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名人艺术馆藏品的保管及其设想

2016-04-04 06:14瑶-文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6年8期
关键词:保管员艺术馆印章

路 瑶-文

浅谈名人艺术馆藏品的保管及其设想

路瑶-文

名人艺术馆的藏品保管工作和其它博物馆艺术馆的保管工作一样,是博物馆诸多工作中最基础却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工作和其它业务工作是密切相联的。本文以邓散木艺术馆为例,针对邓散木艺术馆的书画印章的保管、展后文物藏品的养护、文物藏品到外地展前的装箱准备工作以及今后的设想,浅谈对名人艺术馆藏品的保护和管理。

名人艺术馆文物的保管与管理印章保护书画养护

名人艺术馆的藏品保管工作和其他博物馆艺术馆的保管工作一样,是博物馆诸多工作中最基础却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工作和其他业务工作是密切相联的。因为名人艺术馆所收藏的文物、藏品、资料等和其他博物馆藏品一样,都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它不仅是各项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科学研究和陈列展览的重要资料。离开了藏品,博物馆、艺术馆的其他业务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保管工作就是要确保文物藏品、资料的安全,使文物藏品为科学研究及陈列展览提供服务。下面针对书画印章的保管、展后文物藏品的养护、文物藏品到外地展前的装箱准备工作以及今后的设想,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文物藏品的保管与保护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日益增长,各地名人艺术馆、纪念馆相继问世。1983年,在黑龙江省省长陈雷的积极努力下,邓散木的夫人张建权女士将散木先生的遗作、遗物、藏品全部收藏捐献给黑龙江省,并在黑龙江省博物馆成立“邓散木艺术陈列馆”。1986年邓散木艺术陈列馆正式对外开放。

名人艺术馆、纪念馆一般文物藏品相对少,业务活动范围也较单一,但这些艺术馆及其藏品在文化艺术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以邓散木艺术馆为例,其主要藏品都来源于邓散木先生的遗孀张建权女士的捐赠,主要包括散木先生的书法、绘画、诗作、楹联、扇面、篆刻、印谱、著述、收藏,以及文房四宝、篆刻工具、往来书信、日记、照片、家具、生活用品等,共2000余套,涵盖了邓散木先生一生的绝大多数艺术创作作品。艺术馆在基本陈列展览的同时,多年来在全国各地进行巡展,以宣传邓散木艺术。

1.邓散木艺术馆书画、印章的保管

邓散木艺术馆的文物藏品中有相当数量的书画作品,这些作品在入馆前因疏于管理或保管不善,很多作品出现霉斑、水痕和虫蛀等现象。我们首先对入库的藏品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如不具备熏蒸条件,可以把书画藏品装入塑料袋中,把两边的口扎紧密封数日,时间长点更好,袋内加入樟脑精消毒灭虫,以防止虫蛀的泛滥。樟脑精在使用时并不能直接放入,须用针等尖状物将包装樟脑精的塑料袋刺多个小眼,以便气味的散发。切勿将樟脑精的塑料包装撕掉直接放进袋中,这样会使书画受到污染。当然,如具备机器高温消毒灭菌除虫更好。对水痕严重需要重新装裱的书画进行重新清洗装裱。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对每件书画作品用布袋包装或放在囊匣里加以保护。在保管时要在布袋或囊匣外面粘贴记载文物藏品的名称、编号、年代、尺寸、质地等标签,避免经常开启抽屉磨损藏品。

印章的保管:馆内收藏的印章质地有青田石章、寿山石章、昌化石章、玉石章,也有玛瑙印、水晶印和象牙印章。对印章的保管需定制印章囊匣,没有囊匣的印章用软纸包好。在每次钤印、墨拓后都要用软布将印面和边款清理干净,再将其放入囊匣中。在囊匣内部或底部同样写好藏品的名称、编号、尺寸、材质,可能的话最好将创作的年代等也写明。还需用薄纸拓好每方印章的印文贴于囊匣下面,这样既方便藏品的提取,也便于保管员和业务人员熟悉和掌握每方印章的章法、刀法,熟悉业务。

2.阵地陈列和临时性展览后文物藏品的养护

保管是为陈列展览服务的,在展览过程中要定期采取给藏品除尘、加药等保护措施。另外,书画作品在展览过程中虽然为避免阳光照射,而采用了冷光源。但是,书画作品还是不宜长期展示,需要定期加以更换。更换下来的书画展品和临时性展品撤展后,也必须逐一经过严格的除尘消毒处理,方可入库,以免将尘埃、虫卵带入库房。

3.文物藏品赴外地展览前的准备工作

博物馆艺术馆所收藏的文物藏品既是地方博物馆艺术馆的珍藏,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近些年来,各馆之间的联合办展、交流展览是十分普遍的,展览前在装箱押运时,对文物展品的打包装箱是一件十分重要精细的工作,必须认真对待。

首先,所有参加展览的藏品要有一本详细的资料,如登有序号、编码、藏品名称、创作年代、材质、现状等资料,还需要准备两套和原包装相同的标签,留着交接时备用。有囊匣的可放在囊匣里,无囊匣的书画作品必须用布袋或柔软的纸包裹紧。装箱时,包装好的书画在天杆的位置仍有棱角感,所以,装箱时要两件为一组,在天杆位置有棱角的地方将两件作品天杆重合而放,其他以此类推。每层中间还要多放几层布或纸相隔。最后将箱子有空隙的地方用物品或纸屑填充,以保证不会在运输过程中因箱子的晃动而使藏品资料移位,造成压伤或挫伤,使藏品受损。印章的包装也是如此,有囊匣的装匣封好,无囊匣的裹好紧挨着放于专门盛放印章的硬纸盒内,放紧放稳,之后用轻柔的脱脂棉将缝隙填实,避免因晃动相互碰撞伤及印章。最后将包装好的书画、印章、资料等展品装箱,装箱时还必须用塑料将箱子内四周及下底和上盖包裹好,做好防雨防潮处理,然后才能封箱。总之,文物藏品去外地陈列展览是件极不易的事情,我们要尽量想到文物藏品在运输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情况,不要怕烦琐,既要办好展览,又要保证文物藏品的安全,使其顺利展览,圆满安全返库。

二、对今后文物藏品的几点设想

博物馆艺术馆的文物藏品是国家宝贵的科学文化财富,是博物馆艺术馆一切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文物藏品保管员的文化知识、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将直接影响文物长期的保护与管理。

1.文物藏品保管员要加强文化及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业务素质

文物藏品保管员要有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除完成正常的保管工作外,还要不断学习先进的保管知识,总结保管经验,承担文物藏品的鉴定和建档工作。保管员还需学习和掌握文物藏品的创作年代、传承以及艺术品的笔法、技法等,提高业务素质和鉴赏能力,才能做好文物藏品的鉴定和建档工作。2004年,北京的一位群众来信,寄来自己收藏的邓散木先生作品的复印件,以求证作品的真伪。业务人员根据所掌握的知识,经过对作品笔法和印鉴的认真研究,对作品的真伪给予了解读,此事说明专业知识对保管员的重要性。

文物藏品保管员必须要有执著专注的敬业精神,不但要对藏品进行科学的管理,还需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才能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2.加强文物藏品的搜集

文物藏品是博物馆业务活动的基础,只有足够数量和较高质量的文物和藏品,才能使陈列内容充实,使陈列展览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得到更新,使科学研究顺利开展。多年来各博物馆对文物搜集都非常重视,而个人艺术馆由于资金等问题就显得有所欠缺。个人艺术馆和专业性较强的纪念馆,应根据本馆的具体情况先做一些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搜集藏品,以充实和丰富馆藏。

3.架起空中网络的桥梁,加强各馆之间的联系、交流与合作

在科学技术和通讯设施高度发展的今天,各博物馆艺术馆应该携手投入部分人力物力,共同建立一个互联网。通过互联网加强相互间的联系与合作,传达相关信息,交流先进的文物藏品保管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使祖国传统的文化艺术为民所用,发扬光大。

我馆从2012年开始做文物普查工作,我们将全部馆藏实物取出,与藏品总账和藏品卡片上的名称、尺寸、质地、年代等基本信息进行逐一比对。对错字、别字、错误信息等通过校正确定后予以记录、修改,按照国家藏品局藏品信息登录平台所要求填充的项目,针对不完善的信息内容予以全面补充。对存疑信息进行标记,待考证确认后予以修改。这一过程不但对藏品的数量与质量状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核查,更重要的是对藏品的基本信息进行了一次全面性的规范。同时对需要制作囊匣、需要修补的藏品进行了登记,为今后藏品的日常保管与修复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藏品的清点、核查、登记入账工作全部完成后,以国家藏品局信息中心“全国可移动藏品信息登录平台”信息采集平台的内容为模板,结合原有藏品总账、藏品卡内容,将所有邓散木艺术藏品信息账目录入到计算机中,以电子藏品信息账的形式加以保存,通过反复的核对以确保藏品总账、藏品卡与藏品信息一一对应。藏品电子账既方便查找,又为“一普”普查成果信息的上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6年电子账正式完成,这样我馆既有纸质账目,又有电子账目,为进一步科学管理文物提供了条件,为馆际之间的数字交流也做出必要的准备。

综上所述,藏品保管工作是博物馆艺术馆若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保管员在不断提高自己文化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两个文明建设,为文物的传承保管好博物馆、艺术馆的文物藏品。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博物馆)

猜你喜欢
保管员艺术馆印章
我们有印章咯
展出前的地下博物馆
J+生活艺术馆
“悦”艺术馆
“云”生活艺术馆
保管员
爱因斯坦大脑“保管员”
自制橡皮印章
贾平凹文化艺术馆
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