、健身队等。

加强民主管理,促进村庄治理

东刘庄村通过成立合作社,既找到了经济发展之路,又找到了农村管理之法。一是推行村务社务管理制度化。把制度建设作为基层民主管理、化解基层矛盾的“钥匙”,村内各项事务按规定办事。无论是在合作社管理方面,还是在村务管理方面,他们都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在合作社管理方面,有章程,各项管理制度到位。在村务管理方面,制定了《东刘庄村村规民约》,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对村民婚丧嫁娶作了规定,破除铺张浪费、愚昧落后的陋习,做到婚事新办、丧事从俭。二是把决策权还给群众,公共事务由村民自己说了算。如在合作社组织土地流转时,流转方案交给村民讨论,逐户征求合作社成员意见,召开合作社成员代表大会确定流转租金、流转周期以及盈余分配等问题,充分发挥民主。最终商议以950斤小麦乘以当时小麦市场价格,确认每亩土地租金为1064元。由于每户成员都参与了此次商议活动,合作社工作到家,仅20天时间,全村群众全部自愿加入了合作社。三是实行村务、社务公开。每年“1·30”“7·30”为民主议政日,村“两委”、合作社主动公开,接受村民评议。合作社每年的分红方案、集体提成等,都向村民公开。同时,对公共事务表现积极的成员,优先安排用工名额。四是加强宣传教育。东刘庄村围绕“发展经济,做高尚新型村民”主题面向村民开展思想教育,定期召开村民学习会,建立科普、法律与时事宣传栏,用好网络和放电影等思想教育平台,围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精神,开设国德、村德、民德讲座。通过评选文明户、三好成员、好媳妇、美丽庭院等活动,群众素质得到较大提升,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热心村内公益事业,积极参与集体劳动。

东刘庄村的发展启示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东刘庄村的发展经验表明,在家庭经营制度基础上发展农民合作社是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把农民组织起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方式,是增加农民收入和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载体,是解决“三农”问题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增强农村内在发展动力。目前,有些地方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热衷于建设看得见的基础设施,不去做打基础的工作。东刘庄村通过一系列探索,有效地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使美丽乡村建设有了充足的物质保障,建立了长效永续的发展和建设机制,激发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动力和活力。

提高农村治理水平,必须提高民主管理水平。东刘庄村的发展表明,集体经济有收入,才能为群众办实事,受到群众的欢迎,基层党组织才能有威信。同时,他们实行民主管理,把决策权交给群众,让群众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共享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农业服务协会总会)

栏目编辑:刘媛媛

猜你喜欢
曲周县三农美丽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河北邯郸棉花机械收获观摩现场演示会在曲周县成功举办
河北省曲周县育苗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曲周县档案局开展国家重点档案信息普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