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对比

2016-04-05 02:16许昌学院461000罗梦迪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年18期
关键词:股骨头检出率病理

许昌学院(461000)罗梦迪

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在诊断股骨头坏死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早期进行股骨头坏死诊断,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避免患者出现股骨头变形或者是塌陷等现象,有效预防患者残疾。目前,在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中,理想的诊断方法是核磁共振检查,检出率较高。本研究对2014年2月~2015年8月,在某院接受的治疗的200例股骨头坏死的患者诊断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4年2月~2015年8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20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将其列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研究组、对照组)进行研究。研究组100例患者,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16~65岁,平均(25.61±10.43)岁;造成股骨头坏死的原因,髋关节外伤史患者65例,长时间使用激素患者30例,存在酗酒行为患者21例,原因不明的患者28例;对照组100例患者,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15~65岁,平均(25.18±10.89)岁;造成股骨头坏死的原因,髋关节外伤史患者62例,长时间使用激素患者28例,存在酗酒行为患者24例,原因不明的患者33例。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肢疼痛、髋关节疼痛等现象。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面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诊断,对照组使用CT进行诊断,即采用美国通用公司生产的CT/e型螺旋CT开展扫描工作,患者仰卧在病床上,使用CT扫描仪进行设置,电压设置为120kv,管电流设置为300mA,厚层的大小为100mm,层间距控制在10mm即可,扫描是对患者的股骨进行扫描[1]。研究组所采用的诊断方法与对照组不同,研究组患者使用的核磁共振进行扫描,即患者保持仰卧位,使用核磁共振仪对患者的股骨进行扫描,扫描过程中,医生根据扫描的情况对患者的病情进诊断[2]。两组患者顺利完成扫描工作之后,均使用手术进行探查,将其作为检查的重要依据,对比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诊断情况。

1.3 观察指标 对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X线结果进行全片筛选工作,将阴性诊断单筛选出,进行股骨头坏死影像学表现、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分析,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检出率[3]。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有93的患者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检出率为93%,对照组有73%的患者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检出率为73%,研究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CT影像中,看到患者诊断图像显示为囊状透亮区、骨硬化。使用核磁共振进行诊断,患者部分影像呈现出斑点,部分成纤维条状的T1W1、T2W2信号,部分患者出现局限性的斑片状低信号区。

3 讨论

股骨坏死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造成该疾病的主要原因是骨头受到损伤或者是骨头内部出现供血不足的现象,造成骨细胞发生死亡,从而造成骨头出现变形或者是塌陷的现象,对患者的功能性关节造成直接的影响。早期准确的诊断,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提高治愈率[4]。目前,在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中,常用的两种诊断方法是CT诊断、核磁共振诊断,两种诊断方法效果比较好,为此得到广泛的使用。

使用CT进行诊断的主要原因是螺旋CT具有良好的分辨率,可以开展多层面的扫描工作,将其运用到股骨头的扫描中,可以进行多层次的扫描,医生可多次进行观察分析。CT诊断时,可将股骨头内部的情况展现出来,通过CT可以判断出是否存在死骨,是否出现破裂现象,并对关节的情况进行详细分析[5]。另外,CT诊断能够诊断出股骨头内骨小梁是否存在增粗等现象,其也是CT诊断主要判断指标。而在股骨头坏死中,使用核磁共振进行诊断,主要原因是使用核磁共振进行检查时,采用电磁波进行扫描诊断,对患者伤害比较小,患者几乎在一个无辐射的情况下进行诊断治疗。并且核磁共振诊断工作不受扫描的影响,可以进行任意断面成像,对患者出现病变的部位进行详细诊断,为其提供解剖信息。再者,核磁共振是一个新型的诊断技术,其将多种技术相互结合,从而获取各种参数信息,对判断病变情况具有积极的作用。除此之外,核磁共振技术还能够提供和病理、生化等方面相关的一些信息,尤其是在合并关节积液的诊断上,其显示十分明显[6]。CT诊断与核磁共振诊断,都具有其优点,在诊断时,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合的诊断方法进行诊断。

本研究对2014年2月~2015年8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200例股骨头坏死的患者诊断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组患者采用核磁共振进行诊断,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CT进行诊断,两组患者检出率存在很大的差异,研究组有93例患者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检出率为93%,对照组有73例患者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检出率为73%,研究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解培高在《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效果对比分析》一文中指出,使用核磁共振进行骨头坏死的诊断,其效果优于CT诊断效果;孙健关于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进行了研究,其在《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效果对比分析》一文中表示,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两者进行对比,核磁共振检出率更高,更为理想[7]。与本研究结论一致,可见,本研究结论成立。

综上所述,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核磁共振诊断,其检出率优于使用CT进行诊断,核磁共振诊断效果更佳,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股骨头检出率病理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