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实需求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研究

2016-04-05 08:41刘鹏茹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24期
关键词:新生代职业技能农民工

基于现实需求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有别与老一代农民工,为了顺应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新一代农民工职业技能亟待提升,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城镇化;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发展

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新生代农民工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1 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的区别

新生代农民工是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而言的,主要是指80后、90后,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接近1个亿。与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走出来老一代农民工有着明显的区别。

1.1 教育程度较高,职业期望值较高。新生代农民工处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大环境下,所以他们基本上都具有初中学历。据中华全国总工会2011年的调查报告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比例为67.2%,比传统农民工高18.2个百分点。拥有中专(中技、职高)、大专(或高职)、大学本科及以上受教育经历的比重分别是过去农民工的1.6倍、2倍与2.3倍。因此,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对职业的期望值更高,他们不仅追求工作的高报酬,还要求获得职业认同感;他们不仅仅只是逃离农村,更多的是要获得城市的归属感。在工作岗位的选择上,他们更青睐于具有时代性、高新技术的岗位。

1.2 乡土情结弱化,城市归属感强烈。新生代农民工出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一到入学年龄就进入学校,基本上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对农业、农村、农民等不是那么熟悉。有的人随父辈在城市出生成长,有的人放下书包就进城务工,对土地没有父辈那么强烈的感情。另一方面,由于受到教育文化和社会思潮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基本上没有回家务农的意愿,心中对城市充满向往,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

1.3 追求精神和物质享受,吃苦耐劳精神不足。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是刚刚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进入城市打工,既没有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也没有吃苦耐劳的能力和精神,过分追求较好的生活,勤俭节约的品格逐渐淡化。受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甚至出现了一批“月光族”。新生代农民工与他们的父辈相比,自恃受过文化教育,追求工作岗位时难免不切实际,追求精神和物质享受,由于不满现状而到处“漂泊”。这本身是市场对劳动力的调剂行为。但是,由于他们本身的劳动技能并未因此而提升,因此流动并没有明显改善他们的境遇。要想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特征和新诉求,解决的关键途径在于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2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投入不够。从政府方面来看,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明显不足。从企业方面来看,片面的追求效益,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企业对农民工只进行基础简单的培训。

2.2 培养机构对新生代农民工重视程度不够。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发展比较缓慢,而中国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是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职业教育体系更注重职业学校学生教育这一正统教育,很少将成人教育培训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中,忽略农民工和社会闲散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院校培养目标专注在没有职场经历的高中毕业学生,忽视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教育市场。

2.3 新生代农民自身有接受培训意愿,却因工作时间、生存条件等限制无法实现。老一代农民工一般只需从事简单的劳动,集中在建筑行业与餐饮、商场等服务行业,不需要进行更多更细的生产技能性培训。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水平不高,对自身能力与水平缺乏正确认识,不能合理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新生代农民相对父辈培训意愿较高,调查显示,31.2%的人在工作之余选择学习,56.2%的人希望当地有关机构能组织开展各种技能培训。但是由于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时间较长,高强度的工作使他们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培训机构技能培训收费较高,对于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而言,也是一个难题。

3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的对策研究

3.1 完善培训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提供保障。制定农民工培训相关条例,从法律上确保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落到实处。完善农民工培训资助政策,实行社会统一的国家资助扶持政策,建立农民工培训直接补贴的配套政策体系,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培训补贴基本标准。对培训机构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进行政策上的帮扶和资金上的投入,引导全国培训资源的合理配置,畅通农民工培训需求的途径。

3.2 开创职业教育新路径,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养。高职院校主动对接社会需求,主动开拓农民工技能培训这样前景广阔的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工诉求合理设置培训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努力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能力。

3.3 完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质量。要确保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要对培训机构的培训师资、质量规格、课程设置、专业结构等严格把关,同时也应对教师的待遇、奖励、职称评定等方面做出相关的激励措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确保教育质量的优质稳定。

此论文为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课题《基于现实需求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RS-2016-1099。

[1]唐惠敏.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困境及重塑路径[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9(01):1~6.

[2]陶树果.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有效途径研究[J].青年学报,2014 (02):26~28.

050035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刘鹏茹

猜你喜欢
新生代职业技能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新生代”学数学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新生代“双35”09式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