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中丘陵地区马铃薯
—水稻水旱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16-04-05 04:10卞晓波程林润
上海蔬菜 2016年2期
关键词:水旱轮作高效马铃薯

陈 军 卞晓波 张 良 朱 璞 程林润

(1.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农技站,浙江金华321000;2.浙江省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金华321000)



浙中丘陵地区马铃薯
—水稻水旱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陈军1卞晓波2张良2朱璞2程林润2

(1.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农技站,浙江金华321000;2.浙江省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金华321000)

摘要:为提高浙中丘陵地区复种指数,改善马铃薯连作障碍,减轻马铃薯病虫害发生程度,我们摸索出了马铃薯-水稻水旱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可显著增加农民经济效益,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马铃薯;水稻;水旱轮作;高产;高效

浙中丘陵地区是浙江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功能区,水稻作为其第1大粮食作物,在粮食生产中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随着《浙江省人民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旱粮生产发展的意见》(浙政办发〔2013〕128号)、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以及2015年底浙江省出台的《关于完善旱粮生产扶持政策的意见》(浙农专计〔2015〕69号)等政策方针的出台,马铃薯在浙江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迅速上升。马铃薯-水稻水旱轮作模式,复种指数高,水旱轮作后既可有效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提高肥力,又可减少病虫害发生。该模式鲜薯667m2产量1800~2200kg,高产地块可达2800kg以上,水稻667m2产量500~650kg,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春马铃薯栽培技术

1.1种薯选择,消毒催芽

马铃薯采用块茎繁殖易受病毒侵染导致种性退化。春季栽培应选用早熟优良脱毒种薯,以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如东农303、兴佳2号、中薯3号、中薯5号、费乌瑞它等。种薯表皮常携带多种病原菌,播前需用甲基托布津浸种5min或喷薯堆后覆盖薄膜闷蒸2h进行消毒处理。为节约用种,大、中薯应切成25g带有2~3个芽的种块,要保证每个切块均有顶部芽眼。未完成生理休眠的种薯,播种前15~20d用1~5mg/kg赤霉素催芽,芽长0.5cm即可播种。

1.2精细整地筑畦

马铃薯根系主要分布在30cm表土层中,应选择土壤肥力中上、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沙质壤土种植。马铃薯为高产作物,全生育期消耗养分较多,每产1000kg鲜薯需吸收纯氮5.8kg、磷2.5kg、钾10.8kg,N∶P∶K比例为2∶1∶4。由于马铃薯生育期较短,结薯早,前中期需养分多,加上地膜覆盖不利于后期追肥,因此应重施基肥。播种前,结合秸秆还田,667m2追施有机肥1000kg、过磷酸钙15kg、硫酸钾15kg作基肥,结合施肥耙碎整平田块,开沟筑高畦,畦面宽0.8m、高30cm。齐苗后和现蕾期视田间长势追肥。

1.3适期播种

春季栽培马铃薯,根据早春终霜期和后茬作物等确定播种期,一般以10cm土温稳定在7℃以上为宜,金华地区一般在1月下旬2月上旬播种。地膜覆盖栽培的,可提前10d播种。为节约劳动力,可采用宽畦的宽行窄株方式播种,株行距为60cm× 30cm,穴播,每667m2栽4000株左右。出苗后及时开孔揭膜放风。

1.4中耕培土,清沟排水

中耕培土2次,第1次在出苗期,结合破膜放风,用清沟土压膜封口;第2次在封行前,结合清沟排水进行根部培土,同时可减少马铃薯露青比例。浙中地区降雨量较大,遇阴雨天气应及时清理排水沟,防止田间积水。

(下转P42)

猜你喜欢
水旱轮作高效马铃薯
马铃薯有功劳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西南水旱轮作区周年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及应用让云南节本增效24.30亿元
春栽马铃薯种植技术
长期秸秆还田配施钾肥对稻—油轮作生产力及土壤结构的影响
大棚浅水藕黄秋葵小白菜水旱轮作栽培技术
早稻—西兰花水旱轮作模式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定边马铃薯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